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黃釉龍紋簋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7-04 23:30      字數:3065
  擺攤的這老頭兒的相貌其實挺周正,隻是滿臉皺紋,頭發蓬亂。他坐在一個小竹凳上,有一條腿貌似不太自然;好像是受過傷,甚至落下了什麽殘疾。

  ??吳奪看了看,他的攤子上,有瓷器有玉器有木器有銅錢,還有一些雜項小件。

  ??一會兒工夫之後,吳奪驚訝地發現,雖然他的攤子上並沒有太過值錢的玩意兒,但是卻都有一眼,也就是說,基本都是真品。

  ??“老爺子,那方荷葉硯台麻煩您遞我一手瞅瞅。”吳奪也不能幹看不動,便指了指一件東西。

  ??“小夥子,你是自己用還是送人啊?”老頭兒一邊給吳奪拿東西,一邊問道。

  ??聲音略顯沙啞,聽著也不像江城口音。

  ??“就是自己玩兒。”吳奪拿起硯台看了看,這是一方民國的端硯,雕工一般,應出自普通匠人之手。

  ??看完硯台,吳奪又看了一件青花並蒂蓮蒜頭瓶。

  ??這是清代嘉(慶)道(光)時期民窯的東西,不過帶著“大清乾隆年製”的底款。吳奪對光看了看,釉麵大麵積起伏不平,是典型的“浪蕩釉”特征。

  ??當吳奪再度放下這件蒜頭瓶的之後,老頭兒笑了笑,“沒想到,小夥子你年紀不大,卻是個高手。”

  ??吳奪也笑了笑,“老爺子,我可是什麽都沒買、什麽都沒說,您這太抬舉我了。”

  ??老頭兒擺擺手,“你看硯台的時候,盯著一處雕工細節端詳;你看蒜頭瓶的時候,翻了底接著就審視釉麵,接著眼神一變,我說的都沒錯吧?”

  ??吳奪輕咳一聲,“我就是隨心所欲罷了。”

  ??“我這裏倒是有一件好瓷器,沒擺出來,你感興趣的話,可以給你看看。”老頭兒說著,就手輕拍了一下身邊的行李箱。

  ??“噢?”吳奪頓了頓,“好東西誰不想看,不過······”

  ??老頭兒接話,“我這又不是強買強賣,你看了不喜歡,我再收起來就是。我隻是看你眼力高,所以才拿出來。這樣的東西,一般逛攤的看了也白看。”

  ??吳奪拱拱手,“有勞您了。”

  ??老頭兒從行李箱裏拿出了一個墨綠色的錦盒。

  ??這錦盒四四方方,不算小,邊長將近三十厘米。

  ??打開錦盒,裏麵還有一層泡沫塑料袋。

  ??而從泡沫塑料袋裏拿出來的,則是一件黃釉瓷器。

  ??這是一件黃釉龍紋簋。

  ??整體呈橢圓形,高度大概有25厘左右。圈足比較大,束腰,有蓋,蓋是子母口,蓋麵有四道仿古扉棱。

  ??螭龍雙耳。口沿處是回紋,腹部龍紋,束腰黻紋,圈足星雲紋。

  ??這件龍紋簋的工藝很繁複,單從紋飾上來說,就既有模印、也有剔刻。

  ??通體施黃釉,釉色偏深,比著名的雞油黃要深一些。

  ??吳奪上手之後,細看底款,乃是刻款,六字三行楷書:大清乾隆年製。

  ??清代的黃釉,使用都有嚴格的規定;這黃釉龍紋簋若是真品,必是官窯。

  ??簋,既是食器,也是禮器;作為禮器在祭祀之時,簋一般和鼎配合使用。

  ??這件黃釉龍紋簋若是真品,那就應是皇家祭祀之物。

  ??正所謂“祭祀用陶,必辨其色”,又有“日壇用赤,月壇用白,社稷、先農用黃”,那麽這件黃釉龍紋簋,就可能是乾隆時期祭祀地壇的器物。

  ??吳奪細細看過之後,又輕輕放回了盒裏。

  ??“怎麽樣?感興趣麽?”老頭兒問道。

  ??一般來說,買家若是碰上喜歡的東西,是不會輕易放手的,會把在手裏討價還價;現在吳奪放下了,貌似就是不感興趣了。

  ??但這件東西不一般,主要是個頭不算小,而且結構複雜,還帶著蓋兒,拿在手上著實不方便,所以吳奪雖然放回了盒裏,老頭兒還是順口追問了一句。

  ??而且吳奪之前看得很細,把東西放回盒裏之後,兩根手指還輕輕搭在盒子的邊緣。

  ??“興趣有。關鍵是什麽價兒。”吳奪笑道。

  ??老頭兒想了想,伸出了三個手指頭。

  ??“老爺子,我不擅長猜數,您還是直接報吧。”

  ??“三百個。”老頭倒是幹脆。

  ??“高了。”吳奪也很幹脆地應道。

  ??這東西若是真品,高點能到三百萬;不過,那得有一係列的“輔助條件”;現在地攤上交易,報三百萬的確是高了。

  ??老頭兒笑了笑,“那你說個數兒。”

  ??“我得想想。”吳奪掏出煙來,遞給老頭兒一支。

  ??老頭兒倒沒客氣,接了煙就點了,“行,那我先收起來,你慢慢想?”

  ??“好。”吳奪也點了煙,“老爺子,您這裏的東西,都挺講究哩。”

  ??老頭兒直言不諱,“那是你今天趕上了,我正好想擺點兒正兒八經的東西。”

  ??正說著,攤子前又來了一男一女蹲下了,像是兩口子;吳奪便就此起身,“老爺子您忙著,我一邊轉一邊琢磨,琢磨好了就來找您,琢磨不好就算了。”

  ??“請便。”老頭兒揮了揮手。

  ??吳奪離開攤子,轉了半圈,進了樓道,就此上了二樓。

  ??吳大誌此時正站在樓梯口擺弄手機,見吳奪來了,“怎麽樣?”

  ??吳奪便就大致介紹了一番,“他的東西,幾乎沒有現代仿品,但多是‘老普’,價值都不算高;最後我看了一件底款是‘大清乾隆年製’的黃釉龍紋簋······”

  ??“黃釉龍紋簋?”吳大誌就此打斷,“就這一件像樣的東西?”

  ??吳奪摸了摸鼻子,“這東西也不是乾隆官窯。”

  ??“光緒仿的?”吳大誌接口。光緒時期,確實有不少仿清三代官窯的黃釉器。

  ??“嗐!”吳奪歎氣,“不值錢的東西沒有現代仿品,但這一件,卻偏偏是現代仿品!不過,這是一件頂級高仿,胎釉和工藝都是少見的高水準,逼近乾隆官窯。”

  ??“完全確定是現代高仿?”

  ??吳奪進一步解釋道,“數字刻得欠點兒。”

  ??“噢。”吳大誌點了點頭。

  ??行家之間,不用說太細。

  ??這種黃釉祭祀禮器,如果是乾隆官窯,在子母口的地方,器身露胎和蓋兒露胎的地方,應該各刻一個相同的數字;這是因為祭器極為重要,如此以免布置祭祀的時候錯配。官窯在製作皇家祭器的時候,到了乾隆朝,已經有相當嚴格的規範了。

  ??這件現代高仿,刻數字的地方,也是一個重要的佐證。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極高眼力的基礎上,一般人也看不出什麽分別。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