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青花釉裏紅大龍缸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2-03-05 22:23      字數:2308
  吳奪連忙擺手,“雖然是萬曆民窯,但也不失為一件小精品,而且器型相對少見,田老爺子說我看不上,這我可不能認啊!”

  “反正這東西我也不賣,就算是光緒我也不賣。”老田接口道。

  “兩位老爺子,我這一來就看了兩件好東西,咋不去古玩市場開店呢?”吳奪笑道。

  “這店不用出租金啊!”老田指了指老柴。看來,這房子應該是老柴的。

  老柴說道,“古玩市場也是有利有弊,我們老哥倆也不全是為了求利,玩也很重要。這邊,外地客人多,交流廣度大。這不是碰上你倆外地來的高手了麽?”

  吳奪順勢說道,“高手不高手的,還有啥好東西推薦?”

  “我怕你撿我的漏兒!”老田哈哈大笑,“你自己隨便看吧。”

  於是吳奪和葛亮開始看店鋪裏的東西。

  玩家開店和商人開店,還是有區別的。這店裏的東西,真東西確實不少,不過就是高檔貨不太多。

  而且,這店裏的木器明顯要比其他品類上一個檔次,看來老田和老柴最為精專的還是木器,從之前的棋盤也可見一斑。

  店裏的東西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相當一部分以“好玩”和“特色”為主。

  吳奪一邊看一邊心說,這倆老頭兒真是挺有意思。

  大致看了一遍,吳奪和葛亮也沒見著啥合適的,便準備就此告辭了。

  老田卻說,“哪能讓你白白鑒定一回?這麽著,中午我做東,咱們一起吃個飯吧!”

  吳奪自是推辭。

  但是老田和老柴直接拉住了吳奪,“不吃飯不能走。”

  葛亮想了想,開口道,“恭敬不如從命,反正咱們也得吃飯。”

  於是老田和老柴便鎖了店門,帶著吳奪和葛亮來到了民俗街附近的一處飯店。

  這飯店還挺上檔次,三層樓,裝修得古香古色的。名字叫得月樓,靠著一處小湖,應了“近水樓台先得月”。

  他們要了三樓一處包間,開窗麵湖,風景還不錯。

  “我尋思著簡單吃點兒得了,兩位老爺子這不是破費大了麽?”吳奪還有點兒不好意思。

  “甭客氣,天下藏友是一家,我們倆既年長,又是地主。”老柴哈哈大笑。

  老田卻瞪了他一眼,“那這次你請吧。”

  “不說好了你請麽?我下次。”

  “上次藏協的周先生也是我請的!”

  兩人又嗆嗆起來了,還不是嗆別的,是嗆誰請客,吳奪和葛亮都有些尷尬。

  吳奪有心說“我請吧”,那肯定不合適,甚至有點兒罵人的意思。

  “不如剪刀石頭布?”吳奪一恍惚,居然來了句這個。

  “這個主意好!三局兩勝!”老田和老柴卻都同意了。

  結果還是老田輸了,老柴很得意,“本來就該你請嘛!”

  ······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老田忽而提起,說下午要去收一件東西,“小吳老師”能不能一起?

  吳奪依稀有種掉進套兒裏的感覺。

  但是聽說有好東西看,也是心癢癢。

  根據老田的介紹,這是一件清中期的大龍缸,直徑有兩尺多哩!

  而且,還是青花釉裏紅的!

  吳奪一聽有點兒震驚。

  首先這麽大的龍缸本身,燒造難度就很大。

  瓷器這東西,越大越不容易燒,刨除很多技術細節不說,大了容易變形、容易裂釉,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理解。

  再者,居然還是青花釉裏紅的大龍缸。

  青花和釉裏紅都是釉下彩,一個是鈷料著色,一個是銅料著色。釉裏紅的燒造難度本來就很大,對溫度和氣氛的要求都很嚴格。還要一並同時燒成青花,那就得有能在同一溫度和氣氛下燒成的統一的青花配方和釉裏紅配方。

  即便是科技條件如此發達的今天,青花釉裏紅也不能形成規模量產,隻能小批量生產。不管是柴窯還是煤氣窯,都需要燒窯師傅有極高的水準。

  如果老田說的這件青花釉裏紅大龍缸真是清中期的,那肯定是好東西啊!

  而且,能燒出這種東西,就清中期來說,乾隆朝的可能性最大,不太可能是嘉道兩朝。

  葛亮一聽也很感興趣,“沒款兒?”

  “據說是沒有。我這不也沒看實物麽?”老田應道。

  吳奪不由心說,老田和老柴在瓷器上的眼力,確實一般;但,這也不像是做局,因為做局的話,應該不會用這樣的東西。

  高仿一件青花釉裏紅大龍缸,燒成率很低,又很容易露出破綻,成本和風險都太高。

  “行,我跟著走一趟開開眼。”吳奪接著又問,“田老爺子,這貨主······”

  “貨主是老兩口,說是祖上傳下來的。”

  “祖傳”這說法,簡直是古玩行裏的“標配”。

  “那他們的子女都知道吧?”吳奪順嘴問了一句,這也是潛意識使然。老兩口賣東西,不孝子女瞎摻和的事兒也不算少。

  “可不能讓那個敗家子知道!他們就一個獨子,四十好幾了也不結婚,吃喝嫖賭倒是樣樣不落,老兩口都快被刮幹淨了!老兩口賣了龍缸,算是悄悄存點兒錢。”

  葛亮此時問道,“既然是祖傳的,那這個敗家兒子應該知道這口龍缸啊?”

  “對,老兩口找人演了場戲,假裝收貨的,兩千塊錢買了,這敗家子拿了錢就走了,實際是老兩口給了他兩千,然後還給了演戲的錢,又把龍缸藏起來了。”

  吳奪有點兒唏噓,“這都什麽事兒啊!”

  “小吳你放心,不管你幫著看的結果如何,我都給你一筆鑒定費。”老田旋即說道。

  “這個真不用,我也很好奇。”吳奪應道,“不過,這老兩口好像多少懂點兒,若是真品,怕是開價不會低。而且田老爺子您好像對他們很了解啊,連個照片也沒給你發?”

  “嗐!他們有個街坊和我是親戚。照片沒發,價格也說好了麵議,還是見了再說吧。”

  ······

  飯後喝茶稍事休息,四人便一起去了位於越州郊區的一處老宅。

  這是一處小巷裏的獨門獨院,民國時期的建築,院子不大,正房三間,東邊有一小塊菜地,西邊有兩間廂房。

  老兩口看著和老田和老柴年紀相仿,收拾得幹淨樸素。

  院中相互寒暄介紹,進入正房客廳落座之後,他們四個老人就開始用越州話交流了,而且一說就是十幾分鍾,也不拿東西出來,吳奪又聽不懂越州話,這十幾分鍾著實有些無聊。

  東西終於拿出來了,用個裝洗衣機的紙箱子裝著,上麵還有些舊衣服,拿掉衣服,才搬出一個裹著黑色塑料袋的東西來。

  拿掉兩層塑料袋,這件大龍缸才露出了真麵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