第4章 安史之亂近在眼前
作者:滄海一力      更新:2020-07-20 12:07      字數:2274
  李航帶著他的戰利品,在眾人簇擁下回到汝陰郡太守衙門,門上掛著“潁州刺史府”的匾額,在天寶改州為郡後,衙門的匾額並沒有換。

  這裏既是官衙,也是郡守的私宅,接下來也是李航所住的地方。

  “公子回府,閑雜人等回避。”李二明早早便到門口,用敲鑼打鼓的方式喊著。

  李航一路行來,一個擋路的都沒有,路都是開辟好的,過門有人開門,過院有人施禮,到後院更有丫鬟端著水盆肩搭鬆布在侍立,端茶水和點心的丫鬟在旁恭候。

  “公子也是的,不說一聲就出去,可讓我們擔心壞了,卻還有那不開眼的把公子給打了,公子是否給您請大夫回來治傷?”

  在李航於後堂坐下來後,李二明先擺手讓丫鬟把茶點給李航送到旁邊茶幾上,再請示道。

  李航拿過布,沾了水盆裏的水,把頭上的血漬抹去,隨後將布丟給李二明,道:“我是那般弱不經風?大夫就不必,把府上的人召過來,我要訓話。”

  “小的這就去。”李二明匆忙出去辦事。

  李航看了看周圍幾個丫鬟,都是些十五六歲的少女,雖算不上是傾國傾城,卻也是我見猶憐小家碧玉的俏丫頭。

  這些丫鬟見到李航後卻有幾分忌憚,好像生怕遭李航的“毒手”。

  看來以前的我壞事沒少做啊。

  ……

  後院內,李府的家仆和丫鬟聚攏在一起,加起來有四十多人,這還沒算李府的護院和家兵。

  “都在這了嗎?”李航問道。

  李二明好奇道:“這是昨日裏跟公子入城的,後續還有兩批,一批大概明天就會到,還有一批人是跟著老爺走,應該還會再遲個兩日。”

  李航心中暗暗在想:“果真是家大業大,光是家裏的仆人就這麽多,靠朝廷的俸祿怕是很難養活這麽多人。”

  “哪些是常伺候我的?”李航在這些家仆丫鬟中打量一圈,回過頭問李二明。

  李二明不解道:“公子連平時的近侍都不識得?”

  李航怒視他一眼,冷聲道:“本公子被人襲擊,頭腦還在發昏,問你什麽就回答?討打?”

  “沒,沒。”李二明點頭哈腰,隨即在一群仆人麵前耀武揚威道,“公子房裏的,站出來一步。”

  隨後有二十多名仆從站出來,丫鬟和家丁各占一半,好麽,平時伺候起居的就二十人開外,這是皇帝生活啊。

  “那我的妻妾呢?”李航把李二明叫到旁邊來問。

  “公子您開什麽玩笑?您雖說馬上弱冠之年,但尚未娶妻,怎能納妾?不過您身邊的女人總是有的,這不您特地跟老爺說提前來汝陰郡探路,半路上可是搶了六個俏麗的姑娘……”

  李二明一臉壞笑,說話聲音很小,並不想張揚,“人都在廂房內,您說車馬勞頓要等這幾天再……開葷,小的找人把守著呢。”

  李航這才知道,這身體正主的品行,可能還不如張大成。

  “把人都放了,給一點盤纏,讓她們回去。”李航不耐煩道。

  “啊?公子您這是……”李二明不解,自家公子這是轉性了?

  李航知道在這種奴仆麵前,隻有暴戾才能讓他們言聽計從,他一腳踹在李二明屁股上,怒道:“老子說的話沒聽到還是怎的?老子現在不喜歡黃毛丫頭行不行?”

  李二明登時想起來,李航從張家搶了兩個美婦人回來,還有個從街上過來的美少女。

  他心中恍然——公子這是換口味了。

  “是,是。”李二明被踢之後,人好像更舒坦了。

  一天不被踢打,他日子都過得不順心。

  “我現在不需要這麽多人伺候,平時隻要我從外麵帶回來的三人伺候就行。”李航指了指這些仆人,道,“他們暫時調到別的房裏去,我一個都不想見到!”

  ……

  沒繼承身體原主的記憶,行為習慣也有大的差異,李航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融入這家。

  腦袋被打,算是個不錯的借口,他可以從身邊人那打聽到不少的事,對環境有個了解。

  “公子被打,看來是有些失憶,您父親的名諱是李沐彭,他可是吳王派係之人,這是天寶十三年,如今天子春秋正盛,國泰民安啊……”

  李二明把情況講出來,便見李航的臉色在扭曲,好像是聽到了多麽爆炸的新聞一樣。

  他還覺得奇怪,這都是平常事,公子為何如此大驚小怪的樣子?

  李航之前已猜到是天寶年間,卻未料是天寶十三年,距離安史之亂爆發隻有一年多時間,而汝陰郡是在河南道,北邊緊鄰著安祿山所控製的河北道。

  雖說將來安史之亂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往東都洛陽,但大問題是,汝陰郡這小地方在安祿山造反的大軍麵前根本不堪一擊。

  “公子還有何要問的?”李二明見李航表情怪異,不由探頭問道。

  李航問道:“那我父親……身邊有多少人馬?”

  “您是說李府養的家兵?加上老爺帶的,可能也就二百丁上下,這次進城就有六十多,若是加上汝陰郡地方上可調動的,大概能到三四千人馬。”李二明很認真回答。

  李航登時感覺到問題的緊迫性,汝陰郡地方上的府兵數量太少,本來這裏就不是靠近邊陲的地方,大唐在河南道並未設節度使,倉促征兵也必定會遭致朝中人非議,暗中征募兵馬,征募多少能對抗安祿山起事的十五萬精兵?

  本來躲避安史之亂也是個不錯的途徑,但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大唐在經曆安史之亂後,人口數量從五千多萬銳減到不到一千六百萬,如此大的災劫可非通過避世能避免的。

  大丈夫生作人傑,既然把我送到這時代來,就是讓我來改變的,不正麵麵對怎體現出我的能力?

  “公子,不好了。”就在李航籌劃未來時,後堂有家兵匆忙跑進來通稟,“咱後續過來的家當,被汝陰郡地麵上的賊給盯上,有一百多山賊打劫了咱的人和貨,就在城西三十裏。”

  李二明火冒三丈道:“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在天王老子頭上動土!公子您莫急,隻等太守大人到來,他老人家調集汝陰郡地方人馬,端了那賊窩子。”

  李航罵道:“沒個誌氣,不就是一夥山賊?把弟兄們帶上,跟我一起殺出去,把這夥賊人給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