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鍾離眛與韓信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6-26 22:08      字數:3734
  石門上刻鑿的這兩個符文,位置在石門正中左右兩側;這位置挺好,不高不低的,很容易填充魚油和點燃。

  ??這種符文,因為屢次解禁,葛亮都想學一下了;心想等九鼎之事完了,回頭跟鐵師叔請教請教。

  ??點燃。

  ??順利。

  ??這一次,那道本來不寬的石門,居然從單扇變成了兩扇!

  ??而且,原來沒有“門框”,現在有了。

  ??隻不過,不管是石門還是門框,都是帶著裂紋的,想來是當時被破壞之後又進行了修補。

  ??特別是石門,上麵還打了幾個鐵質大鋦釘。

  ??這石門,一看就是往裏推的。

  ??而且,一般這種檔次不低的墓葬外圍的墓道門,都是有頂門石或者機關的。

  ??但是當時的盜墓之人,沒有弄開,直接把石門給破壞了;而且,還成功進入了主墓室。

  ??“推吧,不會有什麽危險了。”吳大誌開口道。

  ??吳奪和葛亮兩個壯勞力動手。

  ??兩扇石門被緩緩向裏推開,推開的時候不算很吃力,但是吳奪和葛亮的動作都很慢,怕把本來就裂了、打了鋦釘的門再給弄“散架”了。

  ??門被推開之後,一條筆直的墓道出現了,比門還寬,高度約有兩米,長度大概七八米,盡頭處出現了直角拐彎,就看不到接下來的走向了。

  ??門後的地上,有一大條斷成兩截的頂門石。

  ??同時,門口的地上還有一個凹槽;石門背後中間,也有一個凹槽。

  ??這說明,原先的頂門石,是豎斜頂在墓門之後的,一端卡在地麵的凹槽中,一端卡在石門背後的凹槽中。

  ??而且,這個頂門石在關死石門之前,在石門外是可以操作的,讓其一端斜壓在石門的凹槽上方,關上墓門的同時,頂門石一端滑落卡入凹槽。就此,石門就向裏推不開了。

  ??隻有頂門石,倒是沒有發現什麽機關的痕跡。

  ??墓道裏的空氣質量還不錯。

  ??六人進入墓道,走到盡頭,拐彎,發現出現了長長的向下的階梯。

  ??階梯就比墓道窄多了,肯定不足一米,而且比較陡。

  ??往下走。

  ??這個階梯的設置有點兒像現在的樓梯,下行一段就有一個小平台,接下來的階梯方向由此轉折。

  ??也不知下了多少段這樣的階梯,終於到頭了。

  ??眾人眼前出現的,是一個和石門外空間差不多大小的地方。

  ??這位置,感覺已經到了三指山的地下,和那處地下岩洞差不多的深度。

  ??眼前的空間依然是空無一物,同時,也有一道石門。

  ??這應該就是主墓室的墓門了。

  ??這個山中墓葬,工程量真是不小,雖然在過程中能看出,向下的通道有的是借助了山體內部原有的裂隙和空洞,但在秦漢時期能建成,也實屬不易。

  ??不是一般人能建的。

  ??所以大家此時的興趣就更大了。

  ??眼前的這道石門,也是兩扇,門上還有一對青銅輔首。

  ??而且這石門保存得很好,想來當時盜墓者應該是直接進入的。

  ??這道石門也是往裏推的。

  ??因為經過了盜墓,又經過了重新封禁,所以即便門口有機關,現在也肯定廢了。

  ??吳大誌觀察一番之後,直接搭上青銅輔首,不能動,就是個死的把手。

  ??接著推門,竟輕鬆推開了。

  ??吳大誌推門的時候,自是不會著急邁步,而且門被推開之後,還向後退了兩步。

  ??燈光照入墓室。

  ??門後,有一個方形深坑!長約三米,寬約三米。

  ??坑底密布尖銳的長矛,還有碎裂的石板;同時,還有兩具白骨。

  ??看起來,這應該是個陷阱。

  ??這個設計,簡單有效。推開墓門之後,一般的盜墓者是不會輕易進入的,肯定會先觀察。

  ??但是陷阱這玩意兒,不管你怎麽觀察,也不會有什麽異常,隻有踏上去才行。

  ??坑底的兩具白骨,定然就是當年的兩個盜墓之人。

  ??就在這深坑的後方,便是主墓室。

  ??“進去看吧。”吳大誌抬抬手,小心從門後僅僅留出的一尺左右的寬度,橫向走到一側,繞過深坑來到了主墓室。

  ??大家也都先後進入。

  ??化肥這次沒有進去,坐到了門口一側稍遠的地方。

  ??化肥表現得很平淡,吳奪心想,這裏頭應該是沒有什麽危險了。

  ??這個主墓室不算小,地麵是圓形,直徑足有十幾米;上方是穹頂,高度在三米以上。

  ??就在主墓室的中央,擺放著一具青銅棺。

  ??而在青銅棺的旁邊,也有兩具骨架!

  ??兩具骨架中,都斜插著幾支青銅短箭,而且不是白骨了,發黑。

  ??看來,盜墓者一共四人,前麵兩人跌落深坑而亡;青銅棺旁邊這兩個人,像是中了機關發出的短箭,而且箭頭應該是喂了毒的。

  ??青銅棺已經被打開了,棺蓋雖然還是扣在棺上,卻露出了三分之一的棺內情況。料想就是這兩人開棺之時或者開棺之後中了暗箭。

  ??棺內也有一具白骨,隻是沒了頭骨。同時,棺內還留存著不少金銀器和玉器。

  ??怪不得。盜墓之人不要說取走原先館內的玉雕頭顱了,他們是什麽東西也沒取走,就把命搭在了這裏。

  ??而當年實行封禁之人,除了取走玉石頭顱,其他的一切,仿佛都沒有動。

  ??這個墓室,除了青銅棺,還有其他陪葬品,也有看起來特殊的地方。

  ??但是此時,眾人卻都把目光聚焦在了青銅棺蓋上。

  ??因為這上麵,刻了字。

  ??字是小篆,不多,大概兩百來個。

  ??權浩然一時興起,幹脆直接出聲讀了一遍。讀著讀著,眾人的臉上的表情,都出現了變化······

  ??這裏頭,出現了一個人名。

  ??鍾離眛。

  ??還有一個人,沒有出現名字;但,卻是此處墓葬的建造之人,而且能從刻字中推斷出他是誰。

  ??韓信!

  ??這是當年淮陰侯韓信為鍾離眛建造的墓葬!

  ??鍾離眛,姓鍾離,名眛,秦末漢初名將,東海郡人正是如今的連州。

  ??根據實際情況和棺蓋上的刻字,此處墓葬,是秘密建造的。

  ??更有意思的是,鍾離眛的腦袋,其實就是被韓信取走的。

  ??鍾離眛本是項羽手下大將,結果被劉邦采用離間之計,讓項羽對鍾離眛產生了猜忌;後來,項羽不肯過江東、烏江自刎,鍾離眛投靠了韓信。

  ??劉邦稱帝之後,韓信先是被封為楚王。而得知項羽舊部鍾離眛居然在楚地安然無恙,劉邦便命韓信辦了他。

  ??但是,韓信不僅沒有拿下鍾離眛,反而派人把他給保護了起來。

  ??這兩個人,當時應該是英雄相惜的。

  ??漢高祖七年,有人告發楚王韓信謀反,劉邦設計偷襲。韓信不想束手就擒,也不想抵抗起來將事情鬧大。

  ??此時,有人就建議了,不如殺了鍾離眛,獻上他的人頭,估計就沒事兒了。

  ??韓信有一點動心。

  ??鍾離眛得知此事,很是悲憤,他對韓信說,若是以我來取悅劉邦,你也活不久了。

  ??大罵韓信之後,鍾離眛自刎而死。

  ??韓信就獻上鍾離眛的腦袋,麵見劉邦,自陳無罪。韓信這次確實逃過一劫,隻是從楚王被降為淮陰侯。眾所周知,他也隻是逃過一劫而已,最後的結局還是很慘的。

  ??韓信借了鍾離眛人頭一用,卻又為他秘密興建了此處墓葬;缺失的人頭,則用玉石雕成以替代。

  ??(PS:鍾離眛的“眛”字,有不少人用錯,錯用最多的是“昧”和“眜”。)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