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番石榴,三羊罍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0-10-11 22:40      字數:2199
  “說過,不多。”吳奪不知道李天風出於什麽目的提起此事,不過他還是渴盼著能多了解一些吳鏑的“事跡”。

  李天風點點頭,“你爺爺和吳鏑在青銅器方麵交流最多。可以這麽說,他倆在青銅器上的眼力,是切磋著越來越高,最終達到傲視天下的地步。”李天風眼中自然流露出欽佩之意。

  吳奪心道,青銅器?這還真沒聽老財主說過。

  李天風又道,“我以前和你爺爺交流也不算少,他的眼力很毒啊。不過,他不教你,可能是倦了,否則又怎麽會歸隱山林呢?”

  “是啊。”吳奪感歎,“李先生,您和我鏑叔交流也不少吧?”

  “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不過,我們共同經曆過一次交易,著實難忘。”

  “噢?您能說來聽聽嗎?”

  “這有什麽不行的?雖然吳鏑為人孤傲,但是人品沒問題,我是很佩服他的,你和他又有親戚關係,不算外人。”

  吳奪點點頭,“我那就洗耳恭聽。”

  李天風的手指輕扣桌麵,“這件事情,有個關鍵人物。在九十年代,燕京的古玩圈子裏,有一個倭國人很活躍,原名叫土蜘蛛十六。”

  “什麽?”吳奪有點兒懵逼,“土蜘蛛?”

  “對,就是泥土的土,蜘蛛的蜘蛛,十六就是數字。”

  “這姓······”

  李天風笑了笑,“倭國的姓氏有十幾萬,非常龐雜。土蜘蛛這個姓氏,還是有來源的。有些姓氏,沒頭沒腦,根本不知道什麽意思呢。”

  確實,倭國的姓氏,和華夏的姓氏比起來,出現時間實在是太短,也太亂。

  古代倭國沒有姓氏,後來上層有了姓氏,但大多數平民依然沒有姓氏;家裏一堆兄弟,都是大郎次郎三郎四郎五郎這麽叫。

  “大郎,該喝藥了。”這句話出現的頻率,估計也是比較高的。

  “倭國舉國推行姓氏,不過一百來年。”李天風跟著解釋了幾句,“華夏是同治年間,倭國是明治時期,1870年,倭國頒布法令,讓平民取姓。”

  不過,這一次頒布的,是《平民苗字容許令》。既然是“容許”,那就不是強製的。所以,老百姓並不買賬。

  費那事兒幹嘛?我又沒什麽文化。

  沒辦法,五年之後,也就是1875年,倭國又頒布了《平民苗字必稱令》。你必須得有姓,而且起了之後,要延續下去,妻從夫姓,子隨父性。

  這下子老百姓沒辦法了,於是乎,原先沒有姓氏的人,就此取出了五花八門的姓氏。

  地理姓,天文姓,建築姓,動物姓,植物姓,職業姓,部族姓,宗教姓······但凡能想到的,幾乎都用了,否則也不會有十幾萬個姓。而且,從一個字到五個字的姓也都有。

  所以,吳奪沒聽過說“土蜘蛛”這個姓,那實在是太正常了。

  “在小圈子裏,都簡稱土蜘蛛十六為十六,因為和石榴諧音,叫著叫著,當麵一般叫石榴先生,背後都叫他番石榴。”李天風繼續說道:

  “他是外國人嘛,番就是外邦的意思。”

  “番石榴是個古玩商,而且還是個化學家。”

  “化學家?”吳奪不由一愣。

  “這個不是瞎說,人家原先是晚麥地大學化學係的教授呢!後來辭職下海了。”李天風眉頭微皺,“而且,他有一手絕活,那就是給青銅器做鏽!這個,倒真是用上了他的老本行!”

  吳奪似乎明白了一點什麽。

  李天風喝了口果汁:

  “番石榴這個人,並不是隻進不出,有時候從華夏買的東西,特別是低價甚至撿漏的東西,居然也在華夏出手賺錢。”

  “有一年夏天,我收到消息,番石榴要出手一件商代晚期的三羊罍。後來,我去看了。”

  罍(léi),既是酒器,也是禮器。相當於酒壇子,不過罍既有方的也有圓的,大概主要在商代到春秋時期流行。

  “故宮裏不也有一件三羊罍麽?”吳奪不由問道。

  李天風點點頭,“是的。不過你得聽我說完。番石榴這件,比故宮那件還要大,有一尺多高。而且,故宮裏那件沒有蓋兒,他要出手的,有蓋兒!”

  吳奪也有點兒不好意思了,因為屢次打斷李天風,便就此不再插嘴。

  李天風繼續說道:

  “圓形罍,肩部三個羊頭,間隔以扉棱,將罍體分成三麵,每一麵都有夔紋;而且,整體都有地紋,地紋是雲雷紋。”

  “當時不止我一個人去看,在燕京飯店的總統套房,一共去了八個人,有我,也有吳鏑。”

  “想必你爺爺給你說過‘鑒寶天字號’。這一次,關老爺子沒去,因為番石榴安排了兩次集中觀看,關老爺子是下一次。至於江一昊,她對這東西居然說沒有興趣,明確表示不會去。”

  “這樣的東西,如果是真品,大家心知肚明,隻能小圈子‘交流’。不過,番石榴對大家的說法是,這是民國時期出土,後來流到倭國,他是從倭國得到的,來路沒問題。”

  “他這麽說有可能是編的,但他畢竟是一個行家,說法得和東西的特征對得上。我當時一看,這鏽色確實不是剛出土的狀態,看著的確得有幾十年的光景了。”

  “這件三羊尊要價很高,當時就要兩百多萬,那可是在九十年代前期!”

  “吳鏑還很仔細地看了看罍的內壁,我也跟著看了。內壁也有鏽。”

  “我見吳鏑當時眉頭微皺,於是就在其他幾個人還在看的時候,借口抽支煙,拉著他到了房間一角,低聲問:是不是感覺不對?”

  “他點點頭,說:這是一件明代的頂級高仿,而且應該是剛出土;但是,鏽被處理過,看起來好像出土幾十年了一樣。”

  “我本來也覺得鏽色有異常,特別是對比外壁和內壁的鏽色之後,但隻是感覺,並不明晰。”

  吳奪聽到這裏不由暗道,這個土蜘蛛,原來弄的真是一件土貨!就算是一件明代高仿,但剛出土,肯定是不允許交易的!他便動了手腳!同時,他還混充商代晚期的真品來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