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曆史拐點
作者:柿子鯨      更新:2022-02-23 19:45      字數:2514
  不得不承認,時間對於各位大佬都是相當寶貴的,這爭取的三個小時麵談,足以敲定太多的大事。

  但換個角度來看,能夠上會的“決議”、“方案”,往往是在下麵已經達成了一致,真到了會議上的一點一滴的硬堆,可能一個簡單的項目就可以浪費掉所有的時間。

  “聯合,還有行動起來,是這個時間點的主流觀點啊.......大勢不可違。”

  在大佬麵前,還需要幾十年打磨的鄭禮並沒有主動出頭的打算,他隻是安心的看著一項又一項議案提出,然後迅速的被通過。

  其中很多議案,是注定要銘刻進曆史的。

  “......作為中央派的領袖,我能夠承諾,至少百年內,新的稅製不會成為各位的負擔.......”

  任何一項行政上的改革,最難動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就是財政和稅製。

  要統合各位軍閥的兵力,讓其組建成統一的成編製軍團,軍費和戰利品分撥製度,一出一進都需要有源頭有去處。

  軍事、政治、財政,在很多時候其實是分不開的.......既然李振君下定決心整合整個時遷城的力量,財政改革就是他必須邁過去的最難也最初的難關。

  “.......我無法為我的續任做出承諾,但我相信他不會蠢到真的用這套係統去收稅......說實話,真到了那個時候,偉大之路為核心的道路網絡構建起來了,我們也沒必要分的那麽細了。我們可以把未來交給下一代的......”

  十二部委之中,財政後勤部是倒數的,但從今天開始,他們會承接一份相當重要的任務——在各地建設財政稅務局。

  這意味著整個時遷城內範圍內的各大勢力開始財政整合,逃稅、走私什麽的,變得不太現實,於此同時,也意味著每一個個體都有“繳稅代碼”這樣的新身份證,對範圍內的安全排查相當有利。

  與此同時,也等於建立了新的戶籍製度......以現在的形勢為證,民政部門甚至隻是當地政權的下屬機構,一個穩定可靠的戶籍製度都沒有,很多外麵的人從生到死都和時遷城本市無關。

  保守估計,財政後勤部要擴充百倍的人手才能搞定這不可思議的工作,連名字都要加一個成為“財政後勤民政部”而看起來最離譜的,就是市長承諾百年內不收稅.......這是擺明了財政黑洞。

  但誰都知道這並不是虧本買賣,這意味著整個時遷城中央派、地方軍閥派真的開始整合,中央開始加強對整個勢力範圍內的盤查和了解......之前市長甚至軍閥本身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人的窘事,還是越少越好。

  丟在百年甚至十年前,僅僅隻是丟出這個方案,中央派和地方派就能在議會上掐起來,甚至引發戰爭也是有可能的。

  但現在,和強大種族的全麵戰爭爆發了,所有“外鎮”都受到了巨大的戰爭壓力,需要更多的進行整合,這是外因是大勢。

  內因就更直接了,現在的人類社會“統合”是主流思想,各大陸都要相互支援,複興聯盟在整合各大城的力量,各大城自然要整合自己轄區的各個部分的力量。

  “我們同意。”

  很簡單的話語,卻是準備了良久的答案,還有邁向新時代的決心。

  在各大陸開始建立“全球政府”應對戰爭的大勢之中,在“複興聯盟”開始國家化的大勢之之中,還堅持“軍閥割裂”的人或許有,但大概沒有資格坐在這裏。

  二十四鎮守後麵的,本來就是親時遷城的那一部分地方派.......恐怕在這個決議刨出之後,某些地方和區域還是要做過一場的,一次小規模的內戰是可以預期的。

  “.....好,我們進入下一個議程......”

  行政和財政上完成了整合,有了錢有了人,就可以正式的擴軍了。

  在完成了A編軍團的編製討論之後,時遷城將在十年內完成這一次的擴軍,各條戰線都會出現大量的富裕力量。

  這既是為了未來的戰爭做準備,也是為了更重要的事情.....

  “......我們複興聯盟已經和其他的大區進行了聯係,他們已經敲定了援軍是必要的,如果一定要打,一定要流血,在別人的大陸上,總比我們的地盤上好......”

  這種小規模的內部會議,稍微說點政治不正確的直白話語也沒問題。

  “......三十年,三十年內我們預定派出三批援軍,並根據當時的情況修訂人員和人手.......”

  李市長的話語相當的簡單,但其中透露出來的東西,卻發人深省。

  “......這麽說來,各大陸已經將南大陸視作決戰區域了?或者說戰事比預期的順利太多,讓很多大城渴望盡快的結束戰爭.......三十年,是不是有點太急了。”

  下麵的諸人議論紛紛,但至少沒有一個人反對這個方案。

  這種跨大陸的援軍並不是一錘子買賣,就算派遣一個超級軍團也沒有意義。

  和其他的大城、大區進行溝通協調,補兵補成一條線才是王道,讓阿特爾人在那條戰線上持續的失血,用時間來消耗其國力,並逐漸將其推到戰爭終局,是“聯合國”的大戰略。

  三批援軍,第一批是先遣隊,由一批精銳和工兵組建,主要隻是去看看局勢和情況,同時為後麵的援軍做好後勤準備。

  第二批援軍是主力,根據當時的情況確定具體的人數。

  第三批.......是繼續添油戰術,來點無痛無癢的軍團疊疊樂,還是派遣高端戰力組成的獵神團,也必須根據當時的戰局來看。

  而既然確定了要派遣遠征軍,大範圍擴軍是必然的。

  於此同時,後勤財政部要招人增加地方管轄能力,軍部要招人組建新的軍團和後勤配套機構,交通運輸部要推進偉大之路南延線的建設,內務部要偷偷的在各個外城埋下釘子......咳咳,隨著時遷城中央集權的增加,十二部的權力和人手,都要翻上數倍。

  而這些工作看似彼此獨立,其實都是相輔相成的。

  沒有偉大之路和其延長線,各地的財政和行政人員來往都不太現實。

  而沒有財政和行政的統一,大規模、大範圍的持續招募兵員也隻是紙麵計劃,調度複數的軍團也隻能靠各位軍閥大佬的自覺.....那平日還好說,打苦戰和惡戰,就自然的會出現各顧各的,誰也不服誰。

  而完成了一係列的整合之後,可預見的會大幅增加財政稅收......別說李市長承諾不收地方稅,僅僅隻是讓那些逃稅的、走私的沒空子鑽,地稅的收入都會暴增數倍。

  暴增的資源和資金收入,又會成為擴軍、修路的有力支持。

  這一套循環下來,如果一切順利,時遷城的綜合力量翻個幾倍是理所當然的。

  “或許,未來的東大陸首都,真的不是做夢。”

  在當一切完結,當這份注定載入曆史的會議記錄徹底封存,一切秘密還需要保密一段時間之時,鄭禮也看向了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