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成長和進化的動因
作者:康泓      更新:2020-10-20 17:17      字數:2298
  人工智能這個概念這兩年真的是如火如荼,實際智能不智能單說,至少這個概念是炒的爐火純青的。

  甚至延伸到了人工智能未來如果生出智慧會不會與人之間產生鬥爭的爭吵之中,

  在郭一看來,這完全就是杞人憂天,不過這也許就是概念炒作的一部分吧,要不,人工智能這個概念也不會在短時間內炒到人盡皆知的程度——在這方麵,這一類的電影可謂是功不可沒。

  而實際上,現在的所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本身就是一段其實根本算不上高明的程序。

  稍微專業一些的人都知道,所謂的機器學習智能算法不過就是窮舉最優解而已,仗著計算機以及超級計算機的強大算力來進行最圍棋,也是利用的近似最優解,靠著大量的數據和經驗堆積起來的。

  這些東西,跟“智”沾不上任何的關係。

  就算未來科技迅速發展,人工智能真的生出了智慧,那機器就擁有了跟人鬥爭的先決條件了嗎?

  聽了郭一的問題,林欣還真的陷入了沉思,隨著科技的發展,關於未來機器人會不會與人反目成仇這個問題,雖然這還很遙遠,隻是出現在科幻片裏,但哪怕隻吵著玩兒,對這個問題的認知也是分為兩派的。

  有人認為這永不可能,當然,也有人認為也許會。

  但無論怎樣,大多數人其實是沒有把這事兒當真的,就算要有,那也是幾十上百年甚至更長時間之後的事情了,為了生活不斷奔波的大多數人也沒有閑情雅致去研究這個。

  看著林欣思考的入神,郭一也是笑了:“這個問題說起來很複雜,但隻要想明白一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那就是人和動物和機器三者的本質區別是什麽。”

  “人和動物和機器三者的本質的區別?”林欣疑惑道。

  “是的,”郭一接著說道:“機器和生命的本質的區別,也是我們未來研究可進化指令集和可成長芯片的一個導向性指引。

  “這個問題我也思考了很久了。”郭一這樣說道,這個問題他豈止思考過很久了,他甚至對人類的生命進程進行過一些推演,隻不過沒有什麽進展罷了。

  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是什麽,主流的觀點都認為是“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

  為了可成長芯片的事情,先前郭一對此也進行過一番研究,但事實上,“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這個界限其實並不清晰,而且這是一個哲學概念,並不是生物學概念。

  也有觀點認為,任何動物最本質的區別是是否擁有“意識”。但“意識”這個東西本身就又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意識的本質是什麽,現代科學也沒法解釋呢。

  郭一也是接著說道:“在我看來,智能機器與生命個體最本質的區別就是是否能夠產生‘欲’,而動物與人的最本質的區別就是是否擁有‘望’。

  未來的智能無論如何發展,它的上限就是‘欲’,無論再強大的人工智能,再智慧的機器,它甚至可以模擬人類的思考和判斷甚至是模仿決策,但最關鍵的就是這個‘欲’,是機器永遠也不能產生的。

  而“望”就更高級,指的是對未來的期待和展望,一般的動物一般也無法產生。

  ‘欲’是人類乃至各種生物鬥爭的最本質的原因。我的想法是,未來的機器是否產生智慧都不是最重要的,但唯有一點,那就是不能產生‘欲’。”

  林欣也是了然的點了點頭:“從古至今所有的鬥爭,歸根接地都是‘**’所引起的。”

  “這你說錯了,不僅僅是鬥爭,就連發展也是,如果沒有**的產生,那是不會有現在的人類的。如果沒有**的產生,也是不會有今天的科技發展與進步的。”

  郭一接著說道:“我剛才說的,未來的智能機器,萬萬不能產生‘欲’也是這個原因,‘欲’本身就是進化的動因。

  假如機器能夠產生‘**’,那就意味著機器自我進化的開始,也是‘不可控’的開端。”

  “那在發展人工智能的時候一定要著重注意這一點,千萬不能讓機器產生‘**’。”林欣點了點頭,也是說道。

  “你想的真多!”郭一無奈的笑了笑:“現在是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嗎?還‘**’呢,成長的問題都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解決。”

  “哈哈!”林欣也是笑了,確實,這個問題還早的很呢,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夠遇得到,確實不是這個時候該思考的問題,思考了也沒什麽用。

  “事實上,我現在傾向於認為,機器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產生‘**’的。”郭一神色一凝,說道:“但,有隱隱感覺得有哪兒有些不對,說不上來。”

  郭一搖了搖頭,不再去想這個問題,利用推演都推演不出來的問題,僅靠這一會兒的思考,那肯定也是無濟於事。

  想不出來,索性不想,郭一也是暫時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拋到腦後去了,注意力重新回到眼前的設計圖,他也是接著說道:

  “欣兒,現在咱們的主要任務是完善二代芯片,也就是這個視覺信號轉換專用芯片的算法,目前的這個設計隻是一個占位,性能雖然比一代要強,而且強不少,但是還是無法滿足信號的轉換需求的。

  我現在有一個初步的想法,但還不完善,需要不斷的測試和調整,你要做的也簡單,就是觀察在這個調整的過程中的實時性能數據變化。”

  郭一也是無奈,這個工具就是一泓科技自己開發的那個自動化設計和驗證工具,甚至性能測試和仿真模擬的功能都有。

  隻不過現在還沒有完全開發完成,隻是一個半成品,還無法進行完全的自動化操作和調整,很多操作還隻能人工進行。

  即便如此,這工具也比目前市場上的eda工具要強太多了,最起碼準確率和效率是沒得比的,這邊稍微一處改動,對全局的影響幾乎可以實時的展現出來,錯誤電路就不說了,低效電路也會被直接標明,甚至會給出建議替換方案,功能可謂是強大至極。

  “這工具一旦放出去,恐怕又會是一番腥風血雨啊!”

  林欣一邊參照操作手冊上手,一邊不斷的感慨著:“跟這個工具一比,市場上的其他工具簡直全都是渣渣啊,我敢保證,誰一旦用了一回這個,那就絕對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