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技驚泰鬥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0-10-06 21:27      字數:2240
  吳奪沒想到來拜訪李一言,還要被“考考”。

  來之前,他重點盤算過兩點。

  第一點,是沈運舟會說“吳士心”的事兒,這個他完全可以應付,就像剛才應付過去的那樣。事後,一切得聽憑老財主的決定。

  實際上,老財主的三重身份,吳奪以前隻知道“吳大誌”,現在知道了“吳士心”。還有像“祁六鬥”一樣且並稱“北七南六”的名號“吳七星”,他依然被蒙在鼓裏。

  第二點,吳奪料想沈運舟有可能會說米芾竹石圖的事兒,但沈運舟沒說。

  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吳奪自然不想聲張。但他終究是晚輩,貿然提醒沈運舟不要聲張,不太合適。

  不過,從沈運舟的表達來看,他是很清楚這一點的,料想也不會聲張;他估計可能會悄悄告訴李一言,但現在當著吳奪的麵兒沒告訴,就是在表達一種態度。

  一直在盤算這兩點,所以吳奪沒想到李一言居然會專門拿出東西專門考校。

  這樣“考考”倒也無所謂,誰讓咱有絕活兒呢。

  李一言拿出的這個錦盒,如同一個鞋盒大小;他拿著錦盒,放到了沙發旁邊的一張鋪了台布的方桌上。

  這方桌上什麽都沒有,而且在一邊很突兀,吳奪猜想。這有可能就是專門看東西的桌子,擺在客廳裏,更像是來客專用。

  方桌旁邊沒有椅子,吳奪、寧霜還有沈運舟便就起了身,一起站著圍觀。

  錦盒裏拿出來的,是一件青銅爵。

  這件青銅爵高約十八厘米,紋飾很簡單,扁體平底,“流”比較寬,“尾”比較短,三足也不太高。

  吳奪對青銅器也不算太懂,不過一些基本的資料還是看過的。

  據他所知,夏代就有了青銅爵,商代有所發展,商代晚期趨於成熟,到了西周,紋飾就複雜多了,而且“流”和“尾”的比例就基本一樣了。

  爵最早是酒器,“流”就是喝酒的那個嘴兒,“尾”就是對應的另一側的延伸。

  所以,這樣大致看上去,李一言拿出的這件青銅爵,應該是商代的,而且不是晚期的,是中期乃至更早。

  這件青銅爵上結滿綠鏽,但很是完整,並無殘缺裂紋。

  沈運舟的專長在古書畫,可終究有大量考古實踐的積累,看了一會兒,便露出了奇怪的眼神。

  在他看來,這就是一件商代中期的青銅爵,而且並不是這些年出土,出土至少得有個大幾十年了。這東西沒什麽難點,拿來考吳奪,他才覺得奇怪。

  不過沈運舟旋即轉念,或許,李一言就是簡單一考,讓吳奪順利答出來,皆大歡喜,無非就是吃飯前的一個助興小節目罷了。

  寧霜和沈運舟的看法差不多。

  既然李一言說了是考吳奪,他倆自然也就沒有言語。

  “我還是直接上手吧!”吳奪笑了笑。

  在他們聽來,吳奪好像已經看明白了,為了表示尊重,才上手進一步確認。但實際上,吳奪麵對李一言的考校,不敢大意,想直接得到最準確的答案。

  結果,吳奪上手之後,眉頭卻不由皺了起來。

  因為,他得到的信息,推出的時間,是公元26年!

  那麽,這就是一件東漢早期鑄造的青銅爵!

  可從外觀上看,明明就是商代的青銅爵······

  而且,這並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是,東漢,已經不再鑄造青銅爵了。

  青銅器當中的酒器是很多的,而爵,則是最早的形製之一,夏代就有。

  這其中,青銅爵不是誰都能用的,是貴族專用。普通人所用的爵,則是陶器居多。所以,青銅爵後來也成了禮器,亦是地位的象征。到了西周,爵位由此而來,公侯伯子男的等級也出現了。

  但是,青銅爵有年代上限,也有下限。

  東周時期,青銅爵逐漸消失,最晚到秦末就徹底不再鑄造,西漢時的史料也能證明這一點。

  不過,這一件青銅爵雖是東漢鑄造,卻是商代的形製;也就是說,最大的可能,就是東漢人造假!造出商代青銅爵,在東漢時期冒充“文物”。

  文物造假,這麽早就有了麽?

  這······好像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吳奪卻不知道該怎麽說。因為,他實在是找不出能說明是東漢“造假”的證據來。

  不要說他了,這東漢偽造商代的青銅爵,器型和紋飾沒有問題;入土時間雖然比不了商代那麽久遠,但是也長達兩千年左右,鏽色上也沒什麽不對;就算是沈運舟,也是當成大開門的商代青銅爵來看的。

  “怎麽樣?”李一言微微一笑,“很費力麽?”

  “是很費力。”吳奪點頭。

  寧霜此時在一旁輕聲鼓勵,“大膽說就是。”

  她是怕吳奪想多了,明明看出了商代青銅爵,卻擔心李一言不會用這麽簡單的東西考校,從而深入思量卻適得其反。

  實際上,李一言就是不會用簡單的東西!

  吳奪沉吟一番,終於開了口,“這青銅爵,是商代的形製,但我感覺,卻無商代的氣韻,總覺得像是後世仿造;但是仿造的時間,也可能很早,漢代······李先生,您覺得有沒有可能?”

  李一言聽了,不由大吃一驚,半天沒說出話來。

  沈運舟也是愣了一下,怎麽得出這麽個結論來?這個小吳啊,是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想多了吧?

  寧霜也愣住了,“這?”

  “你是怎麽看出來的?”李一言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

  “李先生,嚴格來說,我看不出來。還是那句話,商代的青銅爵,雖然造型簡單,但總覺得有一種特殊的氣韻;這一件,似乎少了點兒意思,但是,卻又不像幾個作偽高峰朝代的東西。而且,似乎有點兒漢代青銅器的感覺,雖然漢代已經沒有青銅爵了。”

  “感覺······可能就是鑒定的最高境界了吧?”李一言長歎一聲,“我是搞考古的,凡事總講個實證。這一次,你雖然拿不出實證,但卻說對了!”

  “啊?”沈運舟和寧霜都不由驚叫一聲。

  “老師,這件東西,您好像從來沒有拿出來過啊?”沈運舟旋即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