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石門開,九星台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5-24 21:48      字數:2531
  這個“商鞅墓”,在當時封閉墓葬之後,顯然又被打開過。

  不僅被打開過,而且進行了很多“改造”。

  首先,最外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墓門機關,就不可能是當時設置的。

  因為這句話是韓非子說的。韓非子和商鞅雖然都是法家代表人物,但是韓非子卻比商鞅晚得多,商鞅死了幾十年之後他才剛剛出生呢。

  也就是說,當時建這座商鞅墓,應該是沒有外麵那道機關門的。

  很可能原先隻有簡單的門,後來被改造、甚至拆除原門後加新門,“加門”最早也得是戰國晚期韓非子生活的時期。而秘藏九鼎之事,恰恰大致就在這個時期。

  不僅外麵的墓道的機關門是後加的,裏麵墓室的墓門,也被開過,甚至還加裝了青銅輔首。

  而這個墓室的“外圍”格局,也不像是當時就有方形空間、就有影壁、就分成了左右兩側。

  右側的通道和石門,和此處墓室根本就不是一個“風格”。

  這些,很可能都是在原有通道直接通往墓室的基礎上擴建的。

  包括墓室一側的耳室和地麵石台,也像是後來擴建的。

  綜合分析,戰國晚期的那幫奇人異士,很有可能利用了原有的“商鞅墓”,進行改造擴建,附加機關設置,就此作為了雍州鼎的秘藏之地。

  這裏頭最關鍵的地方,顯然就是墓室一側的耳室。

  六人一起來到了耳室。

  耳室不大,本來就是三米乘三米的麵積,加上中間的石台是兩米乘一米,六個人隻能站在石台較寬的兩側。

  石台上洞和球的設置,對吳奪來說並不陌生,不過這次換了個“玩法”。

  九洞四球。

  表麵上,這比九洞九球的選擇變數要多。

  實際上,這道選擇題卻並不難。因為他們前麵已經打下了基礎。

  “這九洞的位置,和地理圖上九種地支動物的分布是一致的。”吳大誌開口道,“那麽,隻選代表雍州鼎的洞口即可。”

  雍州鼎對應的是申猴,所以是哪個洞口很容易就確定了。

  洞口確定了,球的“玩法”就變成了四選一。

  這也不難。

  四球四色,青赤白黑,是有五行寓意的。

  青木赤火白金黑水。

  而雍州鼎的屬性,是陽金。

  應該選白色的球。

  那麽,現在應該做的,就是將白色的球,投入石台上對應申猴位置的洞口中。

  雖然確定了,但是大家還是分別試了試四個球。因為是塗了染料變成的顏色,並不是本身材質的顏色。

  這四個球也不知塗了什麽染料,觸手非常光滑。

  白球入手最為沉重,感覺很像是銅的比重,這也應了其“白金”屬性。

  而青球感覺是木質的,很輕;赤球感覺像是石質,但是比一般的石頭也要輕;黑球感覺偏軟,重量在青球和赤球之間。

  “誰來一球進洞?”吳大誌看了看大家。

  大家都笑了笑,示意吳大誌來。

  “我這個組長也不能啥事兒都‘占便宜’,提高參與度嘛!”

  ······

  最後,梅小梅主動請纓了。

  “吳老爺子,還有啥注意事項麽?”梅小梅雙手拿著球,放在指定的洞口之上,又問了一句。

  “要是有我早就說了,能進去就行。”

  雖然吳大誌這麽說,但是梅小梅依然小心翼翼,是用最慢的動作放進去的。

  白球入洞之後,發出了一聲很清脆的碰撞聲,隨後又傳來了急速滾動的聲音。

  聲音越來越小,最後沒動靜了。

  足足等了五分鍾,耳室之中沒有任何異常反應和變化。

  “看來,這裏的機關,控製的就是那邊的石門。”吳大誌說著,便邁開了步子。

  大家起初也都是這麽想的,不過畢竟得先在機關所在的耳室內觀察等待一番。

  走出墓室之後,吳大誌很認真地關好了墓門,“這裏的商鞅墓和碑文記載,的確是個重大的發現啊,即便沒有雍州鼎,那也沒白忙。”

  六人走到另一側的通道。

  果然,石門已經開了!

  化肥就坐在石門的門口,好似在等著他們,沒有急於進去。

  吳奪不由上前摸了摸它的腦袋,“怪不得你不願意進商鞅墓,合著一來你知道這裏才是關鍵,二來商鞅的屍身畢竟······”

  這扇石門開得很有意思。

  從一百八十度變成了九十度。如此看來,門軸應該在門的中央。好在這條通道和石門都很高大,從石門的“兩側”進入很輕鬆。

  石門之後,是一間石室。

  四壁和地麵都砌了石材,頂也不是平頂了,而是穹頂,亦是石材建成。

  這間石室基本就是正方形,很寬敞,邊長得有七八米;穹頂的最高點,得有四米多。

  石室的中央,也立有一塊石碑,不大,高約一米半,寬約兩尺,厚度十厘米左右。形製也很簡單,沒有碑頭,碑座就是一塊略大的石材。

  碑的正麵有字,幾乎滿了。背麵平整,沒有任何字跡和紋飾。

  這上麵的字不是刻的,而是寫的;青黑色的石碑上,寫了白色的字;“字跡”看著和白球上塗抹的白色染料應該是一樣的。

  清晰完整。這種染料,貌似也值得研究一番。

  吳大誌、權浩然、寧霜先湊近石碑,一起認字。

  吳奪、葛亮、梅小梅則分頭查看。

  經過查看,石室之內,除了居中的這塊石碑,就隻剩一處設置了。

  貼著最裏側牆壁的一處石台。

  這處石台是方的,齊頭齊腦,高約一米,石台的平麵則是個正方形,大概八十厘米的邊長。

  石台的一側是緊貼嘴裏側的牆壁的,也就是說隻是三個豎立麵外露。

  而從石台的一個平麵和三個豎立麵來看,這應該是一整塊石材,材質和石碑一樣,都是青黑色的。

  石台的平麵之上,有九根石柱凸起,凸起高度在五厘米左右,石柱的直徑也在五厘米左右。

  而且從石柱和平麵的結合處來看,應該和機關門外麵的設置一樣,石柱是插進平麵的九處孔洞中的。

  但是,這處平麵上,沒有任何文字和紋飾。

  同時,吳奪對於九鼎在地理圖上以九種地支動物布排的位置也大致看過,而且剛才在耳室又看過“九洞”了,所以很清楚就能認定,這裏九根石柱的位置布排,並非如此。

  葛亮盯著這九根石柱,伸出雙手,擋在了其中兩根石柱的上部,問吳奪,“這下明白了吧?”

  “北鬥七星!”

  吳奪剛才就有點兒感覺,隻是受到多出的兩根石柱的影響,一時沒有反應這麽快。

  葛亮點點頭,拿開雙手,“多出的兩星,是左輔右弼兩顆隱星,也就是說,這九根石柱,代表的是九星!”

  吳奪沉吟,“這,應該不是拔的了吧?”

  “九星台,卻沒有別的可以參考······”葛亮看了看還在研究石碑文字的吳大誌他們,“還是等老爺子先搞清楚石碑上說了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