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瓷板畫背後的秘密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0-08-02 16:27      字數:2205
  吳奪甚至感覺,這裏頭,沒準兒還有蘇禾茂兄妹安排的的托兒!專門針對這種低起拍價的東西。

  當然,感覺不是實證,吳奪也不會勞什子去觀察誰是托兒,反正這件他們三個都不會拍。

  結果,這一件“唐三彩”馬,居然拍到了一百八十萬的高價!

  不要說這是一件高仿,就算是真品,目前的行情也值不了這麽多。

  雖然唐三彩的馬,大幾百萬的高價也不是沒有拍出來過,但,東西和東西是不一樣的。

  中拍者是個身材高大、西裝革履、頗顯豪邁的中年男子,落槌後還微微一笑,對附近的點頭示意,說了兩聲“承讓”。

  “是和你同名的郭老板。”陳永鈞對胡允德笑了笑。

  “隻是一個字相同而已。”胡允德看了看吳奪,既像是解釋,又像是對吳奪介紹,“郭誌德郭老板,可是齊州收藏圈的‘名人’,財大氣粗啊。”

  吳奪一聽便知,胡允德是在揶揄。看來,這位郭老板沒少花冤枉錢。

  “據說,因為屬馬,所以他特別喜歡馬,單說畫作,就有好幾幅悲鴻先生的畫的馬。甚至,還有兩幅韓幹的馬!”胡允德又道。

  陳永鈞接了口,“他那韓幹的馬,我見過一幅,比‘蘇州片’都差得遠呢。至於所謂悲鴻先生的作品,不看也能估摸出個大概。”

  芳草渡頭韓幹馬,綠楊堤畔戴嵩牛。

  韓幹是唐代畫馬的一代名家,存世作品極少,而且基本都珍藏於世界各大博物館,比如台北故宮的《牧馬圖》,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照夜白圖》。

  這位郭老板要是一個人就弄兩幅,那真成了小母牛坐火箭了。

  胡允德擺擺手,“蘇州片的仿畫,放到現在那也是古人仿古人,我看這位郭老板還是更喜歡‘新鮮’的東西,就像這件‘唐三彩’。”

  吳奪沒插話,心說這一下子卡對點兒了,沒想到他倆的嘴還挺損。

  “下一件拍品,將是今天上午的最後一件拍品了,拍完之後,咱們稍事休息,下午繼續。也不能累著各位大佬不是?”

  拍賣師在最後一件拍品上來之前,先做了提示。

  而最後一件拍品,則是一塊瓷板。

  看來,上午場是統一的,四件瓷器,一件三彩釉陶器,都屬於陶瓷的大類。

  瓷板呈長方形,尺寸55乘33厘米,上繪粉彩雪景圖。

  雪景圖的右上空白處,帶有題款。

  大字:梁園雪景。

  小字,則是抄錄了明代唐寅的一首詩:雪滿梁園飛鳥稀,暖煨榾柮閉柴扉。瓦盆熟得鬆花酒,剛是溪丁拾蟹歸。

  落款:壬申年冬至許人何處畫。

  此外,還畫有朱印一方:許人出品。

  吳奪一看,這是何許人的粉彩雪景圖瓷板畫?

  何許人,珠山八友代表人物之一。

  民國時期的瓷器,最有價值的,不得不提兩大類,一類是郭葆昌的洪憲瓷和觶齋瓷,一類是珠山八友的瓷板畫。

  看來這次拍賣,安排還是有些巧妙的,上午場的第一件和最後一件,分別就屬於這兩類!

  瓷板畫是晚清時期開始流行起來的,珠山八友則將這種藝術形式給充分發揚光大了。

  早年間,珠山八友的作品,行情並不是很高,因為年份確實有些淺。但是,這些年來,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其獨特的藝術性也受到越來越多的藏家的欣賞。

  市場價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珠山八友是活躍在景德鎮的一個瓷器藝人的小群體;不過,他們並不是隻有八個人,代表人物就有十幾個呢。

  所以,“珠山八友”隻是一個稱呼,就像“揚州八怪”也不隻是八個人一樣。

  珠山八友在瓷板畫上的藝術成就,最主要的就是繪畫技法上的創新。比如人物肖像,以前瓷器上沒有,比如紙畫上的潑墨技法、水點技法,以前也沒人用在瓷器繪畫上。

  而這位何許人,原名何處,藝名何許人。他最大的成就,是開創了景德鎮粉彩雪景之先河。他的瓷板畫作品,雪景圖最多,也最具代表性。

  吳奪在沒有觸摸之前,憑借自己的眼力,就大致感覺到,這好像是一件真品。

  不過,這件拍品有個很大的“問題”。

  看不全。

  看不了瓷板邊緣,更看不了背麵。這就無法觀察胎釉結合處和瓷胎本身的情況。

  因為,這塊瓷板畫,是鑲嵌好的成品。

  已經被鑲嵌在一副紅木框子上。

  雖然如此,但對於高手來說,也沒什麽大不了的,觀察釉麵和粉彩,基本也能判定。就是苦了一些水平還沒到一定高度的人。

  對此,拍賣師也做了解釋,這是同時期的原框鑲嵌,而且木料是上好的老紅木,工藝亦是一流;要是這種情況還要去強拆,那就太業餘了。

  不拆是對的,而且如此鑒定對吳奪來說,更不是事兒。

  嗯。

  這瓷板的確是何許人在1932年的作品,這和題款中的“壬申年”也能對上;這紅木框嘛,是1937年精工鑲嵌的,雖說晚了幾年,也可以說是同時期原框了。

  嗯?

  怎麽還有?

  這瓷板畫背後,居然還隱藏了一個“秘密”!

  聽到了這個“秘密”之後,吳奪的心跳略略加速了一下下······

  吳奪這次“下手”比較早,所以當他回到座位上的時候,有些人還沒看完。特別是因為瓷板是鑲嵌好的,水平不夠的看不全就得多參詳些時間。

  隨後,胡允德和陳永鈞以及寧雪也都回來了。

  “這一件大開門。”陳永鈞率先開口,“挺會玩兒,打頭和收尾的,都沒問題。”

  “陳總這是打算出手了?”胡允德笑問。

  “興趣不大,兩可之間。”陳永鈞看了看胡允德,“你上的話,我不跟你爭。”

  胡允德卻擺擺手,“我是代表大雅齋來的,這東西上拍,怕是不會有什麽利市,我就不勞神了。”

  這時候,吳奪笑著接了口,“兩位前輩都是見慣了高大上的人,我呢,太貴的也出不起,這件小精品,既然你們不感興趣,那我就試上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