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抵達門州,奇特玉件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2-04-09 21:59      字數:2296
  兩天後,臨近中午,吳奪從燕京順利抵達了洛州機場。

  出了機場,吳奪沒著急打車,先和吳大誌聯係了一下。

  吳大誌他們三人帶著化肥,是從西江省開車前往門州,行程在一千公裏左右,刨除中午吃飯的時間和休息時間,得晚上才能到門州。

  吳奪便說自己先去打前站。

  這次行動,雖然是私事,但是吳大誌和吳奪都和龐統溝通過。而且後麵又發生了土蜘蛛的事兒。

  龐統雖然提供不了直接支持,但是幫他們排除幹擾,避免有人跟蹤監視,以及有些臨時的問題,還是可以協調解決的。

  吳奪從機場打了輛車,談好了去門州市區的價錢。

  窮家富路,吳奪的價錢給得高,司機師傅接了個大活兒,也挺高興。

  從洛州到門州,車程大概兩個小時。司機師傅對門州也很熟悉,一路上還給吳奪介紹了一些當地的風土人情。

  到了門州之後,吳奪按照提前初步圈定的三處酒店,現場都看了看,最後選定了門州市區偏西的一家酒店。

  這家酒店靠著省道不遠,從酒店到熊耳山的那處無名荒嶺, 還要走一段省道, 而後轉入縣道,最後能通車的路隻能到一個叫長林村的村子。

  吳奪從衛星地圖上看, 長林村和無名荒嶺,其實就隔著一個山頭。山這邊的山腳下小河邊是長林村;山那邊則是一條山穀,山穀的另一側就是無名荒嶺,綿延大概十餘裏。

  根據之前吳大誌的介紹, 當年他和吳鏑就是住到了長林村的一個農戶家裏。

  當年的長林村, 是一個有著四百餘戶的大村,但如今卻已不足百戶,而且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

  ······

  吳奪入住酒店,定下了四個房間;進了自己的房間, 給吳大誌發了信息之後, 一時有些疲憊,便小睡了一會兒。

  醒來後天色已黑,但是還不餓, 而吳大誌他們則要晚上八點以後才能到酒店。

  吳奪便決定出去走走,活動一下腿腳,等他們來了再一起吃飯。

  出了酒店,穿過兩條街,吳奪看到前麵有條小街似乎比較熱鬧,走過去一看,居然是個夜市。

  吳奪對夜市不感興趣,便沿著夜市邊的街道往前走, 卻不料, 前頭一條小街的街口豎立的牌子上,居然帶著“文玩街”三個字。

  這條小街的街名就叫文玩街。

  不過, 此時大部分店鋪都已經關了, 隻有寥寥幾處亮著燈。

  吳奪剛經過了熱鬧的夜市,感覺這條街特別安靜, 便信步走了進去。

  亮著燈的幾個店, 基本都是賣菩提珠串核桃之類的, 隻有一家店, 名字有些特別,叫“舊物道藏”。

  這名字, 還顯得挺有底蘊的樣子。

  吳奪推門而入,沒想到店裏隻有一個老太太, 看樣子怎麽也得七十多歲了。留著短發,穿著也很利落。

  這家店的格局和尋常古玩店差不多,隻是擺放的東西多是器物,沒有書畫類的。

  老太太見吳奪進來,隻是微笑著點了點頭,並沒有說話。

  “您好,您是老板?”吳奪便打了個招呼。

  “這店是我兒子開的,他剛才臨時有事兒,我來替他盯會兒。”老太太的聲音有幾分嘶啞。

  “噢, 那該打烊了吧?”

  “我在等一個客戶,他來拿了東西我就關門走了。”老太太笑了笑, “小夥子,你隨便看看吧,喜歡什麽給我說。或者你喜歡哪一類, 我給你找找。”

  吳奪心道,看來這老太太也是懂行的,便點了點頭, “我自己看看吧。”

  吳奪看了一圈,發現這店裏的東西,瓷器大多年份淺,沒啥好貨;雜項也多是些小玩意兒;但是玉器明顯要高一個檔次。

  不是說玉器有多貴重的東西,而是有不少年份夠老的。

  當然了,即便年份夠老,要是品相不好,吳奪也看不上。

  吳奪最後指了指櫃台裏的一個白玉件,“麻煩您拿出這件來我看看。”

  老太太應了一聲,連帶這個白玉件下方的錦盒一起放到了櫃台麵上。

  這個白玉件造型有些特別,總的來說像一把劍, 但又不是劍。

  長條形,長約十二厘米,寬約三厘米;一端如同劍頭,但是兩側有內凹的弧度, 中部則有多處類似鏤空護手一樣的結構;另一端有點兒像如意頭,但造型更為尖銳和剛勁;而“如意頭”和中部的結合處, 兩側各有一個半圓形凸起,上麵也各有一處鏤空。

  而玉件的兩麵,還雕刻有紋飾,一麵為陽雕,一麵為陰雕,紋飾也不相同。

  不管是陽雕紋飾,還是陰雕紋飾,吳奪都沒見過。

  好像近似於古代玉雕常見的那些個紋飾,但又沒有完全相同的,也不失美感。

  吳奪要看這玉件,不僅是造型奇特、紋飾罕見,還因為他感覺夠老。

  從雕琢工法、沁的情況,還有包漿來看,應該是唐代之前的東西。

  而且這玉件肯定入過土,不然不會有土沁;但出土時間應該也不短了,起碼也得百年左右,不然不會有這樣的包漿。

  “小夥子你挺有眼力,這東西玉質夠好、年份夠老。”老太太在吳奪看的時候,笑著說了一句。

  “這是個什麽件呢?”吳奪接口問了一句。

  其實,吳奪剛才也順帶聽了聽,但他隻聽到了年份和質地,別的都沒有聽到。

  雖說他的“聽力”確實也時常不穩定,但一般也不會聽得這麽少。

  從年份來看,這個玉件製成於南北朝時期,具體時間也能推算出來,是574年;如此來看,北方是北周,南方是南陳。

  從質地來看,是和田白玉。

  “我覺得像是法器,但隻是感覺,也說不出個一二三四來。”老太太應道,“這是我兒子收來的,好像貨主還介紹過一些,應該是民國出土的。”

  是不是法器吳奪不能判定,但其他的信息,肯定是都對的。

  “嗯······”吳奪緩了緩才問道,“多少能出?”

  “你真想要?要是不喜歡別猶豫,退貨很麻煩的。”老太太是感覺吳奪並不是很想要。

  “我吧,以藏養藏,要不要,不光看喜歡不喜歡,也得看價兒。”吳奪笑道。

  “噢!這樣啊。“老太太略略沉吟,“那你給一萬八怎麽樣?”

  這東西,就算不知道具體是什麽,但僅憑年份、玉質、大小,也能知道這個價兒不算貴,甚至是個占便宜的價格。

  吳奪想了想,“我就喜歡一些值得研究的玩意兒。這樣吧老板,我也不砍價了,但我有個附帶要求,您看行不行?”

  “你想問問我兒子當時收貨,都了解了哪些消息?”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