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陰陽之變,分兵探潭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2-03-05 22:23      字數:2135
  聽了吳大誌的話,吳奪和葛亮都鄭重地點了點頭。

  “沒想到這一趟收獲這麽大!”吳大誌抬手示意,“回吧,走了這麽多山路,我也餓了。”

  三人於是打道回府。

  走了一半的路,吳奪倏而開口,“爺爺,葛兄,你們說這片香榧林,最老的樹是唐代的?”

  “也不能準確判定,大致應該就是一千多年,模糊到唐代。”吳大誌應道。

  “原來的樹林沒有了,直到唐代才又生成野生林?”吳奪沉吟,“難道說,在唐代之前,這一直是一片無樹荒坡?”

  “這不很正常麽?形成樹林,也需要一定的偶然因素的。”吳大誌停步看向吳奪,“臭小子,你到底想說什麽?”

  “我突然覺得,造林又毀林,這個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應該是,因為出了問題,風水體係發生變化,在此營造的林子自己枯死了。”

  “我說你這一路上不言不語的,原來在琢磨這事兒。本來咱們就說有兩個可能的。”吳大誌笑了笑,“那你說說,為什麽不太可能是棄用獨山大塚的同時人為毀林?”

  吳奪簡單理了理之前的思路,就此說道:

  “您看啊,觀景台,樹林,看著都很自然,不細看很難看出是人為所成;它們也都是為了風水而造,如果毀林,觀景台也應該一並毀掉,但是沒有。

  再者,既然陵墓都棄用了,在勾踐時期,此地就無所謂了,而且勾踐還遷都了,好像沒必要再去毀林,多此一舉。

  這是常規分析,而最重要的是,這片坡地後來又生成了新的香榧林。爺爺,您也查了,香榧樹,是雌雄異株······”

  聽到這裏,吳大誌眉頭一挑,“你的意思是,從春秋戰國到唐代,這麽長的時間才形成香榧林,除了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那就是,這片坡地隻有雌雄異株的樹種才能存活?”

  “是這個意思。”吳奪繼續說道:

  “原先的風水體係,坡地上隻有雌雄同株的樹種才能存活;但是,自從出現了問題之後,風水體係被改變,坡地上雌雄同株的樹種反倒不能活了,變成了隻有雌雄異株的樹種才能存活!

  問題的出現是個根本,可能會引發很多反應,坡地林木枯死可能隻是其中之一。這個根本,也正是棄用獨山大塚的原因。”

  吳大誌一拍巴掌,“即便是春秋時期的巫術,也離不開陰陽五行;一處山腰凸勢,一處水潭凹勢,相隔一定距離卻又遙相呼應,其實可以看作放大了的太極圖。陰陽彼此分隔,卻又有聯係,而且,在分開的陰或陽之中,內部又同時暗含陰陽。”

  吳大誌說著,看向葛亮,葛亮便接口道:“所以,坡地‘內部陰陽’的變化,是水潭那邊的‘內部陰陽’出現問題導致的!”

  “從香榧林目前的情況來看,那邊的‘問題狀態’如今依然存在。”吳奪深吸一口氣,“如果是這樣,我覺得就不僅僅是我們會遭遇凶險的麻煩了。”

  吳大誌會意,“你擔心,會影響到揚州鼎?”

  “對。”吳奪微微皺眉,“爺爺,您看啊,那條‘變色龍’,應該是受到了揚州鼎改變的地氣的影響,但是卻‘發育’的有些別扭,而且‘變色’本身就是一種不穩定,同時它還特別‘癡迷’玉質······”

  吳大誌聽後,緩緩點頭,“是啊,揚州鼎,好不好找兩說,但所處的環境和變化,看來極為複雜啊。”

  “所以我們千萬急不得。”吳奪又道。

  “臭小子,越來越成熟了。”吳大誌點點頭,“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千萬不能讓揚州鼎出現什麽閃失。”

  ······

  三人出了生態環境保護區,來到了停車之處之後,見到有兩名男子守在車旁。

  他們是保護區的管理人員,雖然有了通知,但三人進入的時候他們其實就在遠處觀察,現在出來,就不能遠觀了,得看看有沒有帶出來什麽東西。

  除了那塊石包玉,其他的都是三人自帶的工具。

  而那塊石包玉也被吳奪砸開了一部分石皮,露出了玉質。

  石包玉吳奪已經給了葛亮,所以其中一名男子便問向葛亮:“謔,這塊石頭不是你們自帶的吧?”

  不待葛亮應聲,另一名男子笑了,“這是和田玉質地,不是他們自帶的,難不成咱們越州還產和田玉?”

  這倒省得葛亮解釋了。不過這事兒終究不是什麽正大光明的事兒,葛亮擺擺手,“見笑了,好這口兒。”

  “哈哈。”男子也笑了笑,“還沒吃飯吧,趕緊走吧,別餓壞了。”

  三人上車離去。

  最開始問葛亮的男子掏出一支煙點上,“我說,他們到底是幹什麽的?什麽感覺古古怪怪的?”

  “誰知道,上頭也沒明說,好像來頭很大。你看吧,這次我倆執勤,下次他們再來,估計我們也不用查人家了,得靠邊站了。”

  ······

  三人回到山湖美墅,先吃飯。

  飯後開會。

  會上,大家先是詳細聽了他們三個在保護區裏的發現,還有各種深入的分析和推測。

  聽完之後,龐統先開口道,“喜憂參半啊。下一步,我看,先兵分兩路吧。”

  龐統的意思是,讓吳大誌和葛亮先結合了解到的情況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區的航拍資料,進一步研究一番,針對這個所謂的“風水體係”,看看還能不能發現什麽新東西。

  而吳奪則帶著其他人再次前往水潭,先放水下無人機,探查水潭中的情況。

  這些其實都還是準備工作,所以龐統也就沒有讓大家表態,算是直接下指示了。

  ······

  第二天上午,吳奪和寧霜、權浩然、梅小梅四人共乘一車,再次來到生態環境保護區。

  而且,李山單獨開一輛車也來了,他不進去,就守在停車處,負責相應的協調工作。

  吳奪帶路,直接去往水潭。

  為了防範“攔路龜”,吳奪這次有備而來,帶了一個可以伸縮折疊的長柄網罩。

  不過這次路過水窩,“攔路龜”卻沒有出現,也不知道它是挪窩了,還是學會縮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