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出口現,信號彈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2-03-05 22:23      字數:2573
  巨大的石球向前急速滾動,轟隆隆的聲音越來越小,眾人在探照燈的照射下,最後也看不太清了。

  這條通道看來還挺長。

  轟!!!

  終於,通道遠處的石球,發出了一聲巨響。

  好像是掉落下去了。

  與此同時,塵土升騰翻湧,通道遠處出現了一團團“雲霧”。

  塵埃落定之後,大家驚奇地發現,遠處上方透出了光亮!

  雖然遠,雖然不算很亮,但卻能明顯看到。

  吳大誌看了看時間,已經快到傍晚;他們一早前來,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

  “這時候天已經有點兒黑了,從這個光感來看,符合外界的情況,很可能已經連通外界了!”吳大誌深吸一口氣,“也就是說,我們已經打開出口了!”

  眾人紛紛點頭,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如果這下子打開了出口,那麽就意味著九鼎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

  當然,這是對行動組的任務來說的。

  九鼎的總體任務,起碼還得再去取出豫州鼎,然後將九鼎完好養護、運輸、陳放,那才算完成。

  這還不算後續的研究、公開、展出等等,那些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了。

  “走吧!”吳大誌用力揮了揮手。

  眾人沿著這條通道向前走去。

  這條通道,最開始有明顯向下傾斜的角度,二十餘米後,就變得比較平了。

  這顆石球直徑達到三米,很重,“爆破”之後加上二十餘米的斜坡,形成了慣性,便能一直往前衝出很遠。而且,所謂比較平,實際上還是有微微下斜的角度的。

  而這條通道的形狀,底麵和兩側也都有一定凹進去的弧度。

  前行百米左右,終於到了石球所在之處。

  地麵上,是一個淺坑,不足一米深,淺坑中根本見不到石球,而是碎石和泥土。

  就在淺坑上方,則是一個大洞,直徑三米開外。

  料想是石球落入坑中、引發了機關,上方的碎石和泥土塌落,正好又把坑給填上了。

  而向上看去,看到了已經昏暗的天色!

  果然是出口!

  眾人不由歡呼雀躍起來。

  不過,這個大洞的洞口到淺坑的垂直距離,足有十米。

  也就是說,他們如同處於一處十米深的井底。

  正在“坐井觀天”。

  井壁雖然有些凹凸參差,但是想爬上去,貌似不太可能。

  不過這倒不算什麽麻煩事兒,因為現在可以聯係外界了。

  吳大誌立即撥打了李山的電話。

  李山秒接,“老爺子你們在哪裏?我一直守在入口一天了,也不見你們出來!”

  “具體位置還不知道,應該不算很遠,我們打開了另一處出口,但是上不去啊!”吳大誌接著言簡意賅把行程和眼下的處境說了說。

  “是不是剛才發出一聲巨響的地方?”李山旋即問道。

  “對!”

  “那應該不遠,好像是另外兩道山嶺形成的山穀裏,出現巨響之後,我立即聯係了龐局,他已經派人過去探查了!”

  “你再聯係下龐局,這井得有十米深,得準備讓我們能上去的繩索工具什麽的啊!”

  “好!你們安心等等,原地休息。”

  吳大誌掛了電話,對眾人說道,“那就先原地休息等著吧。”

  大家雖然都很累,但是精神狀態卻好,席地而坐之後,歡聲笑語就起來了。

  聊著聊著,吳奪忽而說道,“你們說,就這麽深的井,咱們可以聯係外界,但若是古代就有後來人取鼎,怎麽出去呢?這幫奇人異士也沒留下什麽工具啊!”

  “就算留下繩索,估計也就爛了。”葛亮笑道。

  “哎?那是什麽?”此時,吳大誌手電燈光一晃,照向後方石壁的一處地方。

  眾人看去,光圈所照的石壁上,好像有一處凸起的圓形區域。之前大家都太過關注“出口”了,後來又聯係上了李山,對這處圓形區域還真沒太注意。

  而且這處圓形區域確實也不怎麽顯眼。

  吳奪起身,發現這處圓形區域像是扣上的一塊石皮,邊緣和石壁有淺淺的縫隙。

  直徑不大,連十厘米都到不了。

  吳奪抬手,打算先活動下試試,結果碰了幾下,這塊石皮居然直接碎掉了,簌簌而落。

  石皮碎落之後,裏麵露出了一個青銅圓蓋。

  這個青銅圓蓋就更小了,直徑也就是六七厘米。

  圓蓋上,有兩條弧形凸起,用手捏住,好像能轉!

  吳奪先按照當下逆開順關的時針方向轉了一下,還真的轉開了!

  眾人此時也都圍了上來。

  旋下青銅圓蓋之後,裏麵是一個青銅筒子,嵌入到了石壁之中。

  青銅筒子之中,放著一根更細的青銅圓筒。

  吳奪小心翼翼取了出來。吳大誌在一旁打燈探視青銅筒子,裏麵也沒有別的東西了。

  看來,這個嵌入石壁的青銅筒子,就是為了放置這個青銅圓筒的。

  這個青銅圓筒,直徑約有五厘米,長度約有十五厘米。

  兩端各有結構,而且不同。

  一端如同偏圓的子彈頭,而且像是被套進青銅圓筒中的;另一端,則多出了一個如同針管尾部活塞鈕的結構。

  所以這個青銅圓筒像是子彈和針管的結合體。

  “這不會是信號彈吧?戰國信號彈。”吳奪哈哈大笑,“剛說了若是古人怎麽出井,就發現了這玩意兒!”

  “要不試試?看看兩千年了有沒有失靈?”葛亮興致勃勃。

  寧霜和梅小梅也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

  權浩然隻是微微一笑,看向了吳大誌;大家也都看向了吳大誌。

  “吳組長?您怎麽看?”吳奪對著吳大誌嬉皮笑臉。

  “壞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操作不當,發不出信號彈,卻在這裏炸了。”吳大誌卻很認真地說道。

  “好像是有點兒興奮過頭了。”葛亮不好意思地笑笑。

  “來,我先研究一下。”權浩然開口了。

  權浩然研究之後,先確定了這玩意兒不可能整體炸裂;主體青銅管裏頭,明顯還有套管,還不止一層。

  而且設計巧妙,炸出方向隻能是“彈頭”所衝的方向。

  同時,發動方式,應該是猛擊尾部凸起的“活塞”。

  不過,“信號彈”隻能向上發射,那就不能直接猛擊了,須得手握圓筒,在堅硬的地麵或者石塊上杵一下子!

  “行啊,都想試試,又排除了危險,那就試試!”吳大誌點頭了。

  如果還能成功使用,“彈頭”也是從井口直衝上天,哪怕有人在井口周圍,也有距離間隔,不會造成什麽意外。

  “那就我來吧!”權浩然接著說道。

  隨後,權浩然到了淺坑之中,找了一塊比較平整的石塊,放好壓實······

  “嘭!”

  隨著一聲悶響,“彈頭”真的向上直衝而起。

  尾部還拖著一道青煙。

  此時天色已經昏黑。

  隻見高空之中,又是一聲響,炸出了白色的一蓬光亮。

  “牛逼!保質期兩千多年!”吳奪忍不住叫了一聲。

  權浩然低頭再看圓筒,發現裏麵的結構確實很複雜,而且圓筒內壁還殘留著一些蠟狀的物質,估計是起密封作用的。

  這時候吳大誌的手機響了起來。

  “龐局。”

  “吳老爺子,信號彈發出的位置,就是你們在的井底?”龐統直接問道。

  “對!”

  “我記得你們沒有帶信號彈下去啊?”龐統哈哈大笑,“我和搜索隊一起來了!這條山穀太難走了,要不是你們這顆信號彈啊,且還得再找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