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定行程,逛市場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2-04-09 21:59      字數:2220
  吳大誌略略沉吟,“好,既然你們這麽說了,那這一遭或許該當如此而為。”

  吳奪和葛亮都點了點頭。

  隨後,三人把接下來的行程定了定。

  吳奪暫且留在燕京。

  吳大誌和葛亮先去南方探望祁六鬥;順帶交流下熊耳山的那處地方;祁六鬥在天象上造詣頗深,或許能提出吳大誌所思的未盡之處。

  同時,吳大誌要帶上化肥。一來可以讓化肥“判斷”下祁六鬥的身體情況;二來化肥的神異,已經為特調局了解了一些,不宜在燕京久留。

  等到吳大誌和葛亮在南方的事情結束,將會立即聯係吳奪,一南一北分別趕赴熊耳山地區。

  他們商定了距離熊耳山那處無名荒嶺最近的一個市——門州見麵。

  第二天,吳大誌和葛亮準備妥當,從燕京直接包了一輛車前往南方。包車主要是為了化肥。

  而到了南方之後,有些事情辦起來就比在燕京簡單多了,他們會買車掛牌,完事後直接開往門州。

  化肥對於外出“觀光”,表現出了滿意的狀態,這讓吳奪也放心不少。

  吳大誌和葛亮走後,吳奪的時間就算閑散下來了。

  寧霜不上班的時候,他就和寧霜一起;寧霜上班的時候,他就在燕京找地方溜達。

  不過,吳奪還是一直住在酒店。

  酒店和寧霜的公寓就隔著一條街。

  雖然吳奪屢次提出搬到寧霜的公寓去住,但是一直未果。

  再過十來天就要過年了,燕京的不少文化類的市場都很熱鬧, 吳奪逛著倒也不錯。

  這天早上, 吳奪和寧霜一起吃過早飯,寧霜去特調局繼續整理資料撰寫報告;吳奪則準備去一直沒去過的一處市場看看。

  燕京的古玩市場很多。潘家園吳奪去過的次數最多,不過今天不是周末,很多攤位不出;還有幾處規模較大的古玩城, 比如燕京古玩城, 都是店鋪居多,不少老板還是行家, 逛起來有些單調······

  而吳奪這次要去的市場, 嚴格來說不算是古玩市場,是五花八門的舊貨市場, 舊家電舊家具什麽的都有。

  不過在這個市場裏, 有一條小古玩街;這條小街上,以老東西為主。

  這裏天天營業,攤位費低,而且燕京也有經常往這裏跑的藏家和抓貨的店主, 所以拉鄉收貨後過來的攤主還真不少。

  吳奪也沒來過, 還是聽寧霜說的。

  這個市場在燕京郊區, 不過地方倒是不難找。

  吳奪打了個車, 到了市場之後, 門口一打聽, 便直奔小古玩街去了。

  這條市場裏的小街不過三十米長, 街一側是帶棚的地攤區, 另一側則是簡易房店鋪區。

  因為街比較短, 吳奪先是走馬觀花過了一遍。他發現簡易房店鋪中,經營的大部分都是古舊書籍;而地攤上, 則大部分都是瓷器。

  這兩種是絕對主力,其他的品類, 在這裏都是“小眾”。

  而且,這裏地攤上的瓷器, 大部分還都真老!

  老是老,就是有點兒次。

  簡單來說, 以從宋到清的民窯中的下等貨為主。

  比如一個北宋的尋常人家使用的飯碗, 年份是夠了,可沒什麽藝術價值;而有點兒藝術特色的,比如一個粉彩雙耳瓶,可惜是晚清民窯, 胎釉和畫工還不大行。

  不過,這隻是吳奪走馬觀花過一遍的大概齊看法。

  隨後, 吳奪還是耐下心來, 重新回返,挨個細看攤子上的東西。

  都走到最後一個攤位了,依然沒啥收獲。

  這逛古玩地攤,有時候能接二連三地拿下心儀的東西,有時候卻費時費力,白來一趟,這都不稀奇。

  所以在地攤區沒啥收獲, 吳奪心裏也很平靜。畢竟老手了。

  站在最後一個攤位前, 吳奪就手點了一支煙,心說待會兒再看看店鋪裏的東西, 淘兩本書也行,就算不是古籍,起碼可以看。

  “兄弟, 瞅你有點兒惆悵啊?這是錯失什麽寶貝了?還是什麽東西拿不準主意?”

  這時候,最後一個攤位的攤主衝著吳奪說話了。

  這攤主約莫四十歲上下,挺瘦,五官還算周正,就是臉上胡子拉碴的,頭發也蓬亂。

  “沒有,就是逛累了,抽袋煙。”吳奪一邊應了一句,一邊開始看他攤子上的東西。

  這攤子他來的時候是第一個過的,也是瓷器為主。不過,開始的時候基本上是一帶而過,現在返回來成了最後一個,這是細瞧了一番。

  吳奪發現了一個綠釉罐。

  這罐子還不算小, 高在20厘米左右, 腹徑得有25厘米以上, 綠釉帶黑青纏枝紋飾, 口沿和圈足露黃胎。

  “這個罐子······”吳奪指著罐子開了口,不過話說一半又道, “有什麽毛病吧?”

  “哎呦!你是有透視眼還是怎麽著?”攤主麵露驚訝之色,就手抄起,翻底衝向吳奪。

  吳奪一看,足底有一道很長很深的衝,中心還缺了一塊,形成了一個不深不淺的窟窿,瞅著差點兒就穿透足底了。

  足底的裂口再大,吳奪這麽看肯定是看不到的,所以攤主才會驚訝,就這麽站著看了幾眼,就知道有毛病?

  “瞎猜的,謝了,放下吧。”吳奪微微一笑。

  吳奪有猜的成分不假,但肯定不是瞎猜。

  這件綠釉罐,是開門的宋代磁州窯的東西,而且綠釉很特別,帶點兒湖藍色,罐身纏枝花卉的紋飾畫工也不錯。

  這樣的東西,按說不難出手,有幾個懂行的熟客也就賣了,或者可以給古玩店送貨。

  即便擺到地攤上,也是一件顯眼貨,很容易被盯上;價錢嘛,隻要大差不差,應該不會缺買主。

  吳奪也不知道它擺在攤子上多久了,但如果擺久了沒出去,估摸著就是有什麽毛病。

  這和“道邊苦李”有相似之處。

  結果說中了。

  “兄弟是個高手啊,攤子上的東西多半看不上了。”攤主嘿嘿一笑,“我還有件好東西,不知道你感不感興趣?”

  “你這也不說啥東西,我咋知道感不感興趣啊?”吳奪一邊回應,一邊派給攤主一支煙。

  攤主接了煙,“也是瓷器,不過就是有點兒貴。”

  “在這裏麽?”吳奪指了指攤主身邊的箱子。

  “不在這兒,這兒都是大路貨。你要感興趣,我去給你取來,不遠,很快。”

  吳奪想了想,“你不能光說瓷器,一點兒具體的東西也不透啊?再一點,貴到什麽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