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牛皮包袱,石室內部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9-05 23:20      字數:2604
  吳奪和寧霜回去之後,立即一起去了吳大誌的房間。

  此時吳大誌和葛亮正在研究“時辰的空當”,敲了半天門才開。

  “怎麽,你們探查山區有新發現?”吳大誌很了解吳奪,若是沒有新發現,不會在這個時候來打擾他。

  “確切地說,是碰到了一個人,說了點兒東西。”

  隨後,吳奪便把從田大爺那裏聽來的,都告訴了吳大誌。

  吳大誌聽完,“這位老田同誌,好像有兒思路不清啊。”

  “清不清的,咱們反正得挑著用。”吳奪接著說道,“您看,葬人藏寶兩相宜,都得遵循十二地支的奧義;這和您想的,通過尉繚墓內的結構,來推演藏鼎之地的入口,不正是一脈相承麽?”

  吳大誌點點頭,“他說的內容,是可以取一瓢。”

  葛亮此時也道,“現在,咱們初步判定這個時辰的空當,應該是午時,也正應了子午陰陽相對。”

  吳奪一聽,“原來有眉目了啊!午時······”

  吳大誌則來回踱起了步子,“十二地支······由此看來,所有的風水,所有的人為設置,都能結合起來,這塊地盤,如同一個小世界啊!”

  “爺爺,這麽說,時辰的空當確實存在了?就是午時?”

  “差不多,還需要最後再敲一敲。”

  “那還是得先探尉繚墓?”

  “對,尉繚的弟子們,比我們要洞察清楚,根據墓葬結構,再根據十二地支,推出秘藏雙鼎之地的入口,應該會更加從容。”

  “爺爺,這十二地支的奧義,到底是什麽?”

  “無外乎三點:時間,空間,運行方式。當然,這隻是籠統地說,具體還需要結合子午山區的風水和情況再進行深入研究。開了尉繚墓,說不定能給我們很關鍵的啟示。”

  ······

  第二天,“時辰的空當”最終確定,板上釘釘,就是午時。而在之前的時間裏,開啟尉繚墓門的準備工作,龐統也基本安排到位了。

  第三天一早,基礎工作啟動。

  所謂基礎工作,首先是設置一批特殊的千斤頂、在選定的關鍵位置頂住墓道頂部的石條。這是為了預防機關引發的墓道塌落。

  同時,在墓門外兩米的範圍內,還會用鋼板封擋頂部和兩側;如此,即便墓道不止是塌落,就算崩碎,也不會影響墓門和墓室。其次,還得防範墓門拉開後,從墓室裏射出的暗器。這一點倒是容易解決,事先在石門輔首上連接繩索,在墓道外由車輛拉動。

  墓道是在一個坑中,車輛是在坑外,還是比較安全的。

  還有一些細碎的活兒,比如墓道口的一些相關設置,比如一些相關檢測的安排,等等。

  這些活兒在午時之前、也就是上午十一點之前是幹不完的。所以幹完了之後,也不能立即開啟墓門,須得等到第二天午時。

  一切順利。

  第二天,十一點半。

  午時早就到了,吳大誌卻還在和龐統交流著;保險起見,最終的決定還是十二點午時正中再開始拉動墓門。

  這次的準備工作很充分,就在墓門前方兩側的千斤頂上,還安裝了攝像頭,無線連接電腦即時查看。

  上頭對尉繚墓的發掘,也很重視,這主要是因為存在隨侯珠的可能性。龐統的匯報中,也強調了這一點。

  吳奪在坑外看著電腦屏幕,心說尉繚的弟子們哪能想到這些個玩意兒?

  到點了。

  車輛啟動。

  這兩扇石門,拉動之後給人感覺不需要太大的力;而且拉動之後,竟如同自己能加速一般,迅速向向兩側打開了!

  於此同時,千斤頂的上方,傳來了類似“咯吱”的聲音;這說明,墓道確實是存在塌落的機關設計的。隻不過,現在被頂住了,沒有塌成。而能被頂住,也說明隻是塌落,不是崩碎。

  而墓門甫一打開,門後就如同降落傘彈開一般,彈出了一個“大包袱”。

  “大包袱”展開,居然和墓門差不多大,緊接著一陣白灰煙霧爆出,迅速在墓道中彌漫。

  白灰煙霧爆出之後,攝像頭就沒用了,上麵肯定沾滿了,電腦屏幕上顯示的也隻有白茫茫一片。

  不久之後,墓道口就看到了彌漫出來的白灰煙霧,不過到了墓道口外,已經很淡了,也沒了擴散的可能。

  “我勒個去!”吳奪下意識地捂住口鼻,雖然他根本接觸不到白灰煙霧。

  之前他設想過各種各樣的暗器,沒想到居然是白灰煙霧!

  雖然現在還不知道白灰煙霧的成分,但是很可能是有毒的,而且如此細密,仿佛噴射一般,迅速在墓道裏彌漫,這要是人在墓道裏,怕是很難跑出去。

  接下來,是疏散、檢測、清理的工作。

  當天還是進不去。

  ······

  第二天上午,吳奪得知,白灰煙霧的成分,最主要的是石灰,其他的也多是有毒物質,需要進一步的檢測。

  而那個“大包袱”,是用特殊處理過的牛皮拚合的。

  隨著墓門拉開,與墓門連接的機關就此將“牛皮包袱”彈射而出,就像彈弓一樣;與此同時,牛皮抖開,白灰煙霧爆出。

  而且這個“牛皮包袱”,彈出之後還能反向作用於機關,就此又能被回拉,循環連續呼扇多次,如同鼓風吹氣,直到機關“蓄力”耗盡。所以這些白色煙霧居然能夠彌漫如此之長的墓道。

  此時墓道已經清理出來了,而且墓門開啟之後,也靜置了一天,沒有任何動靜。

  行動組走進了墓道,走到了墓門前。

  墓門後,是一間長方形的石室。

  高度和墓道一致,有三米左右,麵積不算小,寬度約五米多,長約七米多。

  靠近墓門處,原本是有一個體量不小的銅製機關的,有兩條鎖鏈分別連接到兩扇墓門後部,“牛皮包袱”也是附著在機關上的。現在,都已經被取走了。

  而門軸上方跌落的石球和石條還留在原處,這應該是開門連接啟動墓道塌落的機關“部件”的一部分。

  吳大誌在門外觀察一番後,帶著眾人走進了石室。

  並無異常情況發生。

  而被取走銅製機關和“牛皮包袱”之後,這間石室內依然有不少東西。

  居中靠後,是一具石棺;在石室四周,還擺放著不少金銀器和青銅器。

  同時,這間石室,還有一道石門,正對打開的石門,在石棺的後方。

  這道石門的大小和打開的石門一致,也是兩扇,但是石門上沒有輔首。

  不過,在左右兩側的門框上,各有一處凸起。

  兩處凸起都是圓形,直徑大概十厘米,雕出了太極魚的形狀。不同的是,左邊,陽魚的“魚眼”以一顆紅色玉石替代;右邊,陰魚的魚眼,以一顆黑色玉石代替。

  吳奪很輕鬆便能認定,紅色玉石是紅瑪瑙;黑色玉石實際上不是純黑,是黑青玉。

  “這裏麵安葬的是尉繚的屍骨?”梅小梅看了看石棺,而後又指了指石棺後的石門,“那麽這裏麵,秘藏著隨侯珠?”

  寧霜在和梅小梅一起看石棺,不過她並未作聲。

  權浩然則在打量石室內的青銅器。

  葛亮看著石門兩側的“太極魚”,沉吟道,“看來,是二選一按下開啟石門?”

  吳大誌則看了看石室內的金銀器和青銅器,而後又去看了看鑲嵌了玉石的“太極魚”。

  吳奪和吳大誌相反,他先看的是“太極魚”,後看的是金銀器和青銅器。

  但是,隨後他倆卻差不多異口同聲:

  “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