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永宣之分,官民之辨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2-03-05 22:22      字數:2357
  小湯聽了吳奪的話,不由拍了拍巴掌,“我說叫你吳老師,你還謙虛!是啊,還有釉水的問題,但是不如發色問題爭議大。”

  “嗯?釉水的問題,才是關鍵問題啊!”吳奪說著,看了看旁邊的寧霜。

  寧霜莞爾一笑,抬手示意,“請繼續講,吳老師。”

  他們到了包間之後,是先告訴服務員晚些時間上菜,同時關門勿擾,先把這隻青花纏枝蓮紋梅瓶擺出來鑒賞的。

  而小湯則道,“能不能先說說發色問題?”

  他怕吳奪直接說釉水問題,但是發色問題爭議才最大。

  吳奪點點頭,接著說道:“永樂官窯青花的發色,其實有好幾種······”

  此話一出,小湯和梅小梅不由對視一眼,麵露驚訝,

  你要說,除了蘇麻離青的發色,還有一種別的特殊情況,他倆或許能理解,但是這好幾種······

  吳奪略略一頓,繼續侃侃而談:

  “最著名的一種,就是大明鼎鼎的蘇麻離青,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之前,還沒有人深入研究元青花,提起蘇麻離青,那就隻有永(樂)宣(德)青花。”

  “但是,永樂青花也有使用國產料的情況,特別是而在進口蘇麻離青之前。因為蘇麻離青是鄭和下西洋之後才帶回來的。”

  “所以,其他幾種發色,都是使用國產青料的情況,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閃藍,但不如蘇麻離青濃重;一種是閃灰,這個和蘇麻離青的區別就很明顯了;還有一種,是青花發色深淺不一,有一定的層次感。”

  吳奪說到這裏,微微一頓,小湯接了話,“這梅瓶就是偏向於閃灰的青花發色,但和一般閃灰不同,尤其顯得淡雅。所以有人質疑。”

  吳奪應道,“這個不算問題。若單說這一點,閃灰隻是個大致的發色基調;官窯生產,又不是隻產一窯,有差別很正常。”

  小湯沉吟起來。

  吳奪這才說起了釉水,“但是,這隻梅瓶的釉水,卻也是白中閃灰,這就不對了。應該是白中閃青才對!永樂青花的釉水,一直沒怎麽變化,不管使用國產青料,還是進口的蘇麻離青,大多都是白中閃青。”

  “但是,白中閃灰的釉水,永樂朝的青花瓷器也出現過。”小湯說道。

  “沒錯兒,所以我說大多。”吳奪略略一停,“但是,你這件的釉水閃灰,並不是本身閃灰,而是被密集的纏枝蓮紋閃灰的青花發色給影響的!釉水本身,其實是接近於粉白······”

  “臥槽!”小湯忍不住爆了句粗口,“這你都能分得清清楚楚?”

  因為釉下青花,也是釉麵透色,若是十分密集,必定影響對釉色的判斷;而且這一隻梅瓶,底部完全無釉,不然底部沒有青花紋飾,分辨釉色會更容易一些。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

  但凡瓷器高手,麵對的瓷器即便有釉下彩或者釉上彩,對於釉色本身的分辨,也是能做到比較準確的。

  可是,這一件梅瓶,包漿特別厚重,而且特別均勻。這種情況很少見,因為瓷器要麽是陳設,要麽是使用,使用的話也不會周身均勻盤玩。

  不過,少見,不代表不可能出現。

  但,這種極為特別的包漿,卻嚴重影響了分辨釉水真色。

  其他人因為受到嚴重影響,所以才沒有分辨出來。

  但是吳奪不一樣,他能聽啊!

  這一次,他不僅聽到了這件青花纏枝蓮紋梅瓶的年份,也聽到了青花和釉水的“本色”。

  於是既能斷代,也能分析。

  “你若不信,可以取下一塊不帶青花的釉麵,仔細研究一下。”吳奪笑道。

  “取下來?那這瓶子不就······”梅小梅話說一半,旋即好似明白了,便停了口。

  小湯還是苦笑著解釋了一下,“吳老師的意思,這瓶子是一件現代高仿,所以毀了也沒啥可惜的。”

  接著小湯又看向吳奪,“那麽這厚重的包漿,也是做上去的了?”

  “不!”吳奪擺手,“這並不是現代高仿!我剛才的分析,隻能說明不是永樂官窯青花,卻也沒說是現代的,也沒有說是高仿啊!”

  “噢?”小湯不由眉頭一挑,麵露喜色。

  若開始就告訴他這不是永樂官窯青花,他肯定不會麵露喜色;但是經過前麵的起起伏伏,他從“現代高仿”的穀底爬上來,那就不一樣了。

  “我開始就說了啊,符合明早期的特點。”吳奪也笑了笑。

  這次鑒定,結果不算差,所以他也比較放鬆。要真是一件現代高仿,那這頓飯吃得就有些尷尬了。

  “難道是永樂民窯?”小湯追問。

  吳奪又擺擺手,“永樂青花,官窯民窯的粗和精,截然分明。所以,即便是同用國產青料,即便永樂官窯大部分無款,區分官窯民窯也都是不難的。”

  小湯剛才有點兒上頭了,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此時便即回神,“是啊,永樂民窯青花,不會做得這麽精。隻看這胎土也可見一斑,雖然微微發黃,但要說白淨細膩,也不算誇張。”

  “對嘍,這是宣德民窯的精品之作!宣德民窯的精品之中,有過少量近似粉白的釉水;而且青花發色雖然閃灰,卻又是一種‘雅灰’;還有你看這纏枝蓮紋,花葉短又肥,有點兒像桃子,也是宣德時期的一個特征。”吳奪最後徹底定性。

  明早期,從洪武到永樂期間,官窯民窯青花的品質,是高下立判的。

  而到了宣德朝,民窯青花開始出現精品,巔峰時期,有的在很多方麵都具備了官窯的特征。甚至,宣德民窯的精品,在整個明代,無有民窯能出其右。

  也正是在宣德時期,隨著民窯青花質量和數量的大大提高,青花才開始成為華夏瓷器的主流;直到清代粉彩崛起之後,才出現了一種數量上和青花能分庭抗禮的瓷器品種。

  “關於宣德民窯,吳老師總體上再給深入講講,比如時代特征,胎釉造型紋飾什麽的······”小湯拱拱手,“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啊!”

  “剩下的,就可以邊吃邊談了吧?”梅小梅此時笑道,“餓著肚子聽也不舒服啊!”

  “對對對!”小湯便就將這件梅瓶收進盒中,裝回包裏,又去叫服務員開始上菜。

  宣德民窯,即便是精品,那也不能和永樂官窯同日而語;但最起碼,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好東西。

  小湯家裏又不差錢,多花了錢他也不算難受;但是要是一件現代高仿,那就窩心了。

  到飯局尾聲,小湯已然喝高了,連暗戀同單位一女同事的事兒都給說了出來。

  結果梅小梅一拍大腿,“好嘛!這事兒整的!她也喜歡你啊!但她性格內向臉皮薄,對我也隻是很隱晦地提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