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芸香爐,一魚兩吃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2-03-05 22:22      字數:2162
  “喏,你上手細看看吧!”葛亮幹脆將這個白銅香爐遞給了吳奪。

  “哎?原來還有搭檔掌眼呢!”攤主咯咯笑起來。

  這個攤主是個女的,有四十歲左右,身材保持得很好,個兒不高卻勻稱;模樣也不賴,皮膚白皙,就是眼角魚尾紋明顯了點兒。

  她打扮得還挺時髦,風韻猶存的樣子。

  不過這個攤子後頭不止這一個女攤主,還有個看著也就是二十冒頭兒的小夥子,瞅著挺憨厚的樣子,在一旁打下手。

  “我倆都是棒槌,一起逛著玩兒呢。”葛亮也笑著應了一句。

  “還有自己說自己是棒槌的,多大的棒槌啊?”女攤主說話時還撩了撩劉海。

  葛亮麵露尷尬之色,幹笑兩聲過去了。

  吳奪也沒說話,細看起手上的白銅香爐來。

  這個香爐的高度在十五厘米左右,直徑在十厘米左右。比吳奪拿下的香鴨要小得多。

  不僅體量小,年份也淺多了。甭看別的,就看鬆竹梅這三部分圖案旁邊的詩文詞句,就把上限給卡住了。

  詠鬆的是宋代的兩句詩:半依岩岫倚雲端,獨立亭亭耐歲寒。

  而詠竹的則是兩句唐詩:淩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

  這兩個倒是早,但是詠梅的晚。

  詠梅的不是詩,而是半闋詞:莫把瓊花比淡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牆。

  這半闋詞出自納蘭性德的《眼兒媚·詠梅》。

  這個白銅香爐上,刻了納蘭性德的詞,而納蘭性德生活在康熙朝,也就是說,這個白銅香爐,再早也早不過康熙朝。

  而且從風格上來看,更像是雍正時期的東西。

  這個白銅香爐,被弦紋分成了上中下三部分,除了三部分所刻圖案和詩詞的不同,實際上也是可以拆裝的。

  一個圓柱形的香爐,除了可以拿掉爐蓋,還能將這三部分一個一個分開拿下來。

  “這個芸香爐······”吳奪一邊看一邊沉吟出了聲,不過到這兒也就打住了。

  女攤主卻聽到了,輕拍了一下膝蓋,“還說不是幫忙掌眼的?連芸香爐都知道。”

  芸香,確實是一種香料,主要就是芸香草製成。但是,芸香爐所用的香料卻又不止芸香一種,有用芸香的,也有用別的香料的。

  這裏頭,其實是文人的借喻。

  芸香草常放在書卷畫軸之類的地方,有清香,還能驅蟲;而焚燒芸香的氣味則更為濃烈,同樣有驅蟲之功效。

  所以,芸香實際上指代的就是“書”。比如芸台,是指藏書閣;芸簽,就是書簽;芸香吏,說的是校書郎。

  所以,芸香爐,大意就是文房書齋所用的香爐,這裏頭既有香爐的實用功能,也有文人雅士的趣好。

  芸香爐在清代流行,多為銅製,而且形製大致有一個特點,就是分層。三層最為常見。

  一般來說,最底層可以放置香匙等等工具,中間一層放置香料,最上一層自然就是焚香層,燒完了就是香灰。最上一層的上麵,還有爐蓋,爐蓋肯定得鏤空。

  女攤主這麽一說,吳奪也隻好應了一句,“大姐,這好像是常識啊。”

  “什麽叫常識?你在這個市場問問,很多人肯定都不知道,我也是剛知道的。”女攤主擺擺手,“不用藏著掖著,你有本事撿漏我不眼紅,但是你打了眼別來找後賬就行。”

  這女攤主還挺有個性。吳奪笑了笑,接著來了句重點:“大姐,這香爐不全啊。”

  吳奪這麽一說,女攤主微微一愣,葛亮也愣了一下。

  這香爐很完整,從上到下全須全尾,怎麽會不全呢?

  不過,葛亮愣是真愣,女攤主卻是沒想到吳奪能看出來。

  “帥哥,你說哪裏不全?”女攤主一邊說,一邊熟練地掏出一支細杆女士煙點上了。

  她點煙,貌似是一種心虛的表現。

  “這香爐應該有一個配套的底座。”吳奪淡淡說道,“而且是香爐嵌在底座中的,並不是直接平放。”

  “你怎麽看出來的?”女攤主幹脆直接問道。

  “沒那麽複雜,這上麵有痕跡。”吳奪指了指香爐的側麵和底部的結合處:

  “三處卡位的地方,有磨擦的痕跡;雖然不起眼,但細看也能察覺;痕跡是白銅上多一層,像是木料所致,應該是木底座吧?不知道這底座和香爐是眼下天各一方,還是都在大姐你這兒、卻給分開放了?”

  女攤主啪啪拍手,“果然厲害!”

  她這麽說,基本就是承認了木底座也在她手裏。

  她卻不擺出來,目的就比較明顯了,本來打算一魚兩吃唄。

  一魚兩吃是古玩行裏常見的伎倆,成對或者成套的東西拆開賣,賣了一件才拿出第二件給同一個買主看,無非就是想多賣倆錢兒。

  如果白銅香爐和木底座也這麽搞一魚兩吃,那麽,這個木底座必定是相同的年份原裝配套,而且材料和工藝也很講究,不是普通的小玩意兒。

  總之在拿下白銅香爐之後,那個木底座可能會有讓人欲罷不能的效果。

  吳奪接口道,“我就是好奇罷了。再說了大姐,你想賺多少錢,擺到明麵兒上談,也挺好的。”

  女攤主哈哈大笑,“你還能說出底座是哪種木料不?”

  “紫檀。”吳奪直截了當。

  女攤主翹了翹大拇指,卻又將手晃了晃,“不過不全對。”

  “那就是帶鑲嵌唄。”吳奪說著看了看葛亮,“我說,你真的相中這個香爐了?”

  葛亮給了個肯定的眼神,卻很隨意地說道,“我平時喜歡香爐不假,不過正因為這樣,我收藏的香爐也很多。這香爐要不要,主要還是看價兒。”

  吳奪點點頭,又看向女攤主,“大姐,這香爐上沒款,底座你又這麽珍視,莫非款兒一起落在底座上了?”

  女攤主沒應吳奪的話,卻反身對身邊的小夥兒說道,“你從後麵的箱子裏把那個盒子拿出來吧。”

  吳奪和葛亮對視一眼,靜待廬山真麵目。

  小夥兒遞給女攤主一個方形錦盒,女攤主接過打開,從裏麵拿出一個天鵝絨的袋子來;而後也沒磨嘰,直接從袋子裏拿出了底座。

  吳奪就這麽上眼一瞧,心裏就不由暗歎一聲,果然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