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3-20 22:09      字數:3154
  吳奪拿起來的,是一件筆筒。

  這件筆筒不是常規的圓柱形,而是方鬥形。

  方口方底,上大下小,上口邊長大概十二厘米,下口邊長大概八厘米,高度大概十厘米。

  四個麵皆為山水畫片,畫意清麗舒朗;而從青花發色來看,吳奪感覺應該是明晚期到清早期所用的浙料。

  這件筆筒也有個問題。

  太新了。

  幾乎沒有使用痕跡,也沒有明顯的包漿,釉麵光鮮亮麗,上眼感覺火光未盡。

  火光又叫賊光,但凡出窯不久的瓷器上都有,所以有時候買賣瓷器,買家一看是新仿,含蓄點兒就會說“您這東西有點兒燒眼”或者“燙手”。說的就是新仿瓷器上的火光。

  不過,乍一看火光未盡,但是細瞅之後,卻又感覺這種光亮好像不是那麽“燒眼”,光亮中還有一種滋潤感。

  這件青花方鬥筆筒,經得住品。看來看去,又有點兒“真賽假”的感覺。

  這一點,不能單純看,要繼續鑒定,綜合評定。

  吳奪翻底。

  這一翻底,吳奪不由愣了一下子。

  露胎的地方和胎釉結合處,倒是沒問題,典型的康熙早期瓷器的特征,再結合浙料發色,還有山水的畫工特點,本來大致可以忽略太新的問題了。

  但,這東西它有款兒。

  首先,康熙早期的瓷器,無款的多,有款的少。

  更關鍵的是,這個款兒,是六字篆書款大清康熙年製。

  康熙朝的瓷器,六字楷書款最多,四字楷書款“康熙禦製”也能見到;但是,篆書款,實在是極為罕見。

  反正吳奪是沒見過。

  這個“沒見過”不僅是指實物,而且包括圖片、書籍以及查閱過的所有資料。吳奪頂多也隻是聽說,康熙晚期曾經偶爾出現過。

  但是,這件青花方鬥筆筒,綜合來看,卻又以康熙早期的特征為主。

  如此一來,這件筆筒就不得不讓人生疑了。

  加上特別新,特別亮,就算是高手,也很容易pass掉。

  可吳奪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高手。

  正當吳奪準備好好聽聽的時候,原先坐在八仙桌邊喝茶的那個胖乎乎的禿頂老頭兒過來了,“後生仔,鍾意呢個筆筒?”

  “是啊,正想好好看看呢!”

  “餒唔係已睇咗好耐嘞?”

  胖老頭兒說的是粵語,第一句吳奪勉強聽懂了,但是第二句實在沒聽懂,“不好意思啊老先生,我對粵語······”

  “噢,我係說,你不係已經看了好久的嗎?”胖老頭兒說普通話有點兒吃力,但也不是不行。

  “我剛才,看的是外表;我現在,要聽聽它內心的聲音。”

  “哈哈哈哈。”胖老頭兒大笑,“你好幽默,你聽。”

  房衛國此時站在他倆對麵,也在看一件瓷器,他看的瓷器是一件鳳尾尊,他是奔著最大的器型先上的手。

  聽到吳奪和胖老頭兒對話,房衛國也不由笑了笑,“我說老先生,您是老板麽?”

  “你看像嗎?”

  “像。”

  胖老頭兒點頭笑,還挺可愛。房衛國也沒再多說,低頭看起手上的鳳尾尊來。

  吳奪此時已經“聽”進去了。

  他沒想到,信息量還挺大。

  這件方鬥筆筒,是不折不扣的康熙官窯。

  而且,這件方鬥筆筒,是康熙賞賜給一個人的。這次賞賜,不是從內庫中拿出備用的東西賞賜,而是專門命禦窯廠燒製,特地賞給這個人的。

  那一年,是康熙十六年。

  那一年,這個人的老婆難產而亡,他一時難以自拔,鬱鬱寡歡。

  那一年,康熙命禦窯廠做了這麽一件筆筒,賞賜給他。

  這不是常規的圓形筆筒,乃是方鬥形,意思是好男兒誌在四方,不要因為一個女人便一蹶不振;上麵的山水畫片,清麗舒朗,意思是讓他盡快清醒起來,繼續建功立業。

  而且,特地落了款兒,還用的是篆書,以示皇恩浩蕩,勉勵深長。

  彼時,他是康熙身邊的一等侍衛,進士出身。

  不過,不能用一般的“侍衛”身份來看他,他和康熙之間,從某種意義上說,有朋友的成分。那時康熙也還年輕,不過二十三歲。

  他比康熙小一歲,經常跟著康熙出巡,還曾奉旨出使梭龍,考察沙俄侵犯邊界的情況。

  他文武雙全,尤其是詞作,曾被王國維評價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他出身顯赫,父親是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師······權傾朝野的納蘭明珠;而母親是愛新覺羅氏,與皇室沾親帶故。

  他就是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去世時僅有三十歲,他一生留下了三百多首詞作。

  而他詞作的巔峰,正是悼念亡妻盧氏之音。

  老婆盧氏去世後,納蘭性德在之後的一段時間,曾寫下了不少悼亡詞。這些悼亡詞拔地而起,不僅成為清代詞作難以超越的高峰,也成為了納蘭性德所有詞作的高峰,他自己也沒能再超越。

  且來看一首《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隻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二十四歲時,將詞作編集,一部《側帽集》,一部《飲水詞》。

  在納蘭性德活著的時候,他的詞就火得沒邊了,時人雲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而且根據史料來看,納蘭性德雖然出身天潢貴胄之家,卻偏愛結交布衣文人。其實從他對亡妻的悼念,也能看出他是個重情重義的人。

  就這麽一個人,去世太早確實很可惜。

  天妒英才,用在他身上,不誇張。

  這件康熙官窯方鬥青花山水筆筒,吳奪並沒有聽到納蘭性德去世之後是怎麽流轉的;而受到賞賜之後,納蘭性德是恭恭敬敬珍藏起來的。

  他明白康熙皇帝的意思。但就在受賞的當天晚上,他一夜未眠,天亮之時,又提筆寫下了一首《采桑子》

  誰翻樂府淒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

  吳奪聽完了,拿著筆筒,不由長歎一聲。

  回神之時,卻發現胖老頭兒還在他身邊,正笑眯眯地盯著他,“後生仔,你聽到什麽‘內心的聲音’了?”

  “它說,讓我把它帶走。”吳奪下托上扶,穩穩抬起筆筒,“老先生,那就請個價兒?”

  “既然是撿漏區,你看著給吧!”

  “老先生,看著給還不如您報價,能省去很多彼此拉鋸的時間。”

  “哦?”胖老頭兒歪著大腦袋看了看吳奪,“後生仔,我再多問一句,你有沒有真的看懂?”

  “看懂了。”吳奪很幹脆。這種問話,又不牽扯實質內容,懂與不懂,各說各話。

  “好,十萬。”胖老頭兒也很幹脆。

  “不是美元英鎊吧?”

  “不是,港幣。”

  “我手頭沒有兌換港幣,換算之後付rb行不行?”

  “可以。”胖老頭兒又笑了,“這麽說你同意了這個價格?”

  “隻是先問清楚。”吳奪也笑了,“這件筆筒,看著很新,隻是我喜歡而已,所以,我能出一千塊rb。”

  “讓你開價,你又不開;我報價格,你殺價這麽厲害的?”

  “老先生,一樣的,我出了,您也得抬。”

  兩人正說著,原先站在櫃台後那個中年男子過來了,“文伯······”

  胖老頭兒的確是擷萃齋的老板,一般他是不會在“撿漏區”和一個生臉的客人浪費這麽多時間的,所以中年男子還以為有什麽事情。

  胖老頭兒擺擺手,“冇係,呢個後生仔好似個高手。”

  中年男子一聽,便就點點頭離開了。

  這一句,吳奪也聽懂了,“老先生,我不是什麽高手,您看一千塊行不行?”

  “一千塊進貨進不到的。”

  “那您就再給報個價?”

  “我這裏還有一件和這件很像的筆筒,你要不要看一看?”胖老頭兒卻轉而問道。

  若他說別的,吳奪可能不會應,但他說很像的另一件筆筒,吳奪的興趣就起來了。

  雖說吳奪之前聽到康熙當年隻賞賜給納蘭性德這一件筆筒,但是另一件很像的若是一起來的,有可能探聽出來路。

  “好,那就看看!”吳奪點頭。

  “稍等,我拿出來,我們去桌邊坐著看。”

  胖老頭兒從貨架下的櫃子裏拿出一個錦盒之後,衝吳奪招了招手,吳奪正要上前,房衛國抱起一直看的那件鳳尾尊說道,“一起吧,正好這件東西也談談。”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