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隱藏石壁,與棺同材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2-03-05 22:22      字數:2141
  “搞清楚文字符號,那得等龐局找到古文字專家研究之後,還不一定要花多少時間。”吳大誌略略沉吟,“這樣吧,開石棺暫時放一放,咱們先鏟一鏟石壁試試。”

  “好。”吳奪隨後便取出了工兵鏟,“先挑一小塊方便操作的區域。”

  隨後,兩人拿著工兵鏟,選中一塊區域開始小心鏟了起來。

  果然,石壁表麵在工兵鏟的鋒刃下,開始簌簌掉落。

  鏟掉了大約五厘米的厚度,下方露出了又一層石壁。

  而下方露出的石壁,和石室四壁的顏色和質地不一樣,卻和十具石棺的顏色和質地一樣。

  灰黑色,質地細膩,而且經過了細致地打磨,更顯光滑。

  不過,露出部分也隻是光滑的石壁,上麵也沒有任何文字和圖案,甚至連什麽特殊的痕跡都沒有。

  他們鏟的區域,大致兩尺見方,位於整麵石壁的右下角。

  這整麵石壁,長度和石室的寬度自然一致,得有八米;從高度來說,因為上部是個弧形,最高點有三米,兩角最低點也有將近兩米。

  從現在的結果來看,要麽整麵石壁都和鏟出的兩尺見方的區域一樣,隻是打磨光滑的灰黑色石材,要麽並不是所有的區域都有特別之處,隻是碰巧他們鏟出的區域沒有。

  “往外擴。”吳大誌沉思片刻,接著說道。

  於是兩人又將這塊兩尺見方的區域外擴。

  外擴之後,依然沒有發現文字和圖案。但是,他們卻發現,這麵石壁,是石塊壘砌而成。因為每塊石塊的邊長足有一米,而他們之前鏟出的兩尺見方的的區域,恰好在一整塊石塊的麵上。

  而隨著外擴,出現了石塊和石塊相接之處。

  他們擴出了兩塊石塊的麵積附帶一部分邊緣,大致就能判定了。

  “如果這間石室到頭了,好像沒有必要再用這種石塊壘砌一麵隱藏的牆壁吧?”吳奪有些累,靠在石壁上說道。

  “這個不好說。”吳大誌回頭看了看石棺,“這種灰黑色石材,和石棺一致,說不定有什麽關係,所以才單獨多壘出一麵牆。”

  “如果和石棺有關係,那為什麽要隱藏起來呢?露出來才對啊。”吳奪接口。

  “嗯,這是個疑點,或許能解釋,咱們不知道。不過,確實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這種灰黑色石塊壘砌的石壁之後,別有洞天。這兩種可能,根據咱們目前所掌握的情況,都是存在的。”

  “鏟這個玩意兒太累了,爺爺,單憑咱倆,人手不夠啊!”

  吳大誌點點頭,“發現了這麽多東西,也得回去商量一下子了。”

  說完之後,吳大誌不由又看了看石棺。

  “爺爺,您還想開棺哪?”

  “算了,還是回去先商量吧。”

  於是,兩人原路返回,又進了“電梯”,吳奪這次是輕車熟路地操作絞盤,而“電梯”也是順利下行。

  出了梯間,和葛亮會合,三人就地小坐,喝了點兒水吃了點兒東西,同時相互將所見交流了一番。

  葛亮按捺不住,又體驗了一番乘坐青銅“電梯”上上下下的感覺,之後三人才一起離去。

  在船上等候的眾人見三人順利回返,都不由鬆了口氣。

  龐統笑了笑,抬手示意,“先回去休息,晚飯後開會。”

  開會的時候,三人先是詳細把情況說了一遍。這裏頭,破解巴國的那種符號文字是關鍵。

  這種符號文字,隨著三人的陳述,也用投影展示了出來。

  大家也都不認識。

  不過,寧霜卻提了一句,“渝州考古所好像有一位研究巴國古文字的專家,之前在燕京大學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他還做過報告。網上應該能查到。”

  龐統點點頭,“渝州曾經是西周分封之時巴國的王都,遺址也多。好,我把這些符號文字傳回局裏一份,也安排人聯係渝州考古所。”

  符號文字的結果,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出來;而所有人的意見達成一致,明天應該繼續探查,起碼那間石室最裏側的石壁應該清理出來。

  再者,和石棺相鄰的兩側石壁上也有刻字,雖然暫不清楚內容,但石棺也不是不能開啟,因為石棺最終還是要開啟的。

  至於下方的那道青銅門,不能“文開”的情況下,確實得等等符號文字的結果,到最後沒辦法了才能嚐試“武開”。

  最後確定,龐統、李山和行動組六人明天全部過去,到達魚背山江麵之後,龐統留船調度,李山隨行動組下水;抵達青銅“電梯”之後,李山在“電梯”所在的石室留守,六人分三組上行到存放十具石棺的石室。

  雖然這也是個重大發現,但是大家都略帶遺憾,因為目前還是暫時沒有找到關於梁州鼎的線索甚至啟示。

  ······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之後,眾人乘船出發。

  化肥自然也隨船了,不過它這次還是沒有想下水的意思,隻是比上次顯得活躍了一些,在船上走來走去,像是在觀察江水和兩岸的情況。

  停船之後,七人穿上潛水服下水,因為之前的三人輕車熟路,過程中傳幫帶,所以很順利。

  到了巴王廟之中小駐,其他四人沒進來過,先簡單看了看。

  之後七人順利來到了頂天立地青銅柱“電梯”所在的石室。

  所幸這間石室高大寬敞,這次畢竟來了七個人。

  權浩然先是仔細觀察了巨大的青銅柱“電梯”,還不時敲擊兩下,之後看向吳大誌,“叔兒,這好像不是青銅。”

  吳大誌微微一怔,“我看基本特征都符合啊!”

  “是我表述不準確,應該說是一種極為特殊的青銅,比之前我見過的所有的青銅硬度都高,但是韌性也不錯。”權浩然解釋道,“肯定是加了什麽特殊的材質。”

  吳大誌點頭,“這玩意兒,本來就有點兒不可思議啊。”

  麵對這樣的青銅“電梯”,後來的幾人都有些驚詫;等到即將乘坐時,也都有些興奮。

  兩人一梯,分組乘坐,前麵乘坐過的三人每次帶一個後來人。李山留守石室電梯外,以備不虞,不過他也提前說了一句,“等你們完事兒了,我也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