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樓蘭古國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4-04 21:59      字數:2311
  ??“這一趟下來,不死也得蛻層皮啊。”吳奪不由慨歎了一下下。

  ??“別瞎說!”吳大誌道,“我們應該感到幸運,如今有了這麽多有利條件。九鼎的秘藏之處,兩千多年前就定了,本來也是無法改變的。”

  ??權浩然點點頭,“是啊,若不是藏得如此隱秘和機巧,也不會直到今天依然沒有浮出水麵。”

  ??“對了。”吳奪又拿起了豬首銅璜,“爺爺,權叔,這個‘西戎’,原來不是指華夏西部的犬戎之地,而應該是戎地之西啊。”

  ??“嗯,羅布泊確實不是犬戎的範圍,若是戰國末期,應該是樓蘭古國的範圍。”吳大誌點點頭。

  ??吳奪又道:“這上麵用‘西戎’來表示樓蘭的位置,可能是因為當時他們對樓蘭也不了解?”

  ??權浩然想了想,“根據一些資料,樓蘭古國屬於印歐人種,語言也是印歐語係的吐火羅語,他們當時去了,語言也未必能通。能妥善藏好冀州鼎,已然實屬不易。”

  ??“不了解?語言不通?”吳大誌沉吟,“當年的羅布泊,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所以‘地理模型’給了“沙子”提示。樓蘭古國遺址,就在羅布泊岸邊······這幫人和樓蘭古國,未必沒有聯係啊,因為這冀州鼎能藏到那裏,本來就不太正常。”

  ??“戰國末期的樓蘭是什麽情況,如今也找不到什麽史料。”

  ??吳奪回憶了一下基本的曆史常識,樓蘭國應該是在西漢時期更名為鄯善國,並向漢朝稱臣。

  ??而到了南北朝時期,因為羅布泊的萎縮導致的幹旱問題,樓蘭人遺棄國都樓蘭城,開始南移;此時的鄯善國先後吞並精絕、且末、小宛等國,一度成為西域七強之一。

  ??公元448年,北魏滅鄯善,沒了。

  ??“等等。”吳大誌起身回到屋裏,拿出了一張地圖。

  ??這張地圖是他手繪的,上麵已經標注了三個紅圈。

  ??一個紅圈在茂嶺縣,一個紅圈在封丘永縣,還有一個紅圈,在疆區。

  ??很明顯,茂嶺縣的紅圈標示的是秘藏青州鼎之地,封丘永縣的紅圈標示的是秘藏豫州鼎之地,而疆區的紅圈,則是剛確定的冀州鼎秘藏之地。

  ??同時,圖上還畫出了一個如今幹涸的羅布泊的荒漠的大致範圍。

  ??這個紅圈,大致在羅布泊的西北方位。

  ??而樓蘭古城,原在羅布泊的西北岸邊。

  ??“這幫人藏鼎,也有可能得到了樓蘭人的幫助。不過,他們是一群中原來客,還要在樓蘭人的地盤上藏東西,樓蘭人為什麽要幫他們呢?”吳大誌自言自語。

  ??“爺爺,不如先換個角度想想,他們為什麽要把冀州鼎藏那麽遠?”吳奪接口道,“他們秘藏九鼎,有可能是先分頭行動。或許,這隻秘藏冀州鼎的‘小分隊’,遭遇了秦人的追蹤,不得不改換地點呢?就和青州鼎臨時加防機關一樣······”

  ??“你的意思是,被追著往西跑,最後是偶然闖入了羅布泊附近樓蘭古國的範圍?”

  ??“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吳奪接續,“如果是偶然的誤打誤撞,這裏頭就沒有計劃,可能發生了什麽臨時決定。”

  ??“臭小子,有進步啊!”吳大誌連連點頭,“戰國末期,樓蘭人有沒有建起頗具規模的樓蘭城都不好說······這幫人裏,有不少墨門中人,莫非······”

  ??“莫非樓蘭古城的建設,這幫人提供了很多技術支持?”

  ??吳大誌揉了揉太陽穴,眼睛卻亮了,“樓蘭古城遺址,特調局應該能掌握不少東西!結合著樓蘭古城尋找秘藏冀州鼎之地,還真是一個思路!”

  ??“爺爺,我聽說樓蘭古城遺址和墓葬裏的很多文物,早在清末到民國時期,就被外國人給搞走了?”

  ??“是啊。”吳大誌眯起了眼睛,“樓蘭古城!那時候,外國人比華夏人更感興趣,稱之為華夏的龐貝古城。樓蘭古城真正被發現,也是因為一個瑞典人······”

  ??1900年,世界著名探險家、瑞典人斯文·赫定受瑞典國王資助,帶著一支所謂的科考隊來到華夏,雇傭了一名維族人為向導,進入塔裏木盆地,接著踏足羅布泊。

  ??那時候,羅布泊周圍雖然也是沙漠腹地,但還是有“泊”的。

  ??這支科考隊曆經艱難險阻,卻一無所獲。就在失望而歸時,向導的隨身工具丟了,於是返回尋找;就在這個過程中,向導遭遇了一場沙塵暴,這場沙塵暴,吹出了一些斷壁殘垣。

  ??向導立即找到斯文·赫定,報告了這一幕。

  ??斯文·赫定帶領科考隊來到這個地方,經過一番勘查,最終確定,這就是曾經的樓蘭古國的都城樓蘭城。

  ??這個發現一經公布,很多外國“探險隊”蜂擁而至,什麽英法德美日,都來了。

  ??不能說這裏麵沒有真正的科考人員,但是,有相當一部分,是衝著樓蘭遺址和墓葬中的文物來的。

  ??這個期間,大量文物流失海外;如今,還能在一些博物館裏見到。

  ??吳大誌又道,“關於羅布泊和樓蘭古城遺址,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我們國家也陸續進行了大量的考察,比如1980年出土的著名的‘樓蘭美女’。”

  ??吳奪點點頭,“這方麵的資料情況和實地數據,特調局若能提供,那麽探查秘藏冀州鼎之地,可能就會容易多了。”

  ??“不錯!今天的討論很有成效,等再見到龐局,咱們和他好好合計合計。”

  ??“他現在回燕京了?”

  ??“他沒說去哪裏,隻說隨時聯係。現在是準備階段,他是組長,必定很忙;加上其他的地點還沒參研出來,所以就不要主動聯係他了。”

  ??“嗯。”吳奪和權浩然都點了點頭。吳奪又道,“您參研出一個位置,我們先行討論,也是很有必要的。”

  ??吳大誌喝了口茶,“從明天開始,我繼續潛心參研,你倆也做做準備工作。”

  ??其實,吳奪和權浩然的“準備工作”,主要是精神和心理上的。

  ??吳奪心想,利用這段時間,自己也可以抽空梳理歸納一下在古玩上的學習心得,好好思考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