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玉爐蠟丸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6-29 22:57      字數:2925
  吳大誌不由自主陷入了沉思。

  ??實際上,六十四卦,基礎還是八卦,類似於通過組合和延伸,進一步地具象化了。

  ??六十四卦,源出易經。據說是周文王還是西伯侯的時候,被紂王囚禁七年,這段時間他沒有浪費,潛心研究了伏羲八卦,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推演和創製。

  ??因為是周文王所創,所以易經又叫周易。

  ??易經六十四卦本身的卦象符號很容易解釋,就是兩個八卦符號的上下組合,八八六十四嘛,所以一共有六十四個。

  ??但是,這裏頭的道道,那就複雜多了,也由此衍生出了很多東西。

  ??而從這六十四卦之中,選取一個最符合天道的,除了要理解本身的卦象,還得揣摩這位高人的想法。

  ??因為結合那八個字的意思,這裏的符合天道,實際上是指天道對世間萬物的一個“態度”。

  ??天道的“態度”在六十四卦中肯定不是唯一的,而這位高人的想法和最為認可的“態度”,最重要。

  ??他設置了機關,機關中是他留的禮物,肯定是要符合他對天道的理解。

  ??吳大誌心無旁騖,其他人也不去打擾,隻是靜靜圍觀。

  ??不過大家沒想到的是,吳大誌並沒有浪費太長時間,隻用了不到十分鍾。

  ??若是積累足夠深厚,參研需要的就是“靈感”,而這位秘藏徐州鼎“小分隊”的隊長,前麵以“鶡冠子”提示過了,“靈感”就相對容易捕捉。

  ??“應該是上巽下坤,風地觀!”吳大誌開口了。

  ??巽為風,坤為地,此卦為風地觀。

  ??葛亮一聽,“大艮卦之象?”

  ??吳大誌點點頭,“風行地上,乃成觀卦。觀,又是大艮大止,靜觀無為。”

  ??葛亮點點頭,“無為,這倒是符合鶡冠子的思想。”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其實就是一個‘觀’字。”吳大誌接著說道,“這位高人繼承的是鶡冠子的思想,而鶡冠子繼承的是黃老思想。應該就是如此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老子《道德經》。如果單獨來看,很容易被誤解;聯係上下文甚至通讀《道德經》,才能理解真正的意思。

  ??簡單來說,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天地對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存在情感,就是一個靜觀狀態,任由萬物自然發展。

  ??而這句話後麵還有一句: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芻狗是草紮的祭祀用的,祭祀之時,極為受重視,祭祀之後,則被扔到一邊;芻狗有其本身的形成和變化發展過程,天地和聖人對其都是“不仁”的、靜觀的。

  ??“大家以為如何?”吳大誌又看向眾人。

  ??眾人都沒什麽意見。

  ??吳大誌又看了看化肥,“化肥,你也來看看。”

  ??化肥其實早就躍躍欲試了,隻不過吳大誌剛才在沉思,其他人也都處於安靜狀態,它也就沒有“冒進”,坐在一邊等著。

  ??吳大誌一看化肥的狀態,立即將它抱上了石台。

  ??吳大誌放下化肥,先轉動了陰陽魚的內環,“沒問題吧?”

  ??化肥點頭。

  ??吳大誌先後又轉動了四象和八卦的兩環,化肥也都先後點頭。

  ??最後,吳大誌點了點六十四卦中上巽下坤的卦象,“這是最難的一環,應該是這一個轉到衝上的位置吧?”

  ??化肥此時不僅點頭,而且有些興奮地“歐”了一聲。

  ??吳奪心想,化肥好像對石台中的“禮物”很感興趣啊!

  ??吳大誌將最後一環轉完,就手抱起化肥,後撤了一步。

  ??大家也都和石台保持了一定的距離。畢竟是有機關的,還不知道如何變化。

  ??四環一一“對齊”之後,青銅盤在三秒鍾之後,出現了輕微的震動;隨後,青銅盤下方,又傳出了類似齒輪轉動的聲響。

  ??啪!

  ??青銅盤最終從石台的石麵中彈了出來,便再也沒有動靜了。

  ??彈出來之後,青銅盤高出了石麵大概兩厘米;吳大誌雙手卡住兩邊,很輕鬆地就拿了起來,如同拿一個鍋蓋一般。

  ??石麵上出現了一個圓洞,圓洞之中,則有一個正方形的青銅盒子。

  ??就在青銅盒子的四周和底邊,還能看到一些機關“部件”,其中還有尖銳的針刺;看來,如果沒有破解“天道”卻要強取的話,很可能就會被暗器所傷。

  ??吳大誌小心翼翼將這個青銅盒子從石台圓洞中取了出來。

  ??這個青銅盒子,長寬高都在二十厘米左右,做工極佳,上麵的紋飾也很精美。盒蓋和盒壁,主要是蟠螭紋,盒壁底部,環繞蕉葉紋。除了主體紋飾,還有一些輔助性的點綴紋飾。

  ??天地蓋,結構簡單。

  ??看著卡得嚴絲合縫,開啟之時卻又不是極其費力,隻是略緊的感覺。

  ??這裏麵,放著一隻玉香爐。

  ??青玉,圓底,高足,有蓋;蓋鈕的邊緣一圈,帶鏤空。爐身飾饕餮紋,帶雙獸耳。

  ??這香爐,和戰國時期常見的青銅香薰爐有點兒類似,不過青銅香薰爐鏤空的地方要多一些。而且青銅爐自然要比玉爐常見。

  ??吳大誌輕輕將這隻青玉香爐放到了石台上。這東西怎麽說呢,戰國時期的玉器,做工上佳,肯定不是便宜東西,但,也算不上什麽重器。

  ??吳奪不由看了看化肥,心說化肥對香爐感興趣,倒也不奇怪。

  ??此時,化肥卻又“歐”了一聲,好像是想和青玉香爐密切接觸一番。

  ??吳奪抱起了化肥,放到了石台上,化肥坐穩之後,卻伸出一隻爪子,點了點香爐的蓋子。它也很小心,隻是虛點。

  ??“這裏麵還有東西?”吳奪和化肥到底是有默契的,立即明白了。

  ??吳大誌一聽,立即就取下了香爐的蓋子。

  ??隻見爐內放著一顆黃色的蠟狀丸體,直徑約莫一寸。

  ??吳大誌歪頭看了看,“丸底和爐內底好像粘住了,怪不得剛才拿的時候感覺不到晃動。”

  ??化肥探頭探腦,又伸出爪子做了一個撥拉的動作。

  ??看它的意思,這個黃色的蠟丸是可以輕鬆取下來的。

  ??果然,吳大誌用手輕捏蠟丸稍稍活動,便就拿了起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