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灰色粉末,以為燃啟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9-05 23:21      字數:2092
  石門晃動,隻是輕微的,卻並沒有開啟。

  而後重新陷入了一片靜寂。

  過了幾分鍾,還是沒有什麽響動。

  吳奪提起了門後的那聲巨響,“莫非機關是控製擋門石的?擋門石轟然倒落,石門才會震動,現在我們直接推開就可以了?”

  因為之前遇到過這樣的擋門石機關,吳奪這麽一說,大家也都紛紛點頭。

  吳大誌順勢就推了推,確實能動,但是力道似有不足,推不開。

  吳奪、葛亮、權浩然又都加了把手,和吳大誌一起,兩個人推一扇門,四個人算是把兩扇門給推開了。

  推開之後發現石門挺厚重,加上比較高大,是以才如此費勁。

  而在門後,則倒伏著一塊巨大的條石,長約兩米,寬約一米,厚達半米。

  原先的機關,正是這塊巨大的條石斜頂在門後,而開啟機關,則是讓這塊條石倒下。不過,現在已經看不到機關的情況,應該是被壓在了條石之下。

  開了門之後,出現在眾人眼前的,居然一麵巨大的影壁牆。門和影壁牆的距離隻有兩米左右,那塊條石倒伏在地麵,正好卡在了門口和影壁牆之間。

  這麵影壁牆是石塊砌成,高約五米,寬約六米;站在門口,很難看到影壁牆後麵的情況。

  雖然看不到影壁牆後麵的情況,但是進門之後,也能感受到此處空間之大。

  影壁牆兩側,還有很大的延伸空間,總寬差不多能到三十米;空間的高度也很高,往上看,大概能有七八米。

  “走,進去看看。”吳大誌抬手說道。

  繞過影壁牆之後,他們看到的,果然是一個非常大的空間。

  這裏建成了十分規整的長方形,石門所在是短邊,寬有三十米左右,而前後則長達四十米開外。

  這次的地層是土石混雜的結構,之所以能開辟建造如此之大的空間,還因為樹立了許多粗大的石柱。

  從他們進門的角度看,石柱橫四豎五,一共二十根;石砌而成,方體,邊長足有一米。

  如此之大的空間,加上林立的石柱,大家都不由聯想到了“石林”。

  “兩個小分隊合力是不一般啊,這裏的地下工程真是了不得。”吳奪不由感慨了一句。

  感慨歸感慨,工程再浩大,關鍵還在於“鼎”,這裏的“石林”,顯然並不是關鍵所在。

  關鍵所在是空間最裏側中間位置的三間石室。

  這三間石室夾在最後排的四根石柱的中間的三個空當,石柱也成了石室的一部分,而石室後側則貼著空間的石壁,融為一體。

  石室的高度隻有空間高度的一半,不足四米,頂部則是平的。

  三間石室,以石柱為界,每間的左右寬度約有六米,前後略長,有七米左右。

  隻有中間的石室有門。

  門口寬約兩米,高約兩米;兩扇門,每扇寬度一米。

  這道門並不是石門,而是青銅門。

  門上帶有輔首銜環,輔首的形製很簡潔,就是一個圓形凸起,隻不過上麵帶了一圈回紋。

  不過,兩扇青銅門的中縫和上下邊縫,卻是焊上的!

  說“焊”也不算太準確,因為不知道當年是怎麽處理的。

  本來兩扇門就卡得很死,中間的一條縫也很緊;隻是能看出縫中的顏色和青銅門的顏色不一致,燈光照射之下,隱隱有銀光閃動。

  由此可以判斷,門縫中是有填充物的;本來能開的門,卻如此處理,顯然是有“焊”的作用。

  青銅門前,還有一個青銅台。

  這個青銅台高約一米,結構有些奇怪。

  支撐青銅台的,是一根青銅柱,不算粗,直徑也就是六厘米左右;青銅台則是方的,邊長兩尺左右;厚度不大,隻有十厘米左右。

  連接青銅柱和青銅台底部的,則是八根比青銅柱略細的杆,作傘骨支撐狀。

  青銅台的頂麵是平的,邊棱略略高出頂麵一點點。

  而在青銅台的頂麵上,還有八個圓形小孔,小孔的直徑大概兩厘米。

  青銅台頂麵八個小孔的位置,和青銅台底部的八根青銅杆似乎是對應的。

  除此之外,青銅台上再無其他。

  眾人最後集中精力開始研究這個青銅台。

  不用吳大誌解釋,吳奪也能看明白,這八個小孔的分布位置,應該就是八卦之形。

  但是,卻沒有任何提示。

  這裏沒有提示,八棺墓室裏有······

  關於那口漆箱裏從淺灰到深灰的粉末,墓室的石碑上是有說明的,粉末有用。但到底是什麽時候有用、具體又怎麽用,當時寧霜看不明白。

  而吳大誌昨晚參研了拍回的碑文圖片,看明白了。

  不過,看明白了也不是很具體,因為碑文上說的本來就很簡略。

  能確定的隻有兩點。

  第一,那口漆箱裏的粉末,取鼎之時能用上。

  第二,至於怎麽用,隻有四個字:以為燃啟。

  沒見到這個青銅台之前,更是無的放矢。

  但現在,結合青銅台和八個小孔,那些粉末應該是注入小孔,然後點燃。

  隻知道了這兩點,麵對這個青銅台,要想正確點燃,卻還有兩點有待解決的難題。

  第一,八個小孔,四種粉末,也就是隻能選取四個小孔注入粉末,選哪四個小孔呢?

  第二,選出了四個小孔,四種不同灰度的粉末如何一一對應?哪種粉末注入哪個小孔,肯定不是隨便來的。

  這兩個難題乍一看似乎要費上不少工夫。

  但是吳奪看了看吳大誌,發現他的神情中好像帶著胸有成竹的感覺。

  “難道您這麽快就有辦法了?”吳奪幹脆直接問道。

  “現在沒有,不過應該不難,也費不了多少時間。”吳大誌微微一笑。

  “啊?那您先把原理說說唄。”

  “你去把那箱灰色粉末弄過來。”吳大誌抬抬手,“本來就得用,我結合實物給大家說說。”

  “好!”

  接下來,不是吳奪一個人去的,而是葛亮和他一起。那一箱灰色粉末也不輕快,而且漆箱也沒個把手。兩個人綁好之後一起抬過來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