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全世界的驚濤駭浪——他們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作者:康泓      更新:2020-10-20 17:17      字數:4507
  11月2製程工藝相關的詳細信息。

  據官網介紹,拜仁的的基礎上進行的智能微縮。

  在智能微縮主要設計規則的基礎上,同時采用係統內多偏差相互作用修正全新工藝,大幅度提高了產的公告中還這樣介紹:此次芯片試製采用了全新的多類型晶體管混合設計的方案。

  介紹中說,在極端的情況下,這種多類型晶體管混合設計的生產方案能夠帶來額外的200的性能提升。

  ……

  公告一經發出,立即引來了眾多的關注。

  不僅僅是專業人士,就連那些連電路圖都快忘光了的文科生也一起湧了進來,想要一探究竟。

  對於他們來說,這專業的公告與相配的文檔還真的是天書一般。

  文字介紹也就算了,雖然也看不懂啥意思,但至少每個字兒都認識。

  不過,中間所配的那格式各樣的電路圖標、溫度電壓圖表、勞損電壓性能圖標等,還有史前1係列芯片的微剖圖,那就真的是看得他們暈頭轉向,不知所雲了。

  “早知道我就去學理科了,現在連個電路圖都看不明白了,感覺自己像個文盲似的。”甚至有人這樣評論道。

  “拉倒吧,我是理科,而且是工科,物理我學的可好了,但這是啥東西我依然看不懂。估計學計算機的才能看懂吧。”

  “你也拉倒吧,我也是學計算機的,我也一點兒都沒看懂,我把整篇文檔搬到咕咕去了,去看看,那裏有大神!”

  “有沒有專業的人士來分析下,這裏邊都說了啥?”咕咕這邊早就有人把整篇公告都搬來了,正求教呢。

  “稍等,正在分析中……”

  “哇,大神,圍觀中……”

  “大神,快……”

  “大神,好了沒!”

  還別說,這個時候,咕咕還真湧進來了一批專業人士,這個時候正在通過拜仁的公開數據分析著他們的製程芯片的實際情況。

  “鑒於這裏大多數人都不是專業人士,專業的話我就不說了,說幾個特別關鍵的點。

  首先,你們看這個,就是文檔中提供的電壓-頻率對應關係圖。

  你們看這個圖,對於史前係列1的處理核心,也就是cu,在07v下通過測試的頻率高達14ghz,在12v的電壓下頻率高達32ghz。

  就這一個數據,你們知道意味著什麽嗎?”

  “賣什麽關子啊,說啊,真是的,你說的這亂七八糟的都是什麽玩意,什麽電壓頻率的,說重點。”

  “樓上的,你看它認證,魔都微電子高級測試工程師,這是真大佬,大佬,趕緊說,這意味著什麽?”

  這位認證為魔都微電子高級測試工程師接著說道:

  “就這個數據,僅僅從公開的資料來看,拜仁的這也弱不了多少。

  在0製程通過測試的頻率為15ghz,而在12v的電壓下頻率是325ghz。

  也就是說,現在拜仁的這個弱,但弱的也有限,在10以內。”

  他接著說道:“更關鍵的你們看到沒,就是圖標中的那個非工作電壓,01v。你們知道這個01v什麽概念嗎?

  非工作電壓,就是在晶體管不工作的時候的電壓,你們也可以理解為待機電壓。

  01v,這比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藝還要強,而且強的非常多,我敢保證,這絕對是一種全新的晶體管形式。

  台積電5n的公開數據我沒找到,但台積電的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兒半點!

  非工作電壓重要嗎?如果說在c芯片上,它一點兒都不重要,因為它主要影響的是功耗,電腦對這個不敏感。

  我們都知道,即便是待機的時候,手機也是耗電的。

  你們不知道的是,即便是你在用的時候,芯片當中的晶體管也不是全部在工作的。八核的cu大多數的時候都隻有兩核在工作。

  不工作的那些晶體管就不耗電嗎?肯定不是的,柵極兩端依然會有電壓,依然耗電,這兩端的電壓越小耗電當然就越少。

  說太專業了也難說的清楚,這麽說吧,如果是同樣的芯片設計,拜仁的這工藝製造的芯片耗電量絕對比其他的工藝要低50以上。”

  說完,他自己又不住的感慨了一句:“除了晶體管密度有差距,拜仁的這了啊!”

  “臥槽!這真的假的?我咋覺得這麽玄乎呢?性能媲美台積電5n工藝,功耗還比他們低?這不是已經世界了除掉晶體管密度。台積電5n製程工藝的晶體管密度是每平方毫米1隻有11億多不到12億。

  晶體管密度才是製程工藝的標誌性指標,拜仁的這個整體性能肯定比不了台積電的5n,差不少呢。”

  認證為魔都微電子高級測試工程師回應道:

  “這位仁兄說的對,拜仁的這個都是要強的,而且強不少。

  還有,你們隻顧著比性能,你們是不是都忘了一點,台積電的5nuv光刻機,拜仁用的啥?

  拜仁用的是我們國家自產的,0級別的光刻機。

  你們想想,如果拜仁有一台euv會發生什麽?”

  “臥槽!我終於知道台積電那天為什麽火急火燎的故意對外透漏3n製程的消息了,他們這絕對是怕了!

  90n了,如果拜仁有euv,那還不把台積電甩到他姥姥家去!”

  看到這個分析,很多人沉默了。

  沒辦法不沉默,這消息實在是太驚人了!

  拜仁竟然用十幾年前大陸的落後光刻機生產出了幾乎媲美世界最頂尖的芯片!

  這消息簡直無亞於一場大地震,也怪不得台積電和英特爾那天的反應那樣激烈,他們肯定是當天就發現端倪了。

  “我就說嘛,等啥分析啊,high就完事兒了,這不,最後的結果還是個high!郭大神的能力,還需要置疑嗎,由他出馬,從來沒讓我們失望過啊!”

  “你等會兒,等會兒再high,先讓我緩緩,我覺得我好像還沒睡醒,總感覺還在夢中。我們的芯片製造落後了那麽多年,落後了那麽多代,這就躋身世界得所有人都咯噔一下,在芯片製造這個領域,這幾個字太遙遠了,在很多人眼裏,這件事兒甚至比男足捧起大力神杯都更遙遠。

  如果換一個企業,換一個人宣布這件事兒,肯定就會有人去質疑這件事兒的真實性,但這是郭一。

  這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在所有人的心中都沒有了質疑的選項。

  更何況,一百多頁的真實生產數據,環環相扣,並沒有任何疏漏和瑕疵。

  短短一天,就有人總結出了其中的關鍵點:“這些數據,相互印證、相互補充,環環相扣,絕對是真實生產中的得到的數據,不會有任何問題。”

  即便相信,很多人心裏也是犯嘀咕的,畢竟這進步的實在是有些太快了,仿佛在夢中。

  但一篇篇專業的分析,一個個權威的論證,讓他們徹底放棄了顧慮,開啟了關於科技的狂歡之旅。

  尤其是國家電視台第二天中午做的特別報道:《芯片製造關鍵之突破,逼近世界頂尖》

  這特別報道詳細介紹了芯片的工藝,優勢,以及跟世界頂尖之間尚有的微弱差距。這更是把全民的狂歡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不管是咕咕,貼吧,論壇,朋友圈還是網絡上的其他任何地方,隻要你打開電腦,隻要你點開手機,隻要你還在使用互聯網,華夏企業成功突破芯片製造的消息就撲麵而來,簡直就一場信息的全民轟炸。

  各大網絡公司、科技公司員工之間的聊天也幾乎全都是這個話題,他們還都在討論著這個突破對於他們各自的影響。

  有人甚至還覺得不過癮,直接翻牆把這些東西發到了外網推特和臉書上。

  “哈哈哈”大笑三聲,然後嘚瑟道:“製裁?你們就慢慢製裁吧!等明年,我們自己的euv一出來誰還陪你們玩兒了,什麽高通英特爾穀歌蘋果的,讓他們統統去死!”

  “就是,欺我華夏無人?肯定讓你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你們這些渣渣,顫抖吧!”

  ……

  沒有任何組織,沒有任何預謀,僅僅是這些激動的無法自已的國人,幾乎把推特和臉書搞成了中文專場。

  很多外國人看的一臉懵逼,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兒——推特和臉書雖然偶爾會有中文發言,但量其實並不多,但今天,他們好像感覺自己錯開了軟件,打開了咕咕一般,滿世界都是中文!

  “什麽?你說華夏全部利用自己的技術成功製造了?貝爾,你不會是發燒燒糊塗了吧?”

  “安迪,事實就是這樣,你看,他們的tv都做了專題報道了,這還能有假?”

  被叫做安迪的人還是搖了搖頭,說道:“這不可能!權威媒體報道又如何?就像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不也常常編造一些謊言。”

  “安迪,你看看這個,我找人翻譯的,拜仁的關鍵資料,這個東西可造不了假。”

  許久之後,安迪串聯起了所有的數據,一切的證據擺在眼前,他雖然無法相信,但也無法反駁,隻是不停的說著:“這不可能,這不可能。”

  ……

  基於網友們的功勞,全世界範圍都在短時間看到了拜仁成功的消息,就連那個一百多頁的產絡世界傳播著。

  國外很多的專業人士咋一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反應都是出奇的一致:“這不可能,絕對是造假!”

  但看到文檔裏那嚴密的數據鏈條,詳實的生產環境數據,通過計算,前後完全吻合,造假如果能造出這個水平,那還真是比真的還要難。

  最後不得不無奈接受了這個現實,大為感慨的說道:“他們究竟是什麽做到的?”

  ……

  “他們是怎麽做到的?”專業人士再問,台積電的工程師們更是為此抓狂。

  雖然有了林誌豪的預防針,他們對拜仁的工藝的優秀程度有一定的心裏準備,但是此刻,看到這些數據的他們還是沒法平靜的麵對。

  林誌豪自己的心裏也是驚濤駭浪一般,在現場,他就估算了拜仁微電子製程工藝的一些數據情況,但現實比他估算的還要好,而且好的多。

  “你們看著芯片微觀切麵圖,”林誌豪說道:“你們覺得誤差有多少?”

  “光的波長越長,衍射效應是越明顯的,在光刻的過程當中,圖像的邊界就會越來越模糊,如果不進行修正,193n的深紫外光,是無法製造的。”

  林誌豪接著說道:

  “我們自己的一代製程工藝采用了非常先進的曝光修正算法,大大的提高了良品率。但是,你們看到了沒,拜仁的整個微觀切麵,這圖像邊界有一點點不清晰嗎?”

  “難不成,他們還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修正?”立即就有人置疑道。

  “我不知道,原始的設計是怎麽樣的我們看不到,也不清楚。”林誌豪接著說道:“我們能看到的就隻有這個圖,別的我不敢保證,僅僅從這個圖來看,邊界幾乎可以認為是百分之百。”

  林誌豪這麽一說,原本就非常不淡定的台積電工程師們就更加的不淡定了:幾乎百分之百,啥意思?

  任何的機器都不可避免的會有係統誤差和測量誤差,幾乎百分之百,那實際就是百分之百!

  “這也是我之前我為什麽說拜仁有能力利用duv製造5n的關鍵之所在。”林誌豪接著說道:“不能以常理衡量他們啊!”

  林誌豪說這話的時候,心裏也是十分不解,也在感慨著:他們就究竟是怎麽做到的啊!就憑那個係統內多偏差相互作用修正的全新工藝?

  林誌豪想不明白:

  按道理,台積電當初利用深紫外duv量產時的曝光補償和修正算法已經極為先進了,但也完全沒法做到拜仁這樣幾乎完美的修正效果!

  這簡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難道他們這個所謂的全新工藝還能讓光的衍射現象消失不成?

  即便那樣也不對啊,熱膨脹也還是會造成圖像顯影誤差。

  林誌豪昨天想了一夜,也沒想出來個所以然來。

  至於用誤差消弭誤差,最終達到沒有誤差的效果,林誌豪不是沒想過,但這也根本不可能啊!

  這對控製係統的精密性要求太高了,阿斯麥現在最先進的光刻機由某國提供的控製係統都做不到,就更不用說大陸資產的落後光刻機了。

  “他們究竟是怎麽做到的?!”林誌豪搖了搖頭腦袋,再一次的發出這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