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紅毛山魈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6-26 22:08      字數:2896
  吳大誌和龐統兩人聊到深夜。

  ??第二天一早,邊吃早飯邊開會。

  ??很多準備工作都已經做好了,主要是強調出發和現場的一些注意要點。

  ??而出發時,李山跟隨行動組一起,他需要和有關部門到現場的人接洽。

  ??龐統則留在了院裏,因為他要協調各路監控,收集和傳達各種消息。

  ??兩輛越野車從度假村出發,先到了圍山鎮。

  ??在圍山鎮的鎮郊,吳大誌突然發現了路邊有一處山神廟,而且麵積還不算小,便叫停了車子,下車看了看。

  ??李山著急趕去現場,但是吳大誌要看山神廟,也不是完全跟三指山沒關係,畢竟他們要探查的事情,總有可能和周邊關聯。

  ??於是,簡單一商量,李山先和權浩然、葛亮一起先用一輛車走了,留下四個人一輛車也夠用。

  ??這座山神廟坐北朝南,兩進院。

  ??前院正北有大殿三間,正殿塑有山神像,左右兩殿分別是土地神和財神。

  ??東西兩邊各有平房三間,西邊正中一間是車馬房,就是帶有人牽馬的塑像。

  ??而東邊的平房門臉沒什麽特別的,關著門。應該是工作用房。

  ??後院則主要是一座帶有戲台的建築,據說這裏有每年一度的廟會,圍山鎮和各個村的村民會組織演戲和看戲。

  ??這座山神廟雖然麵積不算小,但是並沒有嚴格遵從古製。

  ??吳大誌供奉了香火,就此向山神廟的值守人員打聽事情就順暢多了。

  ??現在看到的山神廟,是十幾年前在殘破不堪的原址上重新建造的,而原址始建於清代光緒年間,據說當時是因為有山神除掉了附近山中的“怪獸”,故此興建供奉。

  ??吳大誌一聽這個,又問值守人員:光緒年間興建,應該有碑吧?

  ??值守人員說有,但是後來毀掉了,現在連個拓片也不曾留下。但是老縣誌有記載,始建於光緒三年,也就是1877年。不過老縣誌上沒記載除掉“怪獸”的事兒。

  ??這事兒,隻是一個傳說。

  ??吳大誌又問,那在傳說中,當時是除掉了什麽“怪獸”?

  ??值守人員聽說的,是一隻紅毛山魈,每天夜裏到村裏擄走小孩吃掉。突然有一天夜間,電閃雷鳴,有村民看到在一座山上,手持巨斧的山神將紅毛山魈的腦袋劈開了。

  ??從此以後,附近村落再也沒有小孩子失蹤過。

  ??而建立山神廟之後,周圍的山中,甚至連凶猛的野獸也見不到了。

  ??除此之外,值守人員也不知道別的了。

  ??關於什麽妖魔鬼怪吃小孩、神仙除掉妖魔鬼怪這種傳說,千百年來不知道流傳了多少個,本來是可以一笑了之的。

  ??但是一聽“紅毛”,大家都不由想到了一點。

  ??如果三指山中真的秘藏了徐州鼎,徐州鼎是陽木屬性,木生火,火的五行之色為赤,也就是紅。

  ??徐州鼎若是改變了山中地氣,還真容易產生變異的情況。

  ??所謂傳說,往往都是捕風捉影,但有的也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當時的山中,很可能真出現了什麽怪異的紅毛野獸。

  ??把能了解到的都了解了之後,眾人也沒多耽擱,立即驅車前往小角村。

  ??“他說的紅毛山魈,應該不是鬼狒狒。”吳奪所知道的“山魈”,有兩種。

  ??一種是現實中存在的動物,俗稱鬼狒狒,動物園裏一般也都有,是世界上最大的猴科靈長目動物。山魈的最大特點就是臉上色彩斑斕鮮豔;加之臉部形成圖案也有點兒詭異,所以才被稱之為鬼狒狒。

  ??另一種,就是華夏誌怪故事中的了,比如葛洪的《抱樸子》裏說是一種獨腳怪物,“山精形如小兒,獨足向後,夜喜犯人,名曰魈”。也有的說法像是在描述野人:身長體黑,跑得比豹子還快,力大能徒手撕裂虎狼。

  ??“既然是傳說,有可能是綜合性的。”吳大誌接口道,“大致來看,應該是一種類似猿猴的動物。”

  ??吳奪點點頭,“這東西如果真的存在,那應該在光緒年間就滅絕了。”

  ??“但願如此。”

  ??······

  ??當他們的越野車趕到小角村的村東空地時,發現除了相關工作人員,還有很多村民聚在一起。

  ??小角村裏,平時主要就是老人、婦女和孩子,青壯年大多都出去打工了。

  ??有一位身著製服的工作人員已經對村民宣講過了。

  ??說有兩名登山愛好者昨天進山之後失蹤了,同時,也有人報警說,發現山中有類似野狼、尚未明確的野獸爪印,所以請村民們近期不要進山,等待調查結果的通知。

  ??而不遠處進山的山路路口,兩側也各立上了一塊標示牌。

  ??六名行動組人員聚齊,李山還給一人發了個“通行證”,因為已經有“搜救人員”進山了,關鍵的山路路口也有人“把守”,他們這六個“野生動物專家”需要憑證說明。

  ??六人就此踏上了進山的山路,李山則負責在外圍策應和協調相關人員。

  ??山路其實是有分岔的,不光有通往三指山腳下的路,還有通往其他山頭的路。

  ??而通往三指山腳下的這條山路,盡頭處,正好就在那處山腰平台的下方。

  ??從這個地方仰望三指山,平台以下雖然也陡峭,但是比平台以上好多了。平台以上就是完全垂直的絕壁,而平台以下,肯定不是垂直的,而且有不少小棱台的山勢,可以助力攀爬。

  ??山腰的那處平台,從下往上自是看不明白具體狀況;但大致來說,像個斧頭的形狀,邊緣是圓弧形,兩側也是弧形內收。

  ??估摸著麵積能有個幾十平米。

  ??雖然看起來能爬上去,但是吳大誌觀察之後搖了搖頭,“不行,這個情況,以我的身體條件,上不去。”

  ??“老爺子,我沒問題!”梅小梅摩拳擦掌。

  ??“小梅姐,讓吳爺爺上去才是最關鍵的。”寧霜想了想,“不行的話,就得讓龐局安排專業人士先上去,然後固定登山專用繩索垂下來,這樣吳爺爺應該就沒問題了。”

  ??吳大誌點點頭,“如果想不出更加簡單有效的辦法,那就隻能這樣了。不過,既然已經來了,向龐局說明情況的同時,有人先上去看看也好,但不能讓小梅一個人,太危險。”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