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攔路龜,香榧林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2-03-05 22:23      字數:2128
  吳奪頷首,“這也算是一個佐證。說明這東西出現在越州,並不反常。”

  “有沒有可能,是前人遺落在這裏的?”吳大誌此時提道。

  “嗯······”吳奪撓了撓頭,“這好像,也不能排除啊!特別是很早之前,比如幾百年前什麽的。”

  “算了。”吳大誌卻又擺擺手,“原因我們暫且也別去探討了,總之這是一塊石包玉,這時候被我們發現了,它就在這裏。”

  “也就是說,是因為玉性,吸引了這條‘變色龍’!”吳奪接著便轉了過來。

  “對,它身上具有強烈的土性氣息,玉為土之精華,所以它才能夠被吸引。”吳大誌點點頭。

  “所以說我們今天真是撞大運了,要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就沒這事兒了。”吳奪不由咧嘴一笑。

  “土克水,它身上的土性氣息,也有助於它在水中更加遊刃有餘。”葛亮接口。

  “現在就是不知道這潭水中有多少這樣的‘變色龍’。”吳大誌沉吟,“好在這口水潭不算很深,也不算很大,到時候放了水下無人機,全麵探查一下就知道了。”

  “這地方要不是有‘變色龍’,其實真是個絕好的天然泳池。”葛亮又四下看了看。

  吳奪掂了掂手中的石包玉,“沒想到來一趟還有贈品。”

  “好了。”吳大誌抬抬手,“現在可以走了,也別讓它老在潭邊眼饞了,咱們走了,估計它才會下去。”

  ······

  三人便就此離開了水潭,原路回返。

  “這塊料子感覺不孬,能做個香爐吧?”葛亮一邊走,一邊問吳奪。

  “除了香爐,你還能好點兒別的不?”吳奪直接把裝石包玉的袋子遞給葛亮,“給你了,不過這料子就比拳頭大點兒,除非你要做個迷你香爐。”

  葛亮哈哈一笑,“這顏色倒是不錯。”

  “嗯,有點兒像若羌料的青黃口。”吳奪接口。

  “那我就不客氣了啊!”葛亮點頭。

  “你本來也沒想客氣啊。我明白,你是看中這料子的靈性了,雖然那條‘變色龍’有土性使然,但是這塊玉肯定靈性很強。”

  “這應該屬於非法采礦吧?”

  “快拉倒吧,那你回去上繳。”

  吳大誌聽到這裏咳嗽兩聲,“你倆能說點兒有用的吧?有這工夫多琢磨琢磨,又有了這麽多新線索呢。”

  ······

  三人邊走邊聊。同樣的路,回去總感覺比來的時候快。

  不知不覺又快到那處水窩了。

  “我去,這貨記仇啊!”走在最前麵的吳奪不由停步抬手一指。

  此時他們和水窩相隔數米,那隻鷹嘴龜居然離開了水窩,趴在岸沿上,盯著他們的來路。

  “狹路相逢勇者勝,靠你了,奪先鋒。”吳奪身後的葛亮哈哈大笑。

  “你不是以前在山裏遇到過麽?我可沒經驗。”吳奪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還是你來吧,實在不行,玉石都給你了,你用它來砸吧。”

  葛亮往一側山壁看了看,“我得挑一件趁手的兵器。”

  說著,葛亮就掏出了軍刀,後退幾步,把山壁縫隙中長出的一株小樹從下部砍斷了。

  這小樹也就是拐杖粗細,鷹嘴龜不是狗,棍子並不合用;葛亮看中的小樹靠近樹冠處的“三叉戟”。

  簡單切削之後,葛亮就拿著這柄簡陋的叉子上前了。

  走到鷹嘴龜前一米處,鷹嘴龜迅速爬了兩下,而後昂著頭,怒目圓睜,“鷹嘴”裏還發出了嘶嘶啦啦的叫聲。

  葛亮拿著叉子一探,鷹嘴龜居然不怕,直接衝了上來,於此同時,“鷹嘴”也張開了。

  葛亮早有準備,靈活側身,而後輕鬆用叉子的三個分叉將鷹嘴龜卡在了地麵上。

  鷹嘴龜被卡住,身體不能移動了,但是腦袋卻來回晃動,張嘴咬來咬去,爪子也沒閑著,那條長尾也在左右抽打。

  可惜都是徒勞。

  “幹得漂亮!”吳奪樂嗬嗬從一側過去了,而後又跳過了水潭。

  吳大誌也跟著過去了。

  而後葛亮也調整了方向,鬆開叉子的同時,緊墊一步,便就跳過了水窩。

  “這都什麽事兒啊!”葛亮追上了吳奪和吳大誌。

  “你的逃跑狀態,體現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拳拳愛心。”吳奪不由笑出聲來,“下次再來,沒準兒還得麵對這隻攔路龜。”

  ······

  三人回到了出現山路分岔的那處山坳,在此稍事休息。

  吳大誌看了看時間,又看了看吳奪和葛亮,“快到午飯時間了,你倆餓不餓?”

  吳奪一聽就明白,“爺爺,您還想走走另外一條路,去那片山腰樹林看看?”

  吳大誌點點頭,“本來我覺得沒必要了,但,又不是什麽險要之處,有路不去看看,總覺得有點兒遺憾。”

  “那就去,不著急吃飯。”葛亮接口,“水潭是一個點,山腰樹林這個點結合結合也有必要。”

  “對,您要體力行,那就走吧。”吳奪也道。

  “好,看一眼。”

  於是三人便又踏上了斜上的山路。

  斜上的山路走起來比之前的路要累,因為相當於爬山。

  不過總路程比較短,向上轉過了兩個彎兒,再翻過一座矮山頭,便看到了一座比較大的山體,衝向他們的坡比較緩,在山腰處有一片相對比較平整的坡地。

  坡地麵積不小,幾十畝有了,主要就是一片樹林。

  這片樹林基本都是香榧樹,而且不乏看似樹齡很高的,十分粗壯高大。

  三人走進了香榧林。

  大致位於林地的中央地帶,有一棵最大的香榧樹。

  最大直徑足有三米以上,樹高有二十多米;以這樣的粗度來說,這種高度其實不算什麽,這是因為在樹高兩米多的地方,分出了十幾根粗壯的樹杈,而不是一根主幹一直拔高。

  這棵香榧樹的樹冠,覆蓋總麵積怕是得有幾百平米。

  “這棵樹,樹齡怎麽也有千年以上。”吳大誌歎道,“這片香榧林,的確是罕見的古樹林啊。”

  吳奪則道,“怪不得能有這兩條山路!一條是通向溪流和水潭,一條通向這片香榧林;這應該是生態環境保護區的兩個重點區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