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小號天坑,地下迷宮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2-26 23:14      字數:4438
  陳濟世介紹,“現在沒搞清楚狀況,我也不能隨意埋了,就隻能先這麽保存了。”

  吳大誌說道,“除了顏色金黃,形體偏小,倒也沒什麽其他變異之處。”

  陳濟世點點頭,“依我看,井水變涼和此物無關,關鍵在於它原來生活的地方。或許是這個地方,才讓它變異出金甲。那麽,井水變涼,是不是也因為打通了這個地方?”

  說完,陳濟世和吳大誌對視一眼。

  陳濟世的老本行,自然是盜墓,不過後來人到中年結了婚,就此轉了行。同時,陳濟世在風水上有一定水平,所以遠陽氣象科技公司應運而生。

  他倆對視這一眼,心照不宣。

  陳濟世感覺,有可能會連通一個墓葬。

  吳大誌知道他的意思。但是,吳大誌掌握的情況,要比陳濟世多得多。

  天坑孤峰的“墓葬”——秘藏豫州鼎之處,離這地方還遠。如果這地方能連通秘藏豫州鼎之處,墓葬的可能性反倒不大,而應該是極為特殊的地下結構。

  這個地下結構,可能是天然的,也可能是人為的,到底如何,隻能一探究竟。

  隨後,他們便離開了偏房。

  陳濟世早就做了準備,潛水服和各種裝備都很專業。

  這是人家的地方,吳大誌和吳奪不能搶先;同時也不能主動提出讓小藍先下去,那樣也不好:好像讓人家探路、有什麽危險先來試試一般。

  所以,就得等著陳濟世發話。

  陳濟世居然先問吳大誌,“七爺,您看怎麽安排?”

  “你的地頭,你定,我們倆聽指揮。”吳大誌又給推了回去。

  陳濟世便看了看小藍。

  “師父,我這個水性······”小藍果然不通水性。雖然有潛水服,但他依然打怵。實際上本來也是這樣,水性差的,穿了潛水服在水下一樣不大行。關鍵是心理上的問題克服不了。

  井中出現異常的事兒,因為陳遠陽春節前生了一場病,陳濟世還沒告訴他。同時,陳濟世也暗忖是不是因為“異常”影響到了陳遠陽。

  若是沒有吳大誌和吳奪前來,小藍硬著頭皮也得下去,總不能讓老胳膊老腿的陳濟世下去。但現在有“水性了得”的吳奪助陣,他倒是可以先行推讓了。

  “讓小吳先下去,就怕有什麽危險,你們來幫忙,萬一再有個什麽閃失······”陳濟世又看向吳大誌。

  吳大誌見此情景,“我孫子膽量大,先下去沒什麽;不過老陳,這口井是你選定的風水寶地的關鍵,讓我孫子先下去······”

  陳濟世擺擺手,“信不過別人,還信不過您嘛!這樣,看小吳和小藍的意思如何?”

  兩個老頭子又把主動權給了他倆。

  小藍先開了口,“小吳,我是怕水性不濟,效率太低。”

  吳奪此時幹脆也不讓了,“嗯,節省時間是對的,那就我先下去吧,”

  其實吳大誌也擔心吳奪下去的安危,但事已至此,絕無退縮之理;而且他老胳膊老腿的,確實也不如吳奪靈便。

  昨晚,他已經把可能出現的情況詳細和吳奪討論了,也叮囑了很多。

  所以,吳大誌便也沒有再多說話。

  小藍也沒說話。他沒說話,算是默認。

  “好,小吳,辛苦你,注意安全。”陳濟世開了口,他也沒太多囉嗦。實際上,陳濟世不知道吳奪不懂墓葬和風水,他還以為吳奪既然是吳大誌的孫子,那麽這方麵的手段自然了得。

  吳奪換上了潛水服,腰間固定了繩索。打水的井架上的滑輪正好能派上用場。

  小藍主要控製,陳濟世在一旁協助,吳大誌則伏在井口邊,隨時保持觀察,及時和吳奪交流。

  吳奪的腰間的工具帶上,轉唄很齊全,有刀具,有防水手電,防水對講機,等等。

  下落是很順利的,小藍緩緩放繩,吳奪貼著井壁,下到臨近水麵一尺處,吳奪閃了幾下手電,上頭便停了。

  吳奪下去之前,是穿好了潛水服戴好了潛水鏡的,隻是暫時沒上呼吸嘴。

  井水表麵,還有小串的氣泡不停冒出,這處溫泉,看來泉眼不多也不大。

  吳奪調整身形,慢慢一手撐著井壁,一手拿著手電,將頭貼近水麵,轉著圈先觀察了一番,水中並沒有明顯流動的跡象。

  看起來,井水流入另一個空間的情況,已經基本停止了。

  從井壁的濕水線來看,大概下落了五米多。

  水質很好,很清澈,但是用手電照射水麵,看得不深,至少水麵下大約一米左右的深度,井壁上沒發現什麽孔洞。

  吳奪決定潛下去看看。

  於是,手電筒又閃了幾下,吳奪對著對講機說道:“再放五米!”

  吊索下落。

  吳奪落到了井水中,他先是踩水露出半個身子,等到繩索積累了足夠的長度,吳奪又對著對講機喊了聲“停”。

  隨後,吳奪戴上了連接氧氣瓶的呼吸嘴,沉入了水中。

  結果下沉四米左右,吳奪就發現了一處很大的“口子”。

  這“口子”在井壁上是一個不規則的月牙形。若按井壁的一周來算,“月牙”大概占據了四分之一。

  井的直徑有兩米多,那麽一周就六米多,這個“月牙”的長度在一米半以上。

  “月牙”不規則,中間高,兩頭低,最高的地方有半米多,逐漸往兩側降低,直到最後“收角”。

  吳奪用手電往裏頭照了照,“對麵”也都是水,看不太清楚。不過,這“壁”的厚度應該有一米多,很厚。

  井這邊是土層,另一半則像是石壁。

  但也不是整塊大岩石,最起碼有碎裂的情況。

  穿山甲名帶“穿山”,實際上穿不了山,也就是挖個土。不過這一隻是“金甲”,或許能力強一點兒,加上石壁上可能出現了縫隙,讓它“鑽了空子”。

  看這樣子,它之前穿的應該是這個“月牙”的中間部位,而後有碎石“脫落”,它又繼續挖土,挖到了井水。

  這個位置在水麵之下好幾米,井水在壓力之下衝過來,將原本一個不大的孔洞給衝成了“月牙”。

  如今,井水和“對麵”的積水,還有“水源供給”,三者已經形成了一種平衡,暫時穩定了。

  這個“月牙”的中間部位,吳奪自忖鑽過去是沒問題的,既然下來了,不如就過去看看!

  吳奪重新浮出水麵,摘掉呼吸嘴,拿起對講機,“爺爺,下麵有個洞,我看看能不能鑽進去看看!”

  吳大誌一聽,連忙拿著對講機說道,“要不要先上來討論一下?”

  吳奪:“我看不用,水質很好,‘對麵’也看不清楚,討論很難有結果。”

  吳大誌也沒有再囉嗦:“那再放多少米繩子?”

  吳奪:“不用放了,我解開繩子進去,有繩子反而是羈絆。”

  吳大誌:“不行,這太危險了!到時候想救你都來不及!”

  吳奪:“救是出了事兒才救,我覺得出不了事兒!”

  吳大誌:“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吳奪:“爺爺,帶著繩子更危險,真的。畢竟有個洞,穿過去萬一纏到什麽東西上呢?”

  “那你先上來!”吳大誌不由自主跺了一下腳。

  “上去也討論不出什麽來的,得先進去看看。這樣爺爺,我進去先大致看個情況就出來!”

  頓了頓,吳奪又補了一句,“放心吧,我在下麵比您在上麵清楚。而且昨晚您都交待好了,有什麽情況我會正確應對的。”

  吳大誌深吸一口氣,沒有立即應聲。

  陳濟世此時開了口,“七爺,不如這樣,讓小藍下去;吳奪解開繩子,讓他策應,如何?”

  吳大誌略略沉吟,“好吧。”

  隨後,吳大誌又對小藍叮囑了一番,讓他下去之後當麵轉告吳奪。

  小藍這時候肯定責無旁貸了,穿了潛水服就下去了。

  到了水麵,他把吳大誌叮囑的話對吳奪重複了一遍。接著兩人又溝通了一番。

  隨後,兩人都戴上呼吸嘴,一起潛入水中。但是,小藍的水性實在是無法恭維,他在水下著實太笨拙了,若讓他守在月牙洞口之外,他很難控製平衡。

  吳奪隻好和他再次浮出水麵,隨後通過對講機告訴“上麵”,收小藍的繩子,收到讓他半吊在井水中,胸部以上露出水麵,這樣策應就好了。

  交待完之後,吳奪對小藍說了句“你和上麵交流吧”,便帶上呼吸嘴,再次潛入水中。

  吳奪潛到月牙洞口,解開了腰間的繩子,將繩子綁在了洞口內側一塊凸起的石頭上,接著便直接鑽了進去。

  穿過月牙洞口,吳奪自然是要往上浮起的,浮了大概五米,也就是和井中水平麵差不多的高度,露出了頭。

  吳奪腳下踩水,拿起手電打開,照射之下,發現自己身處一個水池之中。

  當然,原來可能沒水,現在灌注的是井水。所以原先可能隻是個坑。

  水池大致是圓形的,直徑有個十米左右。

  水池的深度肯定不止五米,因為他鑽出來的時候,是上浮了五米左右,但是當時腳下還是有一定水深的。

  吳奪迅速遊到水池邊緣,上了岸。

  穿山甲原先能夠在此處呼吸,說明空氣是沒問題的。

  不過吳奪還是沒有貿然摘掉呼吸嘴,後續再來可以檢測下空氣質量。

  吳奪稍作喘息,回身再看水池,水池上方的高度,應該有三米多。這裏頭就和井壁不同了,像是岩石結構。雖然也夾雜些許土層,但主要是岩石。

  其實吳奪剛浮出水麵的時候就注意到了,水池的中央,還有一根豎立的“石筍”,隻是當時在水裏不太方便觀察。

  此時站在岸邊,吳奪拿著手電細細照射觀察了一番。

  “石筍”更像是一個尖尖的“山頭”,高出水麵不多,頂多一米。從上細下粗的形態來看,水下部分應該更粗。

  吳奪不由心頭甫動。

  這圓坑之中,若是原先無水,豈不是······

  這不就是小號的天坑孤峰嗎?

  天坑孤峰,在這裏居然還有一個“模型”?

  吳奪壓抑住了再次潛入水下去一探究竟的衝動;等離開的時候順便潛下去看看才最有效率,而此時,應該先把“陸地”上情況探明白。

  這個水池的邊緣,是半包圍結構的,四分之三的邊緣就是石壁,水上也是石壁;“穿井”的月牙洞口,就在這四分之三的範圍內。

  而剩下的四分之一所麵向的,是一個近乎方形的空間。

  水池和方形空間的上部是一樣的,也就是三米多的高度,頂部也還是石壁。

  這個方形空間是長方形,貼著水池的寬度,有個七八米,長度則有十幾米,往裏延伸。

  吳奪看清楚基本情況之後,便往裏走了十幾米,到了方形空間的盡頭,出現了一道門。

  確切地說,這是一個門洞,沒有真正的“門”,可以直接進去,隻是做成了門的形狀。

  這門的寬度在兩米左右,高度這就是頂到上部石壁,有個三米左右。

  吳奪站在門口,拿著手電筒往裏照射,門洞內的通道往前延伸了頂多十米,就向左“拐彎”了。

  而且這條通道的兩側,還有門洞;不是對向的,是錯開的,左邊的一處門洞距離吳奪所在的“大門口”大約三米;右邊一處更深,大約六米。

  這通道之內的門洞就比吳奪眼下所處的“大門口”窄多了,寬度隻有一米左右。高度則還是一樣的,就是頂到頂嘛。

  吳奪忍不住走了進去,先走到了左邊的門洞,用手電照了照,裏麵的通道,居然也在前方幾米處出現了“拐彎”的情況!

  吳奪不敢貿然進入,又徑直往前走,到了右邊的門洞,手電照射之後,發現也是如此!

  吳奪想了想,繼續走到了所在通道直向的盡頭,到了向左“拐彎”的地方。

  結果,“拐彎”之後的通道,在盡頭又出現了“拐彎”,而且兩側也有門洞!

  吳奪心頭一凜!

  好在他進來一直走的是直路,連忙徑直退回,又到了最初的“大門口”之外。

  地下迷宮?!

  這小號的天坑孤峰,難不成是迷宮出口指向的目的地?

  那迷宮的入口在哪裏?

  或者說,這裏才是迷宮的入口,那迷宮的出口,又在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