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談笑計重青州鼎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1-01-21 23:40      字數:2175
  “啊?”吳奪聞言不由一愣,“這好像很難啊!不會要等到夏天吧?”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從天氣現象上來說,還是夏季最容易出現。夏季的雷雨雲,若是垂直發展旺盛、水平範圍偏小,移動產生降水,會出現小範圍雨區,不遠處還是晴天。

  但是冬天,那就太難了。

  且不說別的,就算出現,那也可能是“東邊日出西邊雪”啊!

  “知道我為什麽今天提前貼春聯麽?因為我夜觀天象,大年三十或者之後,怕是會有大風天。”吳大誌微微一笑,“今年春早,若是偶遇暖風天,再有局部強對流,這種天氣現象未必不會出現。”

  “爺爺,厲害了,借東風啊!”

  “不要太泄氣,但也別高興太早。我這又不是天氣預報,未見得如此。但等到夏天不至於。”吳大誌從桌上的籃子裏拈起一顆帶殼花生,一邊剝開,一邊衝吳奪努努嘴,“嚐嚐你王嬸炒的花生。”

  吳奪拿了一顆剝開一嚐,又脆又香,還有鹹味。花生帶殼炒,做成這樣確實好手藝。

  “爺爺,若是等到這樣的天氣,你定了位,咱們下一步怎麽辦?”吳奪吃完一顆花生又問。

  “先去實地看看,反正離家不遠。怎麽,你還想直接帶走啊?”

  “那倒沒有。能一睹真容,心滿意足。”

  “嗯,就算我們找到地方,並且順利進入,同時青州鼎也在,這些條件都實現了,估計咱們也帶不走。你想過青州鼎有多重麽?”

  吳大誌放下花生,抹了抹手,這才拿起了吳奪之前派的煙,“嚐嚐我孫子帶回來的好煙。”

  吳奪拿起打火機給爺爺點上,同時隨口先應了一句,“哈哈,肯定不會像武則天九鼎那樣!”

  武則天所鑄九鼎,最大的一隻高五米多,重達大幾萬斤。其他八隻小的,也就是小一圈而已,也有四米多高。

  “那是自然。”吳大誌笑道,“但是,咱不比別的,就比比後母戊鼎,它和青州鼎一樣,也是四足方鼎。”

  吳奪記得後母戊鼎的數據,“高一米三多,口長一米一,口寬將近八十公分,重量,有八百多公斤······”

  “對啊,八百多公斤,就算青州鼎也差不多大、差不多重,你覺得就憑咱們三個,能順利運走嗎?”

  吳奪想了想,“爺爺,我覺得應該沒有後母戊鼎那麽大。從出土文物來看,夏鼎沒有那麽大的,大多就是幾十厘米高的東西。夏代初年的鑄造技術,根本無法和商代鼎盛時期相比。就算大禹九鼎極為特殊,但不能因為地位重要,而忽視當時的鑄造技術。”

  “接著說。”吳大誌吸了一口煙。

  吳奪繼續說道:“大禹九鼎,可能會比尋常的夏鼎要大,但是達到後母戊鼎那麽大的個頭、那麽重的重量,還是不太可能。還有,有些史料也好,雜說也好,說過武王舉鼎的事兒呢,也能算一個對大小和重量的參照。”

  吳奪所說“武王舉鼎”,是秦武王之事,其實說的也不是舉起,隻不過是抬離地麵半尺。

  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國攻占韓國重鎮宜陽,秦武王很高興,帶著一幫人去宜陽巡視。

  這時候他有些得意,於是又從宜陽到了東周王都洛邑。

  這時候,周王朝已經很弱了,在位的是周赧王,根本沒啥地位。周赧王派人去郊區迎接了秦武王,秦武王毫不客氣,入了都城根本不去見周赧王,而是直奔太廟去看九鼎。

  他越看越喜歡(不喜歡才怪呢),最終指著雍州鼎表達了一個意思:這雍州鼎啊,是秦地的鼎,我看,寡人還是帶回鹹陽比較好。

  太廟守鼎的官員說,自當年定鼎於此,數百年來未曾移動,每一尊鼎都有千鈞之重,沒有人能舉起來啊!

  千鈞的說法顯然是誇張了。因為若真有千鈞,秦武王又不是傻子,怕是連試都不會試。

  但是秦武王試了。他走上前去,而且搬起了雍州鼎。但是,隻搬離地麵半尺,正要邁步,卻不料失手,鼎落地了。

  落地之後,雍州鼎又砸在秦武王右腿上,將他的脛骨給壓斷了。

  秦武王受了傷,被人抬走醫治休息。結果,當天半夜,秦武王就死在了洛邑。

  秦武王死後,他的弟弟繼位,是為秦昭王,也就是秦昭襄王,秦始皇的曾祖父。

  秦昭襄王在位長達五十六年,他在位期間,大戰無數,秦國的版圖一再擴大。最後,秦昭襄王攻陷了東周王都洛邑,俘虜了周赧王。

  而根據吳奪了解到的有關天象圖、地理圖的“誌異”,攻陷洛邑之後,秦昭襄王將九鼎從洛邑遷往鹹陽。

  而在九鼎從洛邑遷至鹹陽的途中,被一眾重於周王室的奇人異士劫走,進行了分散隱藏。

  九鼎就此如同泥牛入海。

  吳奪最後又道:“爺爺,秦武王又不是神仙,若一個人能將雍州鼎搬離地麵半尺,肯定沒有八百公斤啊!”

  “你小子考慮還挺全麵。”吳大誌滿意地笑了,“就用你這個說法,如果秦武王是個大力士,勉強能搬離地麵,那麽那隻鼎幾百斤總是有的。”

  “這有可能。而且隱藏之地若地形複雜,幾百斤咱們三個也費勁。”吳奪點點頭,“所以我也沒奢望能直接帶走。”

  吳大誌敲了敲桌麵,“我和你權叔商量過了,找到之後,暫時留在原處最為穩妥。”

  “那官方?”吳奪伸手在桌上畫了個圈,“也是先拖一拖?”

  “對,咱們先落實了九鼎是不是都存在再說。”

  “好。”吳奪這時候也點了一支煙,現在進一步逼近了目標,又坐到了一起,“爺爺,其實你孫媳婦早就猜到了。而且,她還主動不讓我說太多細節,因為這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

  接著,吳奪便把他和寧霜交流的情況詳細說了說。

  “你小子好福氣啊,這樣的媳婦,可別讓她飛了。”吳大誌麵露讚賞之色,“不僅知書,而且達理;不僅聰明,而且有度。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