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主墨副墨,聽聞奇品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9-05 23:21      字數:2293
  老板看了看吳奪,“行,等我先拍個照片。”

  吳奪心想,好家夥,這是要拍了照片找人看的節奏,死活不想讓我撿漏兒啊!

  當然,這是不是個漏兒還兩說。

  老板很簡單地拍了兩張照片,一張正麵,一張反麵,而且重點都是上麵的字。

  正麵的陽文隸書很好認,反麵的陰刻楷書小字,因為磕碰變得模糊不清,他拍得反而更仔細。

  吳奪拿起這塊墨錠,先是大致感受了一下,正要“聽”的時候,老板突然叫道,“原來背麵兩個字是:王墨!”

  “這也能看出來?”吳奪很是吃驚。

  “你看!”老板將手機遞到吳奪麵前,“我有個修複圖片上殘損字跡的APP,能根據各種字體,找出最接近原文的修複方式。”

  吳奪一看,這個APP給出了三種結果,其中第二個字,都是“墨”字;這也和老板輸入了物品名稱有關。

  而第一個字,則有“王”“主”“玉”三種情況。

  也就是說,除了老板說的“王墨”,還有“主墨”、“玉墨”。

  可能老板覺得“王墨”最拽、最上檔次,所以喊了出來。

  “行,你先看,我再查查。”老板笑了笑。他先是在網上搜了搜,不僅搜了“王墨”,而且搜了“主墨”和“玉墨”。

  很可惜,“馨璧”不管和哪個“墨”搭配,他都沒有搜出他想要的確切結果。

  網上的很多東西,不僅不對,而且也不全。更何況有些特殊資料,本來就沒上過網。

  但是吳奪卻“聽”到了結果。

  這背後的兩個陰刻小字,應該是“主墨”!

  馨璧,主墨。

  吳奪聞所未聞。

  但是,卻和吳奪知道的另一種珍貴墨品有關係。

  香璧,副墨。

  香璧,是有名的宋墨,乃是北宋製墨名家景煥的作品。

  景煥,就是蜀都人。

  香璧之所以珍貴,是因為“造止五十”——景煥隻造了五十塊。

  之所造這麽少,是因為他就這麽些原料,墨材和香料就這麽多,所以造了五十塊之後,“不複更作”。

  墨印文曰香璧,幕曰副墨。也就是正麵是“香璧”,背麵是“副墨”。

  而且,製成香璧之後,景煥沒有出手,而是想“以此終吾身”,他是想自己用到老的。

  景煥不僅是製墨名家,也是個文人畫家,他自己用於書法和繪畫,算是特製私用。

  不過,景煥並沒有用完這些香璧墨錠。而且,隻要是人,總會有親朋好友;香璧墨錠,還是有一部分流傳後世的。在宋代之後的一些記載中,還能看到香璧墨錠的情況。

  後世的無數文人墨客,都想得到一塊香璧墨錠,因為不僅墨品極佳,還有獨特的香氣,據說能極大催發書畫的靈感。

  這一些,是史料上有記載的。

  不過,如今的市麵上,吳奪從沒聽說過香璧的情況。未必完全失傳了,也可能有人私藏不宣,但即便有存世的,肯定也是極少的。

  而且,馨璧,比香璧,更勝一籌!

  不用看別的,隻看馨璧上是“主墨”,香璧上是“副墨”,就可見一斑。

  吳奪聽到的和史料上記載的略有不同,景煥當時其實並不是製造了五十塊香璧。

  而是五十五塊。

  同時,還有五塊馨璧!

  加起來一共六十塊。

  馨璧墨錠的用材、用香、工藝,比香璧更為精當考究,這才是他真正想“以此終吾身”的。

  因為以馨璧“終吾身”的意義和香璧不同;香璧是想用就用,還送過親朋好友;而馨璧,並不是什麽情況下都用,創作重要作品才用。

  而且秘不示人。

  所以馨璧才是“主墨”,香璧是“副墨”。

  吳奪由此也恍然大悟,以前他看過關於香璧的史料,老是琢磨不明白為什麽是“副墨”?這麽好的東西,加個“副”字,總覺得奇怪,他也解釋不了。

  原來,還有“主墨”啊!

  不過,景煥終其一生,馨璧墨錠也沒有用完,剩下的比用了的還多,用了兩塊,剩下三塊。由此也可見他的珍視程度。

  送仙橋市場裏偶然出現的這一塊,就是剩下的三塊之一。

  至於其他兩塊的曆史流向,吳奪沒有聽到。

  實際上,就這樣的東西,能傳到今天一塊,那也具有極大的偶然性。隨著千年的曆史流轉,佚失或者毀掉的可能性肯定更大。

  這東西務須拿下。

  吳奪心裏想著,不由低頭又看了一眼手裏的馨璧墨錠,結果發現,某個邊緣部位因為他來回摩挲,居然露出了和之前不同的質感。

  墨色如新,細潤如玉。

  吳奪忍不住低頭嗅聞。香氣和之前聞到的又有不同,仿佛出現了多種香氣的層次變化!

  ······

  吳奪拿穩馨璧墨錠,正要和老板說話,老板的手機鈴聲想起。

  “王老師,您好,給您添麻煩了······”

  這位老板不僅上網搜了,還給別人發去了馨璧的圖片,請人鑒定,這是回過電話來了。

  這位老板的眼力咋樣先不說,起碼挺能折騰,搞不明白的東西,在很短的時間內,利用各種工具和人脈來研究。

  隻是他的運氣不太好,這位給他回電話的“王老師”認為,這塊墨錠,就是普通的民間墨錠,不過附庸風雅罷了。

  在他看來,那些名墨,形製不會這麽呆板,墨文也不會這麽簡單。另外,描金之類的且不說,連個製墨時間也沒刻留。

  而且,這位“王老師”在斷代上也沒搞清楚,他認為是一塊明墨。

  明代和宋代,差的年份也太多了。而且宋墨的珍稀程度,那是明墨沒法比的。

  景煥是北宋人,而且主要生活在北宋初年。

  “老板,你要是不想賣這塊墨,你就早說,我也不浪費時間了。”吳奪在他掛了電話之後,立即開口,“我就是覺得有點兒香味,適合擺在書房,朋友來了也能裝一裝。”

  “賣,賣!”老板哈哈一笑,“不過老弟,別的我就不說了,就憑這是塊宋墨,也不便宜噻!”

  雖然他谘詢的“王老師”認為是明墨,但是他麵對吳奪,還是咬住“宋墨”。

  “宋墨?我看連元都到不了!”吳奪也笑了笑,“你直接報個地板價,貴了我不買就是了,不磨嘰。”

  “三······萬。”老板說的時候,中間拖了拖,也不知道是不是原來想說三十萬,臨時改口。

  唐宋的墨錠,如今市場上確實罕見,而且這些年漲勢很猛;就算是普品,隻要是完整品,要三十萬也不算很離譜。

  “什麽?”吳奪作勢在攤子上要找地方放下墨錠,“三千我都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