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收工之地,別有洞天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2-03-05 22:23      字數:2131
  吳奪上前細看,其實一開始石壁可能是鑿穿了,然後這一段整體又比較薄,所以可能漲水之時受到衝擊,長年累月,就垮塌了一段。

  垮塌一側石壁這一段通道,有幾十米長。

  這就使得這一段通道如同“懸崖”,隻不過一側是水麵而不是深淵;而且通道隻有一米左右寬,還崎嶇不平,走起來確實費勁。

  不過,走著走著,就看到了希望。

  因為前方的洞口後麵,好像真是一處大空間,而且是獨立的、容納地下河的大空間。

  果然,走完這段“懸崖”之後,又進入一個洞口,不過數米,前方就出現了一個溶洞。

  這個溶洞非常大,比之前剛下來的那個空間還要大得多。

  實際上,這個溶洞和河麵以及河邊“懸崖”通道,基本是一體的,洞口到溶洞內的幾米石壁,相當於一根扁長的石柱。

  而且,這個溶洞中,還有不少“頂天立地”的石柱。這些石柱都是天然形成,形態各異,給人一種溶洞沒有溶得徹底的感覺。

  這麽大的麵積,若不是這些石柱,感覺都有可能“撐不住”。

  這個溶洞的形狀自然是不規則,因為太大,所以看不太完全,保守估計,最長的對角,怕是得有兩百米以上。

  地下河不僅從溶洞地麵流過,而且有蜿蜒,有分叉,還形成了一些“小池塘”和“小島”。

  “這條通道,到這裏可能就到頭了。”吳奪推測。

  “太大了,分頭查看邊緣。”吳大誌接著就做了安排。

  六個人接著便準備好工具,分頭查看······

  查看完畢之後,碰頭一交流,信息量還是很大的。

  這個溶洞大致是個橢圓形,大直徑有三百米左右,小直徑則有兩百米左右。

  溶洞頂部高低不一致,最高點約有五米。

  溶洞內,形態各異的石柱有幾十根,其中最粗大的一根也最接近圓柱體,直徑足有十米,大致就位於溶洞中央。

  地下河從溶洞地麵穿過,入口大家都看到了,出口則是一個類似瀑布的地方,那地方形成了一口水潭。

  水潭位於溶洞的一處邊緣,溶洞頂部在水潭上方呈現一直斜著走下的態勢,直到和水潭水麵“合體”。

  水潭不算很大,直徑大概有個十幾米。地下河應該是從這裏繼續“潛入地下”奔流的。

  溶洞地麵也是起伏不平,有類似小山峰的獨立凸起,也有連綿的小凸起,還有相對平整的地麵。

  溶洞地麵上,有地下河小分叉形成的“小池塘”,一共四個,形狀不一,但都不大不深,底部是封閉的。

  除了“小池塘”,還有被水環繞的“小島”,一共三個,也都不大;站在水邊看一覽無餘,感覺並無特殊之處。

  這個溶洞之中,沒有發現繼續開鑿的痕跡了,看來當年獨山大塚附屬的“天九地五連福地”,到這裏就算是結束了。

  不過,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發現!

  就是在溶洞的一處邊緣,水潭一側,頂部和立麵石壁的一個交接處,出現了很多裂隙。

  不僅有裂隙,而且旁邊的一根石柱已經徹底斷裂崩落了,原因不得而知;或許和靠近水潭、上下結構不太致密有關;又或許,地麵上有什麽施工導致的。

  這個“裂隙帶”長約七八米,寬約三米多。

  最關鍵的是,有的地方裂得很厲害,露出了幾處不太規則的孔洞。最大的孔洞,最寬處得有十幾厘米,往裏看去,居然“沒底”!

  也就是說,孔洞對麵,應該還有一個空間!

  這條“裂隙帶”距離溶洞地麵約有兩米,仰頭打燈細看孔洞,對麵的空間,應該在一米外。

  那麽,這個大溶洞和對麵的空間,就應該隻間隔一米多的石壁而已。而且實際上已經通過裂隙和孔洞連通了。

  六人最後都圍在了這裏。

  “這肯定不是修建獨山大塚之時、開到這裏還想鑿卻沒能鑿完所致,因為到了這裏,除了入口,整個溶洞內就沒有任何人為痕跡了。”吳奪說道。

  “對,這應該不是人為。”吳大誌接口道,“對麵的空間······或許是另一處天然空間,但也有可能······”

  “是另一條人為通道!”吳奪脫口而出。

  “揚州鼎?”這時候,六個人幾乎異口同聲又來了一句。

  他們心裏總想著這事兒,自然就往最好的方向說了。

  若對麵的空間,是連接揚州鼎秘藏之地的通道的一段,那真是太省事了!

  隻需要把這裏鑿穿,一路摸下去······

  “都到這一步了,肯定是進去看看。”吳大誌又道。

  “雖然又有裂又有洞的,但畢竟是一米多厚的石壁,而且位置是上方,很危險,我們搞不定啊。”吳奪跟著說道。

  吳大誌點點頭,“嗯,還得龐局來安排。好在現在祭壇島的考古已經開始了,安排起來也相對便利。”

  “那我們就先盡量拍足視頻和圖片,以供下一步要來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梅小梅說道。

  吳奪沒有立即動手拍攝,而是先抱起了化肥,湊近最大的孔洞,“肥哥,你覺得這是通往秘藏揚州鼎之地的通道的一部分麽?”

  化肥歪了歪頭,沒有表態。

  吳奪見狀,不由又問,“那孔洞對麵的空間,是天然的麽?”

  化肥搖頭了!

  “那就是人工開鑿的?”

  化肥點頭。

  “我靠,那就很可能是了!隻不過可能還相隔很遠,化肥一時判斷不了!”吳奪看向大家。

  吳大誌想了想,又問化肥:“我說,對麵的空間,是通道麽?”

  化肥依然點頭。

  吳大誌不由也麵露喜色,“那麽,是一路暢通麽?”

  化肥這次又是歪了歪頭,沒有表態。

  “中斷了?”

  化肥依然沒有表態。

  “那就是人為設置的機關?”

  化肥還是沒有表態。

  隨後,吳大誌和吳奪又嚐試各種方式進行了問話,但基本也就是已經問到的結果。

  或許,通道內的情況有些複雜。

  “抓緊時間拍攝吧。”吳大誌最後說道,“不管怎麽樣,都得先把這裏打通,才能進一步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