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山中通道地下暗河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1-25 15:58      字數:4463
  “靠,你還指揮上了······”吳奪說著,忽而停了口,仿似想到了什麽,眉頭一挑,看向吳大誌:

  “爺爺,看化肥的意思,入口在上麵,它卻賴在下麵,莫非有機關?入口在山石上麵,開啟的方式卻在下麵?”

  吳大誌微微一怔,旋即點頭,“很有可能!”

  權浩然也接口道,“小吳,那咱們就抓緊吧!”

  吳奪嗯了一聲,立即上前,拿著工兵鏟開始挖土。

  冬天的土層比較硬,挖著還是比較吃力的。不過,當他們挖開十幾厘米的深度之後,臉上都出現了驚喜。

  因為,這塊巨大山石的底部邊緣,顯然經過人工開鑿!

  山石下方的石麵,大致呈現出一個微微傾斜的平麵;這個平麵,比較整齊,且還有人為處理的痕跡。

  不過,兩人挖了一條兩米長的口子,深度有半米多了,卻依然沒有發現洞口之類的。

  吳奪暫時停了手,點了一支煙,“爺爺,權叔,難不成要把這山石的底部挖空,山石直接塌落,才能露出洞口?”

  權浩然也停下喘了口氣,“要是這樣,那可不能挖了,萬一帶不走東西,卻鬧出大動靜,豈不麻煩?”

  不待吳大誌說話,化肥卻鑽到這個口子裏頭去了。

  隻見它用爪子不停在山石下方的石麵上扒拉,扒拉了一分鍾,又爬了出來,衝大家叫起來。

  吳奪一看,立馬趴在了坡上,然後把手伸進口子,在化肥扒拉過的衝下的石麵上摸了摸,臉上不由一喜,“這下麵有機關!”

  “是什麽?”吳大誌連忙問道。

  “好像是微微凸起的圖形,也不怎麽精細,摸不出具體是什麽。”吳奪說著,站起身來,“再把土層沿著山坡的麵往下挖上一尺,這樣就可以在下麵斜著看到了。”

  隨後,吳奪和權浩然便這麽幹了。

  如此一來,三人沿著山坡下滑了大半個身子,從下麵斜著往裏看,便能看到山石下方石麵上的東西了。

  燈一打,看得更清楚。

  吳奪剛才摸到的,是一個微微凸起的虎形!

  比較抽象,但也能看出是虎。

  在挖開的兩米長的口子範圍內,還能看到,虎的左右兩側也有凸起的形狀,左邊是豬,右邊是猴。

  吳奪一看,立時明白了,“這不就是地支動物嘛!沒有兔,還得再往兩邊找!”

  東方的陰鼎青州鼎,應該對應陰木卯兔,也就是說,開啟機關應該是兔才對!

  吳大誌點點頭,“隻能繼續往兩邊挖,先看看是不是有代表九鼎的九個地支動物。”

  知道了位置,挖起來就有的放矢,吳奪和權浩然一邊一個,貼著山石的底麵開挖,那就快多了。

  果然,山石的底麵上,在大概數米長的範圍內,出現了一排九個動物形凸起:龍、兔、雞、蛇、豬、虎、猴、馬、鼠。

  沒有什麽規律可言,兔排在從左往右第二個。

  吳奪和權浩然在“兔”的下方“擴大戰果”,挖出了一個更加舒服的可以觀察和操作的坑麵。

  吳大誌趴在山坡上,仰頭仔細觀察了一番。

  這九個地支動物的凸起,底部都是圓的,凸起的並不高,所以,應該不是往外拔。

  要麽是轉動,要麽是按下去。

  但是,就這麽凸起一點點,轉動顯然很難,不著力啊!

  那就是按下去?

  “爺爺,我來試著按按,您和權叔先到兩邊。”吳奪開口道。

  “別急,我再看看。”吳大誌又看了一會兒,想了想,“不對,不應該直接按‘兔’。”

  “怎麽了爺爺?”

  “我感覺這麽直接按下去,機關太簡單。”吳大誌衝化肥招了招手,“化肥,別光看了,你知道怎麽弄麽?”

  化肥本來是趴在一旁等著吳大誌操作的,聽了吳大誌的話之後,化肥便鑽到了山石下方的“戰壕”之中。

  一一觀察了一遍之後,化肥並沒有回到“兔”的下麵,而是跑到了“猴”的下麵,先是想用爪子拍,但是發不了力,然後又用腦袋頂,但一樣無濟於事。

  “我明白了!”吳大誌點點頭,“好了化肥,你閃開吧!”

  化肥閃開之後,吳大誌也來到了“猴”的下麵,伸手對準,用力一托!

  隻聽沉悶的一陣“喀啦啦”的聲音,“猴”縮了進去,“兔”落了下來!

  “原來如此!”吳奪恍然大悟。

  東方陰鼎,陰木卯兔,確實是機關所在。但是這裏頭,要想開啟“兔”的機關,需要先動代表西方陽鼎的陽木申猴!

  一東一西,一陰一陽,卻又有同屬木性“相連”!“猴”縮進去,“兔”落下來!

  這機關設置了兩千餘年,居然還能如此通達!

  這裏頭,顯然不光是設計精巧的問題,陰陽平衡,地氣支撐,這才是一種真正的保護。

  “兔”下落了大約十厘米左右,露出了石質圓柱。

  就在這圓柱上,刻有旋轉紋路,根據這旋轉紋路,應該是逆時針轉動。

  “爺爺,還是我來轉吧!萬一有什麽······”吳奪趴到了吳大誌的身邊。

  “不用。”吳大誌想了想,“你倆先四下看看,有沒有什麽人上山,有沒有什麽異常。”

  吳奪和權浩然依言察看,並無異常。

  這是一座荒山,即便天氣暖和時,也少有人至;現在時值冬季,又快過年了,不要說山上了,周圍也沒什麽人影。

  “咱們三個人裏頭,我體重最輕,你們倆拿出繩子,綁在我的腰上,我來轉動機關,如有異常,我會盡快調整姿勢,你倆把我拽過去!”吳大誌指揮起來。

  “不行!您年紀大了,還是我來!”吳奪趕忙說道。

  “老爺子,還是讓吳奪來吧!”權浩然也勸道。畢竟,吳奪身強力壯,最年輕也最靈活。

  “你們以為轉動這機關這麽簡單麽?有可能要隨時調整!都到這個當口兒了,聽我的!”吳大誌再度強調,“聽我的!切莫功虧一簣!”

  吳奪還是怕他有危險,繼續爭辯。

  但是,他根本拗不過吳大誌。權浩然幫腔也沒用。

  最終,吳奪和權浩然隻得從了吳大誌。

  兩人用繩子紮牢吳大誌的腰部,又在山石一側的一棵比較粗壯的野樹上打了繩結,最後兩人在樹旁的比較平緩之處調整姿勢半蹲站穩,都是雙手抓住了繩子。

  而化肥,此時卻不安生了,在吳大誌身邊跑來跑去。吳大誌斜趴在山坡上,腳下蹬住,身邊周圍還是比較陡的,但是化肥卻很靈活,根本不曾有什麽下滑和歪斜,完全控製了節奏的樣子。

  “化肥,過來!別動了,我們要動手了!”吳奪衝它喊道。

  “化肥,趕緊到他們那邊去。”吳大誌也道。

  但是,化肥此時卻不聽他們的了,雖然放緩了速度,卻依然在吳大誌身邊晃悠。

  “爺爺,他好像是要保護你。”

  “罷了,它比我們厲害,不會有什麽危險的。準備好,我要轉了!”

  吳大誌深吸一口氣,抓穩了“兔”,開始逆時針旋轉。

  一開始,仿佛轉不動,吳大誌逐漸加力,漸漸有了鬆動的跡象······

  最後,竟“手滑”一下子轉了一圈。

  轉了這一圈之後,吳大誌鬆手調整姿勢,正要上手繼續轉動,卻發現,這根帶“兔”的圓柱,竟然自己緩緩轉了起來!

  吳大誌一看,立即撤手,調整身體姿勢,迅速向吳奪和權浩然的方向移動。

  吳奪和權浩然一看,也立即扯緊了繩子,為吳大誌助力。

  化肥也跟著跑了過來。

  吳大誌剛剛離開山石的底部區域,就聽到“哢嚓”一聲!仿佛是山石底部打開了一個缺口,大量土石傾落而下!

  接著,出現了連續的“唰唰唰”的土石傾落的聲音,原先挖出的那條口子,旋即被從山石底部衝下來的土石給補上了!

  補上之後,土石傾落並沒有停止,塵土飛揚中,不少土石從口子裏“湧”出來,沿著山坡滾滾落下。

  不過,動靜也不算很大,就如同一個大土堆塌方一般;而且持續時間也並不長,兩三分鍾的時間,動靜便沒了。

  三人定睛看去,之前挖出的口子,已經和山石底部齊平,同時在下方的山坡上又多覆蓋了一層土石,看著還挺“自然”。

  塵埃落定之後,化肥第一個從山石旁邊的緩坡爬了上去。

  吳奪一看,“爺爺,老順序,我先上。”

  吳奪說完,先和權浩然一起解下吳大誌腰間的繩子,接著吳奪在前,吳大誌居中,權浩然斷後,爬了上去。

  此時,山石的頂部,出現了一個圓形洞口!

  洞口不大,直徑也就一米半左右。

  洞口旁邊,還有大量因為沒有傾落到洞裏而堆積的土石。

  很顯然,這個山石的中間,被鑿出了一個“豎井”;觸發機關之後,山石上部的“井口”蓋子被打開,大量土石隨之傾落到“豎井”中,並從下方開口湧出,堵上了吳奪他們原先挖出的口子。

  吳奪小心翼翼來到洞口旁邊,看了看“豎井”內部。“豎井”的底部是沉積的土石,距離“井口”已不足兩米。

  同時,在“豎井”井壁的東南方向,出現了一個洞口!

  這個洞口的形狀不太規則,大致是一個方形,最大邊長在一米左右。

  吳奪打開了探照燈,對著洞口照了照,是斜著向下的。

  “爺爺,我要說我先爬進去,您肯定又不同意,您說怎麽辦?”吳奪開口問道。

  吳大誌擺擺手,“現在不過中午時分,先不要著急。咱們把洞口周圍清理一下,方便落腳再說!正好簡單吃點兒東西喝點兒水,商量一下。”

  “對!先別著急進去。”權浩然點頭。

  隨後,吳奪和權浩然動手,在洞口周圍清理了一個“小平台”出來,多餘的土石正好鏟進“豎井”,讓“井底”和井壁洞口底部齊平。

  三人在“井口”周圍坐下,拿出了準備的飲料和食品,吳奪還給化肥帶了些狗糧。

  此時,化肥居然也不著急了,就坐在三人一旁靜靜等待,而且不時嗅聞一下。

  看來,洞口剛露出來,它在等待徹底通風。

  過了半個多小時,洞口之內並沒有什麽異常的聲音傳出,而化肥也有些躍躍欲試要跳下去了。

  三人商量了一下如何下洞。

  這次吳奪和權浩然也不爭了,最後全聽吳大誌安排:

  權浩然在洞口外守候,化肥打頭陣,吳大誌緊跟其後,吳奪跟在吳大誌後麵。探查清楚之後,再換權浩然也下去看看。

  化肥全然沒有不安的感覺,率先下了“豎井”,進了井壁的洞口。

  看到它這個樣子,吳大誌和吳奪也放心了不少。化肥對危險的感知肯定要比他們敏銳,如此看來,應該不會有什麽危險。

  這個洞口是斜著向下的,一米左右的高度和寬度,對化肥來說暢通無阻,但是對於吳大誌和吳奪來說,一開始隻能在裏頭爬。

  不過,這個痛苦的姿勢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隻斜下爬行了十幾米,便出現了一個類似山洞的、高約兩米、底部幾個平米的空間。

  這個空間再往下的通道,高度就有兩米左右了,而且寬度能有一米半左右,可以順利下行。

  不過,底部並不是台階,而是凹凸不平的山石,往下走還是得小心點兒。

  在一開始落腳的空間裏,吳奪看了看手機,還有信號,於是便給權浩然打了個電話,說明了情況,才繼續下行。

  化肥雖然表現出了興致勃勃的樣子,但是並沒有隻顧自己,時不時回頭看看吳大誌和吳奪。

  吳大誌和吳奪都帶著探照燈,通道內的情況能看得比較清楚。

  一開始,通道還比較幹燥,但是越往下越潮濕,後來通道的坡麵還有了青苔,濕滑難行,兩人隻得小心翼翼。

  這條通道,比吳奪想象得要深,感覺一直走到了山體的底部。

  終於,吳奪和吳大誌在一處“懸崖”邊停了下來。

  這是他們出了通道的“出口”之後,到了一個幾十平方米的“平台”上,而“平台”邊緣,就是“懸崖”。

  懸崖並不高,隻在下方大約三米,便是靜靜流淌的寬約五六米的河水。

  地下暗河!

  這條地下暗河東西流向,顯然是本來就有的。

  PS:稍後會發一個彩蛋章,畫個山石的入口示意圖,方便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