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兵圍長安
作者:越小峰      更新:2020-07-20 05:53      字數:2303
  長安,曆史悠久,自遠古時期便有部落在此聚集!也是第一個被稱為帝都的地方!自周興起,周文王便把都城設置在了此地!

  到了大秦,長安為鹹陽治下的一個小城,到漢初!高祖劉邦讓相國蕭何負責修建長安,自此長安正式成為一朝帝都!

  也就是從此時開始,長安開啟了其十三朝古都的曆史!乃是華夏大地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地方!是真正的文明發祥地,搖籃!其中,著名的絲綢之路起點便是長安!

  到了大隋時期,先帝在長安原有基礎之上,修建新城!把長安城的規模擴大,以渭水為依靠,在原長安的基礎上,向東南發展,呈東南高,西北低的地形走向!

  修建出來的城池,更加符合神學思想。城市功能也更加完備!由單純的軍事防禦,變為多功能用途!

  天灰蒙蒙,這個季節的長安似乎特別讓人難受!四門城頭的戰旗也都耷拉著腦袋,渭水的風已經不再吹向這裏!時至中午,城門口的守衛三兩成群,相互間聊著天!進出的百姓也無人盤查!

  自隋帝南巡,帶走了帝都絕大多精銳後,長安便沒有了往日的繁華,氣勢!尤其是隋末戰爭從山東蔓延到關中以後!長安名為帝都,卻四麵皆敵,在風雨飄搖中堅守帝都最後的尊嚴!

  如今,唐軍入關,東麵潼關,永豐等地被李建成帶兵鎖死,唯一戰將屈突通被困河東,對帝都望塵莫及,有心無力!

  北麵,李世民已經完成包抄,正大踏步向長安壓來!原本就人心惶惶的長安,變得更加蕭條!能跑的商賈,百姓已經放棄帝都子民的榮耀!拖家帶口外逃!

  走在長安的街道上,隨處可見神色慌張的百姓,隨處可見密集巡邏的士兵!如今,留守長安監國的,乃是代王楊侑!

  說起這代王,實際上還是個十幾歲的孩子!那裏有什麽監國的能力!長安城內,最宏偉的建築,無疑是皇宮內苑!

  隻是,如今的皇宮在隋帝南巡以後,便變得有些寧靜了!除了那些宏偉的建築,紅牆亮瓦,留守的宮女,太監,禁軍少得可憐!!愛奇文學iqiwxm&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咚咚咚咚……”朝議的鼓聲中,空蕩蕩的皇宮廣場上,留守大臣的車馬出現,一輛接著一輛,自此,皇宮才算有了些許人氣!

  太監,禁軍也突然出現!午後的皇宮大堂,異常安靜,上百名大臣分左右站在大堂兩側!那巨大的圓形木柱,雕刻得栩栩如生的龍飛鳳舞,也掩蓋不了大臣們臉上的擔憂!

  大堂中間,一身穿明黃色長袍,臉上稚嫩的小孩,眉頭緊鄒,顯示出了與他年紀極不相符的老練!瘦弱的身子在大堂走來走去!

  許多大臣的目光都隨著他

  的移動而移動!

  氣氛凝重,楊侑停下腳步,看向眾大臣:“諸位大人,前線急報!李淵二十萬大軍,四麵合圍,不日便到我長安城下!如今長安兵微將寡,雖有城池之固,卻無把握戰勝來犯之敵!都說說,我軍當如何應對?”

  在唐軍向長安靠近的時候,長安城內的斥候已經把所有情況向楊侑匯報!所以,對當前的形勢,他是清清楚楚!

  “殿下,臣以為,李淵乃亂臣賊子!無論如何,不能考慮投降!”

  “臣附議!”

  “臣附議!”……留守的這些大臣倒是硬氣,居然沒有一個人說投降!隻是,他們這種熱血,沒有一點有效的辦法!

  楊侑歎息一聲,稚嫩的聲音響徹大堂:“諸位大人,投降自然不是我等考慮之事!可,如今大軍壓境,誰有退敵之策!”

  說到退敵,大臣們都低著頭!二十萬大軍,可不是烏合之眾,也不是當初關中的小股義軍!光這個數字,都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半響,文臣最前,一老者站出來:“殿下,臣以為!此時,退敵可能不大!然而,卻可以采用拖延之策!分幾步走!

  第一,動員城內百姓,加固城防!在唐軍到來之前!務必準備足夠的圓石,滾木!

  第二,派出使者分兩路,一去河東!讓屈突通放棄城防,全軍向李淵側後發起進攻!一去江都,向陛下匯報長安的情況!讓陛下派出援兵,長安乃帝都,陛下必不會放棄!

  第三,尋勤王之軍!長安周圍還有數支軍團,可向他們發出求援令!”

  這名大臣一看便知是官場老油條,說話顯得非常有道理!然而,卻不考慮,以屈突通的性格,能救援長安,豈會有半點耽擱!現在的屈突通,是自己在河東,左右不是,被困得坐臥不安!

  而長安周圍的隋軍,若有膽救援長安,早已集結!不會在這個時候還沒有一點動靜!

  至於他們盼望的隋帝,這會兒在江都麵臨的壓力不比長安小!

  “臣反對!此議不妥!屈突通將軍帶領的大軍,已經是我朝關中地區唯一的重兵集團!此時讓他帶兵前來,無異於以卵擊石,羊入虎口!李淵巴不得屈突通大軍前來!這是典型的圍而不攻,圍點打援!我等不能把大隋精銳送給唐軍!

  有屈突通大軍在,我等多一條退路!多一份保障!”話音剛落,反對聲已經響起!

  “長安都完了!哪裏還來保障?還有退路!”

  “既然沒有退路,何苦讓更多的將士蒙難?留著光複大隋不行?”

  “帝都不保,是我等的恥辱,有何顏麵去見先帝!”

  “說到先帝,李淵這亂臣賊子,受先帝多少恩惠!他更不能見先

  帝!”……這些大臣,說著說著就偏離了主題,有人甚至開始罵起了李淵!這類人,自然是言官較多,沒有多少實戰經驗!

  眼看著有些失控,武將之中,有一帶甲將軍走了出來:“好了諸位,今日在此。討論的乃是如何退敵,不是吵架!

  本將以為,隻有死守!別無他法!請援兵,用處不大!當今天下,局勢瞬息萬變!不錯,現在李淵有二十萬大軍!然而,多是新兵!戰陣經驗不足!李淵起兵不過數月,擴張太快,根基不穩!

  除了我隋軍,不知道有多少人盯著他不放!若我馮能守城三五個月,必有人從李淵側後發起進攻!長安之危可解!”

  猛說出這話的將領,絕對是戰場老手,而且,把天下局勢已經看透!在他說完以後,其他人麵麵相覷,都在用眼神交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