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九年羊玉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0-09-29 22:51      字數:2248
  此時,吳奪剛巧“結束”。

  “怎麽樣小吳,有什麽新發現麽?”章成錦問道。

  吳奪想了想,“這確實是一件西漢玉琀蟬,不過,我感覺不像反複入土又出土的樣子。”

  實際上,吳奪聽到的要詳細得多。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葬玉沾染人氣的緣故,除了聽到是西漢的工藝這樣的內容,還能聽到是民國出土。

  但是,出土的時候,並沒有血沁。

  而且,出土後也並沒有二次入土,隻是被“加工”了。

  也就是說,這是一件民國時期、利用出土的西漢玉琀蟬、“加工”出來脫胎玉。

  “加工”的內容,吳奪竟然也聽到了。

  怎麽“加工”的呢?

  這種辦法,其實吳奪也聽說過類似的“低端版”,遠不如這次聽到的複雜和講究。

  很殘忍。

  先將玉琀蟬加熱,不能用火燒,因為火燒會在玉器留下灰,而且下一步不能擦拭就得立即進行。

  得用開水燙。

  徹底燙透之後,在一隻活羊的腿上劃開深深的血口,將滾燙的玉琀蟬迅速放入血口中,而後縫合。

  三年。

  這三年,羊得是活的。

  三年後將玉琀蟬取出。

  此時,玉琀蟬就可以形成血紅的沁色。

  但這時候還不能當脫胎玉賣,因為這樣形成的血沁會褪色,時間長不了,而且表麵的質感也不對。

  所以,需要將玉琀蟬再放入燒化的羊油中,待羊油凝固,用黃泥將羊油包裹,燒成陶胚。

  再放三年。

  經過如此兩步,取出之後,再看效果。

  如果效果好,在羊油的封裹下,血沁褪色少,就會比較紅;要是效果不好,血沁的紅色就會淡一些,但往往也比較均勻。

  這一隻玉琀蟬,就屬於比較淡的。但是淡淡的血沁很均勻,同時還有一部分血沁深入到了玉質內部!

  這還沒完。

  還需要最後一步,那就是盤它三年!

  最後三年的過程中,顏色可能還要再變淡一些,但經此最後一步,顏色基本就穩固住了,不會再有明顯變化了。

  而且,這三年的“盤”,不是光用手的,還需要隔三差五用羊皮反複仔細打磨。

  如此,便形成了一塊“脫胎玉”。

  這種作偽的“脫胎玉”,極難辨識。因為本來就會選用上好的古玉,同時作偽周期長達九年,不管是觀感還是手感上,都已經到了一個極為逼真的程度。

  更關鍵的是,眼前這件玉琀蟬,因為是民國時期做成的,最後一個步驟相當於又延續了幾十年甚至近百年,那就更加自然了!

  而吳奪聽說過的“低端版”,現在仍有人用。

  利用羊的,就叫羊玉或者羊腿玉;還有利用狗的,就叫狗玉或者狗肚玉。

  但是,往往隻有一步,而且有的是用剛死的羊或者狗,縫上玉之後立即埋了,以此模仿屍氣血氣。

  這樣做偽,那就不是做脫胎玉了,隻能說是血沁玉而已;出了血沁之後立即就賣,不管表麵的質感如何,也不管多久會褪色,能蒙一個是一個。

  唉,就連作偽都沒啥專業精神了。

  章老一聽,“你的意思,是人工作偽?”

  吳奪點點頭,“雖然觀感和手感都很好,但我總覺得,還是有點兒生。”

  “但是這玉質內部的血氣,你也看到了,人工作偽怕是出不了這種效果。”章老說的,之前胡允德也說過了。

  “章老,德叔,你們肯定知道羊腿玉或者狗肚玉吧?”吳奪問道。

  章成錦和胡允德都點了點頭,胡允德接著又道,“這肯定知道,但是不難辨識。”

  “在這個基礎上,我還聽說過一種專門的脫胎玉的作偽方法。我覺得這隻玉琀蟬,有可能就是這樣做出來的。”吳奪接著便將“聽”到的內容,以聽說過“傳聞”為由講了講。

  章成錦、胡允德、邱不落三人都聽愣了。

  “我在古玩行裏也算摸爬滾打大半輩子了,你說的這個,聞所未聞啊!”章成錦終於開了口。

  吳奪心下苦笑,是啊,要不是“聽”到了,就是讓我編,我也編不出來啊!

  這極有可能是民國時期某位作偽高手的獨門絕技;而且,要是這麽幹,怕是他一輩子也做不出幾件來。

  上好的古玉本就難找,而成功率不一定高——說過程簡單,但中間技術細節的拿捏肯定要難得多。甚至,還有羊死了羊跑了的問題。

  “古玩圈裏各種傳聞太多了,就是感覺有點兒怪,想起來了。因為是關起門來自己人交流,所以我就有啥說啥。總而言之,我覺得這隻玉琀蟬的血沁有點兒生,就是好像生生壓進去的,沒有那種自然而然熟透了的感覺。”

  借助所謂的“傳聞”,結合最後的描述和解釋,吳奪能說的已經全說了。總不能說自己的“天賦異稟”,“聽”了個明明白白。

  要是章成錦還是覺得不足為據,最後仍舊堅持要買,那吳奪也沒辦法。

  章老,我隻能幫你到這了。

  “就應該暢所欲言嘛!要不是吃不準,我也不可能活拿。”章成錦點點頭,複又問道,“小吳,你這個傳聞,從哪裏聽來的?”

  “早些年,還是我上學的時候,有一年暑假跟著長安的同學去玩兒,在長安的古玩市場裏聽一個老頭兒繪聲繪色的講的。”吳奪無可奈何,也隻能繼續編排了。

  胡允德此時接口道,“根據貨主說的,這是他家裏從民國時期就傳下來的。結合小吳說的傳聞中的辦法,那有可能是民國時期做成的。這又過了這麽多年,辨識難度的確不小啊!恐怕,就連貨主自己也難斷真假。”

  章成錦的臉上,出現了十分猶疑的表情。

  說是要研究研究,但他心裏,何嚐不盼望著不管找哪個高手看,都能給予肯定的判斷呢!

  結果······

  別看吳奪年輕,他的眼力章成錦一直是未曾小覷的。吳奪的判斷,給了他很大的影響。

  吳奪這時候又開口道,“章老,您本來就是要集思廣益的,不妨多找幾個人看看。如果活拿的時間夠,甚至可以去燕京這樣的地方找······人。畢竟,是‘脫胎玉’啊!”

  章成錦緩緩點頭,“對,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