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宋明之疑,達者為師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3-16 22:06      字數:4408
  當天送東西到大雅齋的確實不多,不過來買東西的人還不少,後來吳奪和何雙友還出來幫了會兒忙。

  就在快下班的時候,還來了一個退貨的。

  這是個年輕男子,非說前天買的一件雍正青花小罐不對。

  這青花小罐是民窯的東西,他當時花了四千塊。

  一萬以下的東西,大雅齋是有三天“鑒賞期”的,可以無理由退換,但是需要扣除百分之五的費用。

  這個要求按說不過分,古玩行裏的老規矩本來是不退貨的,就算退,那也得找人出麵,而且往往扣上一半的錢。不過大雅齋也算與時俱進,有些人喜歡鬧騰,小玩意兒又不耽誤大生意,幹脆先訂好條款後不吵吵。

  但是這個年輕男子還不願意掏這百分之五;他說東西不對,當時買的時候說雍正,卻是光緒仿雍正,既然有問題,那就不應該扣錢。

  民窯的東西,“光緒仿雍正”的說法就不太準確。

  而且吳奪也看了,這東西確實是雍正的。

  四千塊的百分之五,兩百塊,不多;但這不是錢的事兒,不能壞了規矩。

  這件雍正民窯的小罐,還是因為新春大酬賓,五折賣的,本來市場行情能有個八千左右。

  吳奪不擅長處理這種事兒,隻在一旁幫著二次鑒定了一番,主要還是店麵一組組長黃微來處理的。

  不過這事兒沒鬧起來,黃微也沒太費勁。因為這時候又來了一個老者,他一看這件小罐很喜歡,經過協商,他從年輕男子手裏直接買了。

  年輕男子收到款就走了。老者挺高興,在店裏一邊裝東西,一邊嗬嗬笑道,“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沒眼力怪不得別人!”

  來的就是客,況且這老者看起來眼力可以,黃微接著問道,“老先生,您看還有什麽需要的?”

  “上次我在店裏看了一件白玉鳳鳥筆架,還在麽?”老者接口道。

  “您說的是帶底款那件?”黃微有印象。

  “對!”

  老者說的白玉鳳鳥比較,吳奪沒印象。因為他年後請假了,這東西來的時候他就沒見過。

  黃微聽後,便將老者請到櫃台邊,轉而拿出了一個錦盒,又在櫃台上鋪了一層絨布,將錦盒裏的白玉鳳鳥筆架拿了出來,放到了絨布上,示意老者上手。

  這時候到了下班的時間了,不過有生意黃微是不能下班的。吳奪既然碰上了,又沒見過,便也跟著看了看。

  這件白玉鳳鳥筆架長約十二厘米,一端雕有鳳鳥的頭,鳥身被拉長,配合翅膀和尾部的凹凸,做出了三個近似半圓形的凹槽。

  三個凹槽,自然是可以架筆的。

  從鳥頭到鳥身到尾部,都是圓雕,所以整體上顯得比較飽滿。

  玉色不算很白,略略閃青,但也在白玉的範疇。玉質帶有一些棉,正好在翅膀羽毛的位置,就此巧雕了。

  這件白玉鳳鳥筆架還配了一個紫檀底座,不過是新的,大雅齋給後配的。

  老者說他之前看過了,但這次仍然看得很仔細,吳奪跟著也看到了底部的款兒。

  底部是平的。既然是筆架,不平也不行,它得坐穩了能架筆。

  平底基本上是個長橢圓形,確實帶著底款。

  豎刻九字隸書永樂元年冬月製於浙。

  永樂?明代?

  吳奪不由心生疑惑。

  吳奪本來在玉器上的眼力就不低,現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白玉鳳鳥筆架,怎麽看怎麽不像是明代的風格。

  鳳鳥鳥頭回眸,雅趣盎然;豐滿的鳥身作筆架主體,卻仍不失靈動。還有羽毛和尾部的雕刻,刀工和線條也不像明代。

  從風情和格調上來看,應該是宋代的東西才對!

  宋代的玉器,吳奪一直是很喜歡的,骨子裏有種溫文爾雅的氣質,盤玩之時別有意趣。

  宋代的藝術風格,不光是玉器上,在繪畫上,在瓷器上,乃至在宋詞上,多少都能體現出來。

  此時,老者拿定筆架,又問黃微,“二十五萬真的不能再降了?”

  吳奪一聽,還真是按照明代的東西定的價兒。

  這白玉鳳鳥筆架,工藝上怎麽看也不像是明初的風格,明初大部分玉器還真是可以說“粗大明”的。

  雖然不排除有精雕細琢的上品,但也很難由內而外散發這種風情和格調。

  “您那天來看,二十五萬是我最大的權限。這樣吧,您都第二次看著東西了,我再打電話向老總請示一下。”

  黃微就此拿起了手機,招呼一個服務員過來盯上,接著便走到一邊準備給胡允德打電話。

  吳奪一看,就此跟了上去,壓低聲音問道,“黃姐,這東西誰斷的代?”

  “胡總啊,這東西是他親自收來的,也是他定的價兒。”黃微微微一怔,“怎麽?你覺得到不了明初?”

  “不是到不了明初,反而是我覺得應該更早,更像宋代的東西。如果是宋代的,二十五萬就太低了,怎麽也得在五十萬左右!”

  “啊?你的意思是,到了明代才有人刻款?這也不可能啊。”

  底款畢竟刻了“永樂元年”,要說東西比明初永樂年間更晚,刻個“永樂”還容易理解,可要是宋代的東西,怎麽會刻“永樂元年”呢?

  而且,這不是刻上永樂元年得到此物或者紀念留念的內容,就是刻著“永樂元年冬月製於浙”。

  “我還沒細看,一時不能定論。”吳奪也不敢把話說太滿,畢竟刻著“永樂元年”,而且胡允德還看過。

  “如果是宋代,那二十五萬賣可就虧大了!”黃微皺眉,“這樣小吳,你直接給胡總打電話說吧,我就在這兒等你說完再去回複客人,好在沒說死,他還沒有說要。”

  “好。”吳奪就此撥通了胡允德的電話。

  胡允德接聽之後,吳奪先是簡單說了什麽東西,“德叔,這東西,我覺得不像是明初的。”

  “小吳,這東西不可能是現代高仿,不說別的,看刻字的痕跡,也應該是老東西。”胡允德和黃微一樣,都是先誤會了;吳奪一提,他們都覺得吳奪的意思是後仿。

  吳奪隻得又解釋了一遍,“德叔,我的意思是比明初要早,像是宋代的東西!”

  胡允德聽了吳奪所言,“宋代的東西怎麽可能刻明代的年號款?小吳,我當時也覺得有宋代的風格,但是,你想過沒有,也有可能是明仿宋啊?”

  “明仿宋······”吳奪想了想,“明初,就算是仿宋,我覺得也展現不了這種濃鬱的閑情逸致。”

  “這樣吧,你再上手看看,看好了再說。”

  “可現在有人要買。”

  “我們大雅齋做生意,講的是誠信。告訴他,二十五萬不能再降了,如果他要,那就給他!”

  “好吧。”吳奪聽胡允德這麽說,便也沒有再多說。

  吳奪和黃微一起回到櫃台,黃微笑著對老者說道,“老先生,我剛才和店裏的鑒定師一起打電話請示了領導。首先呢,讓我們鑒定師再看看這件東西,您看行嗎?”

  老者看了看吳奪,“這麽年輕就當上大雅齋的鑒定師,厲害!”

  說罷,老者便將這件白玉鳳鳥筆架又放到了絨布上,“請便!”

  東西尚未成交,人家店裏的鑒定師要再看看,他也沒有反對的道理。而且,黃微說了“首先”,那就是還有下文。

  吳奪就此上手。

  黃微繼續說道,“再就是,價錢上我也請示了,二十五萬,確實是最低價了,我們老總也隻能讓到這一步。”

  老者笑了笑,“我都第二次來了,本也不是帶著砍刀,明代的東西,又不是很白,還帶著棉,二十五萬委實高了點兒,二十萬我是可以帶走的。”

  若不是吳奪“插了一杠子”,本來黃微請示胡允德,二十萬應該問題不大。可這事兒偏生又讓吳奪碰上了。

  不過,黃微也在等吳奪的最終結論,若是吳奪“改主意”,說這東西還是明初,那麽黃微也可以再請示一下;做生意嘛,講究個變通。

  “老先生,要不這樣,等我們鑒定師看完了再說?”

  “好,抓緊吧。”

  而吳奪上手之後,也沒耽擱工夫,接著就“聽”起來。

  確實是宋代的!

  這讓吳奪很振奮。自己在玉器上的眼力,現在足可稱之為高手了,畢竟,胡允德都沒看準!

  從時間上推算,這是北宋宣和二年的東西。

  為什麽會刻有“永樂元年冬月製於浙”呢?

  所幸吳奪也聽到了。

  這個“永樂”,不是明成祖朱棣的年號,而是北宋起義首領、“聖公”方臘的年號!

  北宋,宋徽宗宣和二年十月,方臘在浙江發動起義,自號“聖公”,年號“永樂”!不久之後,方臘就占領了杭州。

  不過方臘的“永樂”年號用的時間很短,宣和二年十月開始用,宣和三年四月,方臘就被俘押解京師。十月,被處決。

  這件白玉鳳鳥筆架“製於浙”,正好也能和方臘的“勢力範圍”對應起來。

  吳奪心中暗歎,知識儲備還是不夠啊,根本不知道方臘還用過“永樂”這個年號。

  實際上,知道朱棣和方臘都用過“永樂”這個年號,還是不夠。因為華夏曆史上用過“永樂”這個年號的,不止他倆。

  還有十六國時期前涼桓王張重華,還有五代南漢時期的廣東起義頭領張遇賢。

  不過,除了明成祖朱棣,方臘、張重華、張遇賢之流,都算不得真正的皇帝,而且使用時間太短了。

  因為水滸傳,方臘的知名度還算是比較高的,起碼有“武鬆單臂擒方臘”的重頭戲;但方臘的“永樂”年號,還是知者甚少。

  吳奪放下白玉鳳鳥筆架,衝著黃微使了個眼色,而後又道,“丁點兒毛病也沒有,全品。”

  黃微心領神會,“老先生,鑒定師看完了,一點兒毛病也找不出的話,這價兒確實就讓不動了。”

  老者看了看吳奪,“就算你說的毛病,不包括玉質帶棉,這上麵的磕碰難道不算?”

  “老先生,對於古玉來說,這樣細小磕碰,不算毛病,除非是明顯的大缺損,或者有綹。”

  “算了,你們也是看人下菜碟,覺得我想要,就不讓價了!”老者麵露不快,“玩物而已,多一件不多,少一件不少。”

  “老先生,這價兒屬實很低了。”吳奪心說,如果他真能買下,那不妨可以告訴他實情,反正他都買了,讓他也高興高興;同時呢,對於大雅齋來說,本來就少賺了,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起碼有助於提高聲譽。

  “告辭!”老者卻再無二話,拎著裝好的雍正青花小罐就此扭頭就走。

  “老先生請留步!”吳奪跟著說道。

  “還有什麽可說的?”老者停了步,卻不回頭。

  “是這樣,二十五萬,是因為當時給您報過價,所以您這次來還是照了原先的報價。但是這東西絕對不止二十五萬,下次來,可就不是這個價兒了。您走之前,必須給您說明一下,避免萬一下次有什麽不必要的誤會。”

  “噢?”老者這下子扭頭了,“我倒想聽聽,怎麽就不止二十五萬了?”

  吳奪既然已經聽明白了,那自然是底氣十足,“您這一次確定不要了?”

  “對!你可以先報新定價再告訴我,老頭子我玩玉也有年頭了,今天就想聽個明白!”

  “好。老先生,您不要了,二十五萬的價兒就翻篇了。現在這件白玉鳳鳥筆架,新的定價是五十萬!”

  “聽到了,我再買就是五十萬。你說吧!”

  吳奪看了看黃微,正好她也不清楚呢,接著吳奪便就詳細解釋了一番,從工藝到風格,從細節到整體,從年份到年號······

  老者還插問了一次如何排除明仿宋,吳奪也給出了解釋。

  “活到老,學到老,學到老,也未必夠啊!”老者最終扼腕,“吳老師,佩服佩服!你給了我撿漏的機會,可惜我沒抓住啊!”

  “老先生,您年長,可千萬別叫我老師。”

  “學無先後,達者為師!多謝指點,多謝指點啊!”老者說著,掏出了手機,“不知道吳老師能不能給我留個聯係方式?”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