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艾葉綠,尚均鈕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0-11-06 22:31      字數:2205
  但是沒走兩步,趙贇卻突然又有點兒不好意思地問道,“吳哥,我能跟你商量件事兒麽?”

  “怎麽了?”

  “我是想,萬一有看上的東西,我的錢不夠,你能不能臨時借給我點兒?”

  “小趙同學,咱倆剛認識多大會兒啊,你好意思提借錢的事兒嗎?”

  趙贇:“······”

  “好,要是你真能撿漏好東西,可以。”

  “我還以為你要毫不留情地拒絕呢。”趙贇嘿嘿笑道。

  “主要是我覺得你不會碰上好東西。”

  趙贇:“······”

  “哈哈,小夥兒不經逗,走,繼續逛吧。”

  繼續逛下去,還真是沒碰上什麽合眼的東西,吳奪沒有,趙贇也沒有。

  不過,趙贇上手過一件青銅乳釘小鍾,看了老半天。

  這乳釘小鍾是西周的樣式,但不消細看,就大體能知道不太可能到代。因為這樣的青銅器在華夏不要說買賣了,就是擺出來,都可能有麻煩。

  真正的上三代青銅器買賣,哪怕不是剛出土、而是早就出土且傳承有序,大部分也都是小圈子裏來的。

  而攤主擺出來這件青銅乳釘小鍾,也不會明說什麽;薑子牙釣魚——願者上鉤。

  趙贇不上鉤,看了半天,也不問價,最後就這麽放下了。

  “怎麽?還覺得西周的青銅器讓你在地攤上碰上了?”離開攤子之後,吳奪問了一句。

  “這東西不是西周的,是上周的。不過,工藝不錯啊,是老路子的失蠟法。”趙贇若有所思。

  “青銅器工藝你也能看?”吳奪小小吃驚了一把。

  失蠟法,是青銅器的鑄造方法之一。

  失蠟法也叫熔模法,簡單來說,先用蠟做出要鑄造的青銅器的模型,再在這個模型上敷出外範,這個外範得耐火耐高溫。然後加熱,蠟模被融化掉了,就成了一個外範“空殼”,利用這個空殼,倒入青銅溶液,凝固之後,青銅器成型。

  當然,最後有的地方還得修整打磨。

  “知道青銅器,還能不知道失蠟法麽?”趙贇應道。

  “有一種說法是,失蠟法最早是春秋時期才有,這青銅小鍾卻是仿西周的造型。”吳奪接口。

  “不不不,商代就有失蠟法了,不過當時是塊範法和失蠟法並行,以塊範法為主。隻是商代的失蠟法,也叫焚失法,因為有的青銅器上,還能看到範線。但西周時期,精密的失蠟法已經有了。”

  “哎?青銅器你懂得挺多啊?你說你一個小學生,要是喜歡個玉器瓷器漂亮玩意兒還成,這青銅器······噢,我明白了。”吳奪說著,點了點頭。

  這小胖子趙贇的師父,最擅長的,應該是青銅器。

  “哎呀!不小心暴露了。”趙贇反應也不慢。

  “沒事兒,你都說了保密了,我也不會多問你。”

  趙贇想了想,“吳哥,我回頭問問師父。你也是高手,你倆要是能切磋,豈不是美事一樁?”

  “好啊,我也喜歡向高手學習。”

  兩人又逛了一會兒,眼看到時間了,就此分別。吳奪去大雅齋上班,趙贇去少年宮上國學課。

  吳奪到了大雅齋,進了值班室,卻見邱不落已經在了,而且正在看一件東西。

  “邱老,這麽早啊?”吳奪一進門就笑著打了個招呼。

  “小吳,來來來,看看這個!”邱不落一看吳奪來了,立即招手,隨後將手裏的東西順勢擺在了桌上。

  吳奪上前,定睛一看,“邱老,壽山艾葉綠?”

  “對。這東西啊,是個老客戶一早送來的。他送來的時候,我還沒來呢,他就把東西留下、拿了收條先忙去了。是黃微轉交給我的。”邱不落解釋道,“不光是艾葉綠啊,你先看仔細。”

  被邱不落擺到桌上的東西,是一方壽山石艾葉綠的印章。

  壽山石,如今最廣為人知的品種,怕就是田黃了。實際上,壽山石之中,品種很多,光是坑口大類就分田坑、水坑、山坑。而顏色之豐富,那就更不用說了

  艾葉綠,也是極為著名的一個品種。所謂壽山石三寶“黃綠白”,指的是田黃、艾葉綠、白芙蓉。

  “壽山石,潔淨如玉……五花石坑,相距數十裏,紅者、緗者、紫者、髹者,惟艾綠者難得。”(南宋梁克家《三山誌》)

  艾葉綠也分品級,名貴上品則如艾葉般翠綠鮮嫩,加之通透的質地,深受文人墨客喜愛。

  在明代,艾葉綠的身價其實在田黃之上。清代以後,田黃才被推為第一。

  為什麽呢?原因很多。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真正產自“五花石坑”的艾葉綠,在清代絕產了!

  此坑絕產以後,壽山石中的所謂的艾葉綠,則是其他礦脈中的質地和色澤相近的石材。品質肯定不如老坑,而且還有大量色淡的也被混充進來。不過明顯色淡的,行家會單獨稱為“艾葉背綠”。

  但是邱不落擺在桌上的這方艾葉綠印章,那絕對是上品,而且一眼上去,包漿潤澤,不是新玩意兒。

  這方印章是方章,高約八厘米,底邊直徑大約兩厘米;龍鈕,鈕印結合處,巧雕波浪;龍出波中,作欲騰之勢。

  波浪下方,印章之上,還淺浮雕了一圈錦紋。

  印麵無刻,說明這印章雕鈕成形之後沒被用過。

  這印鈕極具功力,龍的姿態誇張而又精妙。

  吳奪拿在手上,細細看這龍鈕,心中不由暗歎,這東西不消看別的,就這雕工,那也能值上一筆!

  就連這印章上的一圈淺浮雕錦紋,都如此精美生動。

  嗯?

  吳奪在端詳錦紋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一處和其他地方的紋飾不同。

  再細看,此處的錦紋之中,居然暗藏了兩字小篆!

  尚均。

  “怪不得!大名鼎鼎的尚均鈕?”吳奪不禁脫口而出。

  周彬,字尚均,清代康熙時期壽山石雕刻大家,其中所雕印鈕往往極為精妙,廣受推崇,被稱為“尚均鈕”。

  邱不落微笑頷首,“要不然我能這麽重視麽!不過,落尚均款的印章,高仿太多,務須小心謹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