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草書千字文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0-09-29 22:51      字數:2239
  “封口就是自己還覺得滿了!”邱不落接著又補了一句,“超級自信,不,自負。”

  吳奪想了想,“其實各行各業都有您說的這種封口半瓶醋。”

  邱不落點點頭,“就剛才這位,我甚至懷疑八成是他被人做了局了,你說他在古玩市場裏都嚷嚷找清三代官窯,說不定早有人盯上他了。這賞瓶,保不齊他花了不少呢,百八十萬都不好說。”

  吳奪也點點頭。邱不落說的,不是沒有可能。

  邱不落又看向吳奪,“小吳,我發現你年紀輕輕的,挺穩啊,是塊幹古玩的料。”

  “還得您多指點。”

  “你看看,還挺謙虛。”邱不落笑笑,“在我麵前就不要這麽謙虛了,且放開點兒。”

  油頭粉麵男走了之後,兩人是在會客區聊的,聊著聊著又有人來送東西了,黃微接待的,直接就把人領到他們這邊來了。

  看來人的年紀怎麽也得七十以上了,老爺子穿得中規中矩,手裏抓著個編織袋,編織袋還是卷起來的,看樣子裏頭是個長條形的物件。

  “老哥哥,今年高壽啊?”邱不落看他有些緊張,便先問了一句舒緩一下。

  “六十五了!”開口帶著東北口音。

  邱不落一聽,原來比自己還小呢,就是顯老。

  “老弟,我六十八,比你還大三歲呢,貴姓?”

  “姓張。”

  “來來來,張老弟,先坐。”

  就這麽聊了一會兒,張老漢的情緒確實舒緩了很多,隨後便主動打開了編織袋。

  張老漢拿出的是一個長方形的書畫盒。這個盒子中規中矩,沒什麽特色,樟木的,不過看上去有些年份。

  “你們先看吧!”張老漢將書畫盒放到了圓桌上。

  邱不落拿起盒子的同時,看似很隨意地問道,“張老弟,你這東西,怎麽來的啊?”

  “家裏傳下來的。我老家是吉林的,後來兒子在齊州工作定居了,我就過來一起住了。”張老漢回答。

  邱不落點點頭,從盒子裏拿出了一個卷軸,這卷軸寬不到一尺,看著應該是橫幅。

  軸頭是老紅木,看裝裱也不像新的。

  吳奪就坐在邱不落的身邊,配合他拉開了卷軸。

  這卷軸的總長其實有三米多,不過兩人也沒擺開架勢,坐著距離一米左右,一邊拉開一截,一邊卷起一截,就這麽著看完了。

  其實不用等看完,開了開頭一部分,邱不落的眼中就露出了失望之色。

  因為這是一幅書法,書法內容是草書千字文,而且和宋徽宗趙佶的草書千字文“同款”。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是北宋宣和四年的作品,狂草,氣勢非凡,聲名赫赫。

  真跡原本,是寫在描金雲龍底紋白麻紙上的,長達1172米。

  不說別的,光是那張紙,就價值不菲。因為做這種紙,需要上百道工序,技藝早已失傳;而且十幾米長的紙,是一整張;上麵的描金龍紋,那是真用金粉一筆筆描出來的。

  趙佶當皇帝不怎麽樣,甚至都被俘虜了,但是作為頂級書法家,千百年來那是公認的。

  趙佶寫過很多千字文,但傳世的隻有兩幅。

  一幅瘦金體千字文,現藏於上海博物館;而草書千字文,則藏於遼寧省博。

  吳奪和邱不落眼前這幅,倒不是印刷品,也是筆墨之作。

  不過,原作長1172米,這一幅長度隻有三米多,顯然是“縮小版”。

  同時,原作上有很多題跋和收藏鈐印,而這一幅隻有趙佶本來的款印,就是“宣和壬寅禦書”和“天下一人”花押,外加鈐印“禦書之印”。

  這一幅草書千字文,不倫不類。

  說是高仿吧,它卻是“縮小版”,而且紙也是普通的宣紙,同時,也沒有做上其他的題跋和鈐印。

  說是臨摹作品吧,它也不落臨摹者的款印,更沒標注說明是臨摹作品;同時,還仿造了一方“禦書之印”蓋上了!

  而從紙張、墨跡、裝裱、軸頭,乃至盛裝卷軸的樟木盒子來看,肯定不是新作,但也就是到民國。

  邱不落還是耐著性子從頭看到了尾,鬆手後對張老漢直接說道,“老弟啊,這東西連清代都到不了啊,你說家裏傳的,頂多也就是能到爺爺輩吧?”

  邱不落鬆了手,吳奪便就自己拿著了。

  張老漢點點頭,“就是我爺爺傳下來的,我爺爺以前在長春是裱匠,也收藏字畫,還有皇宮裏出來的呢!就是破四舊那會兒全給毀了。這一幅因為是樟木盒子,放到衣櫃裏防蟲,卷到大被裏頭了,陰差陽錯地就給留下來了。”

  他一說長春,吳奪就明白了,他說的皇宮,是偽滿洲國的皇宮。

  1934年溥儀在倭國人扶持下當了偽滿洲國的皇帝,當時他從故宮弄出來的古玩珍品還在天津,由其族兄溥修負責管理。後來,這些珍品陸續運到了長春的偽滿皇宮。

  1945年,溥儀逃離偽滿皇宮,最珍貴的40餘箱古玩書畫隨車運走,但是,中途卻大部分散失,各自曆經輾轉或者損毀······

  不過,溥儀的散失的書畫中,好像並沒有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吳奪大體記得,草書千字文應該是傳承有序的。

  也就是說,張老漢的爺爺,應該不會和原作有交集,手裏隻有這麽一幅不倫不類的作品······

  同時,張老漢這麽一說,他爺爺應該很懂書畫才對;對他爺爺來說,這一幅不倫不類的作品和他本人幾乎是同時期的,為何要一直收藏呢?

  邱不落接著就問了:“老弟,你爺爺沒說為什麽要收藏這幅書法麽?”

  而吳奪之前已經跟著看了,此時,幹脆就直接聽一聽······

  “我也不知道啊!我父親好像也不知道。”張老漢道,“我看不懂,我兒子也看不懂。我兒子也找懂書法懂古玩的人看過,都說意思不大;大雅齋是我兒子的一個朋友推薦的,說這裏比較公道,送過來,差不多就賣了吧。”

  “差不多就賣了?”邱不落笑得略顯尷尬,“老弟,你是缺錢呢,還是覺得留著也沒意思?”

  “對對對,就是你說的後半句,留著也沒啥意思,換點兒錢好歹有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