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歸根結底是算力的問題
作者:康泓      更新:2020-10-20 17:17      字數:2502
  雖然認為不可能,但自從腦海中冒出了“郭一要把現在的通信及網絡體係給顛覆了”這個念頭,馬騰接連幾天一直在想這個事情,甚至一連好幾天,他連覺都沒睡好。

  這幾天,他是越想越不對勁,盡管他不斷的在勸說著自己要淡定:郭一的這些東西隻是一個設想,甚至隻是一個幻想、臆想,別說不能實現,就算能實現也肯定是幾十年以後了。

  以自己現在五十歲的年紀,幾十年以後自己在哪兒還不知道呢,何必去糾結這些事情呢。

  但無論怎麽想,都打消不了馬騰那蠢蠢欲動的心,隻要一閉上眼,那滿腦子都是郭一講得那些話,他甚至覺得自己都有些著魔了。

  直到從助理那裏得知郭一答應了會麵邀請之後,馬騰的心裏才稍微平靜了一些。

  “難道,這又是一個時代?”別人不清楚,但馬騰自己清楚的很,這是他的一種獨特預感,也是他對大勢一種敏銳直覺。

  這種預感和直覺在先前的很多重大、關鍵決策中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讓他一次又一次的立於不敗之地。

  ……

  信息科技大學,網絡拓撲實驗室。

  自從項目的揭牌儀式之後的這幾天,郭一一直窩在這裏,他正在進行的正是關於之前設想的一次實驗。

  在前幾天的展望演講中,郭一是突發奇想,提出的一個未來城市的理念。

  很多人可能雲裏霧裏的看不清楚,但郭一自己清楚的很——在現有的通信和網絡框架下是做不成這件事兒的。

  即便能夠做成,郭一也不會選擇在現有的通信和網絡框架下去做。

  原因也很簡單,現在的互聯網,華夏的話語權太弱了。

  就像馬騰想的那樣,隻要在互聯網這個框架內,無論你搞出多牛的東西,華夏的企業絕對走不出華夏,一旦走出去,麵臨的那就是無理的打壓和流氓的製裁。

  而最終,你搞出來的這個東西隻能在華夏這個圈子裏兜兜轉轉,而別人則可以拿著你的創意和技術,在整個世界晃悠。

  “郭一,怎麽樣?”趁著郭一停歇的功夫,林欣也是開口問道。郭一現在做的這些東西,她隱隱有些迷糊,一切好像都不太對。

  “你看,這是通過先前準備的工具模擬的一個環形加放射狀路網城市。”郭一指著顯示器,說道:

  “模擬的不多,三條主環路,九條放射線,外加五橫五縱的城市主幹路線。支線的問題咱們暫不考慮,行人和非機動車的問題也暫不考慮。

  假定所有汽車在從起點到終點的過程中勻速行駛。

  如果沒有城市中央控製係統的調度,就這樣一個簡單的模型,如果要達到我們對未來城市的規劃,整個路網最多能承受多少輛車?”

  “具體要求呢?”林欣開口說道:

  “如果整個路網之中隻有一輛車,那無論如何也是沒有問題的,綠燈專為它而亮就可以了,但如果有兩輛車,這兩輛車就有碰麵的可能,哪怕機會再小,那也是有可能。”

  “你不用考慮這個問題。”郭一接著說道:

  “我想說的是,如果路網內有500輛車,那這樣一個路網係統,每小時發生事故的概率都高達45。

  但加入城市中央控製係統的控製之後呢,同樣是這個模型,這樣一個路網,完全可以滿足上萬輛汽車同時在網,且每一輛在它行駛的過程中都不會遇到紅綠燈。”

  “但現在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通信網絡根本就滿足不了需求,達不到預期。”

  郭一說道:“現在的網絡通信協議太過複雜,尤其是對於及時性要求非常高的應用場景來說,這簡直就是致命的。

  比如說,在先前規劃的場景中,所有的汽車都由城市中央控製調度係統來控製,現在的網絡通信協議根本就滿足不了要求。”

  “剛剛不是實驗的挺好的嗎?”林欣說道。

  “這實驗算的了什麽呢?”郭一笑了:“這是完全不考慮任何其他突發情況的場景下進行的實驗,一切按部就班。

  但,在實際運行的時候這可能嗎?就現在的芯片處理能力,加上通信網絡時延,簡直就是致命的。”

  林欣了然的點了點頭,現在的多層網絡通信協議,尤其是在長距離多節點的情況下,時延確實很高,而對於交通控製來說,任何微小的時延都可能造成巨大的後果。

  “在我的設想中,城市中央控製調度係統是絕對可靠的,如果所有人所有終端所有的車都按照城市中央控製調度係統來運行,那事情絕對要簡單的多。”

  郭一接著說道:“但,任何時候,都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按照規則行事,紅燈還有人闖呢,你就算規劃的再好,也肯定會有意外發生。

  除了自身的處理運算能力之外,對於這種意外的處理,也是城市中央調度係統第二重要的任務。而對於意外的處理,及時性的要求是非常非常之高的!”

  郭一說這話可不是無的放矢,在先前學校的課外活動中,他是做過功課的。

  通過對上百名老司機的調查,郭一得出一個結論:在駕駛汽車的過程中,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多數老司機踩刹車的反應甚至比大腦做出判斷都要更早!

  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人,尤其是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在處理突發事件的時候,滯後的時間是無限接近於零的。

  如果按照現在的網絡通信協議,肯定是如下的流程:

  車上的傳感器監測到異常情況→多層網絡→城市中央控製調度係統處理並發出指令→多層網絡→汽車控製係統做出反應。

  假如出現的意外情況是突然有一個人毫無征兆的出現在了機動車道上,等這一套流程走完,估計人都飛出去幾十米,早就涼涼了。

  更重要的是,這一刹車,那可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

  在這樣複雜的路網係統中,任何微小的變化都會引起係統內其他交通參與者的一係列變化。

  城市中央控製調度係統就必須重新對受到影響的交通參與者還有信號燈進行重新計算和重新布置,趕得巧了,可能係統內所有的參與者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

  “這樣的東西,真的能夠實現嗎?”聽完郭一的介紹,林欣對這個東西真的是沒有什麽信心了。

  “那天我就說了,以現在的技術水平,全世界所有的超算加起來,也滿足不了一個城市的中央控製係統調度需求。”

  郭一接著說道:“不過,我們不是在研究可進化指令和可成長芯片嗎?

  這個跟我們要做的即時盲人視覺終端殊途同歸,本質上是一樣的,歸根結底,就還是一個算力的問題,專有芯片的問題。

  隻不過,這個需要的算力比盲人視覺終端更大,大的多。

  解決盲人視覺終端是我們的既定計劃,也是第一步,隻要盲人終端成功了,這個就是一個強化版,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