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秦淮八豔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0-09-29 22:51      字數:2662
  其實吳奪在書畫上的功力不大行。

  但是書畫畢竟是古玩中的大項,吳奪好歹也看過不少資料和畫冊。

  王冕是很有名的畫家,《明史》中都帶“傳”的人物,而且他號“梅花書屋”;他的梅花,很有特點,也有點兒像王冕的性格。

  王冕性格孤傲,蔑視權貴,他畫的梅花,有一種很勁健的生機,盎然有力。

  吳奪眼前這幅墨梅圖,雖然也是畫得枝繁葉茂,但卻透出一種陰柔之感。

  往好了說,也隻能是形似而神不似。

  鬧不好還真是王冕的紅顏知己畫的,吳奪如此想著,隨即便聽了聽。

  結果,猜對了一半。

  確實出自女子之手,不過卻不是和王冕同時代的人。

  這幅畫出自明末清初,作者竟然是秦淮八豔之一!

  董小宛!

  董白,字小宛,又字青蓮,別號青蓮女史。

  青蓮,青蓮女史,有一種說法是董小宛後來自己起的,正是因為仰慕“青蓮居士”李白。

  秦淮八豔,個個都是美女,個個才藝出眾。

  明末清初,南京十裏秦淮,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

  不是那個有意思。

  秦淮河的兩岸,一邊是江南貢院,也就是南方會試的總考場;另一邊,卻是教坊名伎的聚集之地。對比很有意思。

  秦淮八豔說的是明末清初的八個名伎,和揚州八怪其實不止八個人不一樣,秦淮八豔就是八個人;雖然有好幾個版本,但每個版本都是八個人。

  不管哪個版本,都有董小宛。

  董小宛本來是蘇州人。蘇繡很出名,當時蘇州有個“董家繡莊”,蘇繡世家,家庭條件可想而知,而且也算得上是書香門第。

  董小宛為什麽姓董名白呢?因為她媽姓白。

  在古代,結合父母姓氏起名的情況很少見,因為婦女地位低啊。這同時也說明一個問題,董小宛的母親白氏,在董家地位很高。

  據說白氏是個才女,於是把董小宛也調教成了一個才女。

  淪落到教坊名伎,肯定家裏是出事兒了。董小宛十三歲時,父親病故。母親悲傷過度,繡莊又出了問題,也病倒在床,而且還欠下了巨債。

  最後,董小宛十五歲時來到了秦淮河畔的畫舫中賣藝。

  董小宛的民間故事很多,當時引發了名流巨富的明爭暗奪,最後嫁給了風流倜儻的豪貴才子冒辟疆為妾。後來又遭遇戰亂,冒家敗落,董小宛不到三十歲就去世了。

  董小宛的才藝很多,甚至廚藝都很厲害,還創製了“董肉”“董糖”。

  但現在,吳奪關注的是董小宛的畫。

  董小宛的畫,是在蘇州學的,蘇州是什麽地方?明代畫家雲集的地方。

  這幅墨梅,雖然跟王冕沒法比,但也算別有風韻。

  現在董小宛還有一幅《彩蝶圖》被收藏在博物館裏;十年前董小宛的一幅《孤山感逝圖》還拍出三百多萬的高價。

  但畫跟畫是不一樣的,哪怕是同一個人的。

  吳奪眼前這幅《墨梅圖》的價值,也無法和《孤山感逝圖》相比;《孤山感逝圖》是精品之作,尺幅也比《墨梅圖》要大,還有大量名人題跋和收藏鈐印。

  這幅《墨梅圖》幾乎是正方形,邊長連一尺都到不了,還是刻意模仿王冕之作,並非董小宛畫作中的精品。而且,還可能會出現爭議。

  吳奪的估價並不高,二三十萬的樣子。

  “這畫挺漂亮,咱想多少錢出啊?”吳奪看完之後,先將畫交還給中年男子,才出口問道。

  中年男子應得挺快,卻不是應價,“你看這是什麽時候的畫?”

  因為他不是行裏人,所以問出這種問題吳奪也沒在意,“我看不太準,隻能說不是現代作品。”

  “那你能出多少錢?”中年婦女接口問道。

  “我出肯定是越少越好啊,還得你們開價。”吳奪應道。

  徐有仁一看,這勢頭不太好,插話問道,“你們兩口子沒商量好嗎?”

  “徐大夫,我們也不知道你這麽快就領人來了啊!”

  吳奪想了想,看來這生意今天夠嗆能做成,多了少了的,怕是挺麻煩,主要是徐有仁夾在當間,有啥事他們找徐有仁很容易。

  若是便宜收了,怕他們找後賬,若是和估價差不多,意思又不大。這種畫,吳奪並沒有收藏的意思,收了也是倒手。

  “這樣吧,東西我看了,你們要是今天定不了價兒,就好好合計一下,合計好了,咱們再談。”

  “你就說你最高能出多少吧?”中年男子看了一眼老婆之後,才問吳奪。

  吳奪也看了看徐有仁,才回答說,“你們賣東西,一直不出價,我更不敢出了。還是你們合計好了再說吧。”

  吳奪說的時候,其實挺溫和的,而且臉上還帶著禮貌的微笑,可說了兩次讓他們合計之後,中年婦女的臉上就變得很不好看了。

  “那我們要一百萬,你買得起嗎?”她突然冒出了一句。

  吳奪怔了一下,“一百萬?嗬嗬。”

  當下便打定主意,這買賣不能做。

  “徐大爺,您看,我都買不起了,就先告辭了。”吳奪對徐有仁點點頭,又對中年夫婦拱拱手,“不好意思啊,今晚打擾了。”

  說罷便徑直向門口走去。

  兩口子也沒挽留,徐有仁一看,對兩口子說了聲,“那好,我也先走了。”

  吳奪在前、徐有仁在後,出了六樓的門,來到五樓,徐有仁又拉著吳奪進屋坐了坐。

  “徐大爺,他們今天壓根就不想賣,是想從我嘴裏探價呢!”吳奪不等徐有仁問,便先開了口,“古玩行裏的事兒,您不了解。再加上這兩口子怕是上頭了,這畫算了吧。”

  “我就是想問你呢。”徐有仁歎了口氣,“行,不收就不收吧。”

  “徐大爺我也勸您一句,千萬別再幫他們介紹買主了。”吳奪又道,“他們感激不感激的咱不說,吃不著羊肉,又惹一身騷就難受了。”

  “我也就是認識你才問的,別的古玩行裏的人,我也不認識啊。”徐有仁想了想,壓低了聲音,“不過小吳,有句話我還想問問,這個‘青蓮’到底是誰啊?我就是好奇,你放心,你告訴我,我誰也不會說。”

  吳奪笑道,“我都放棄這筆生意了,有什麽不能說的。依我看,是明末清初的名伎董小宛,她字青蓮,別號青蓮居士。”

  “董小宛?我好像有點兒印象。她的畫很值錢麽?”

  “那得看是什麽畫。這一幅,不容易定性,定性了也不是董小宛的精品之作,真正的行家不願意收,願意收的卻未必肯出高價。”

  “那一百萬是不可能嘍?”

  “一百萬?十萬我都不收。這畫,實際價值有個二三十萬,但是,他們要拿到古玩市場,我猜不會有人開價超過一萬!而且出了一家店,另一家指定會壓得更低。”

  “古玩行就這麽黑?”徐有仁瞠目。

  “怎麽說呢?唉,算了,跟您說不清楚。”

  “照你這意思,拿著價值二三十萬的東西,就賣不上合理的價兒了?”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拿到拍賣行上拍,我說的隻是那幾個特別有名的大拍行。要是選錯了拍行,掉進坑裏,說不定更慘。”吳奪看了看徐有仁,“徐大爺,您不會回頭又去給他們建議吧?”

  “我隻建議他們去有名的大拍行總沒事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