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這究竟是一個什麽神仙操作!
作者:康泓      更新:2020-10-20 17:17      字數:2471
  一年的時間,即便不用攻克三大核心係統的關鍵技術,何明也真沒把握魔都微電子一定就能夠成功生產出極紫外光源euv光刻機來。

  這是一個太過複雜的工程了,即便除掉三大核心係統,其他的東西依然同樣繁瑣龐大且非常複雜。

  看何明這表情,再看看魔都微電子這一眾工程師的糾結,郭一心裏也是微微歎了口氣:

  對於現在的魔都微電子來說,極紫外光源(euv)光刻機這個龐大的家夥還真的困難。

  郭一也是無奈,未來一年,他自己這邊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輔助神經係統的大規模人群的測試驗證、史前係列芯片的更新升級及相關的商業應用、適用於盲人的特殊終端、可進化指令集芯片及其材料的嚐試等等一大堆的事情等待著他去推進。

  在郭一的眼裏,所有這些事情,哪個都比光刻機重要。

  就比如視力障礙人士的特殊形態終端,現在哪怕用超級計算機,一個小時才能處理一幀的全畫麵。

  就算是降低分辨率,不考慮高延時,依靠現在的芯片製造技術,那也是遠遠不夠的。

  芯片性能提升個三倍五倍的根本就沒啥作用,就算是能夠提升百倍千倍作用也一樣有限。

  現在的問題不是性能的問題,而是用這種處理方式根本就不合時宜的問題。

  用傳統的集成電路芯片來模擬生物信號,尤其是特殊通道的生物信號,如視覺信號等,這本身就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郭一未來的規劃是:利用自己的推演能力,通過大量的樣本推演,找出人本身處理視覺信號的機製,仿造這種機製設計製造一種專門處理視覺信號轉換的特殊功用特殊形態的芯片。

  這種芯片處理能力興許不強,但處理視覺信號比較專業,效率較高。

  在這樣的情況下,光刻機的製造與升級對於他來說就顯得不那麽重要了,他也真的沒時間去顧及。

  不過,話說回來,在自己的可進化芯片以及特殊功用特殊形態的芯片真正成功之前,光刻機的升級也不能完全說沒作用。

  雖然處理生物信息傳統半導體芯片不擅長,但是處理傳統物理信號、數字信號等還離不開這個東西。

  即便是自己這邊的特殊形態特殊功用芯片成功了,兩種芯片肯定也是各有所長,可以相互補充,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會是一個共存的狀態。

  這麽一看,光刻機的升級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郭一也不能把自己劈成兩瓣,一半做這個,一半做那個吧?

  思索了一番,郭一說道:“何董,這樣吧,你們盡管做,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我來處理。你們隻管做你們能做的,剩下的交給我,我來包圓。”

  何明聞言也是一驚,這口氣也太大了吧?

  不過,他這念頭也就在一瞬間。

  郭一這個人,他是實實在在打探過的。

  台積電和英特爾如此激烈反應的內幕別人可能還不太清楚,但作為業內人士,他可是清楚的很。

  尤其是台積電工程師的判斷,何明都聽人說而且證實過了。

  最最有說服力的,還是現在拜仁的光刻機,那就是魔都微電子自家生產的90n級別了。

  這個時候,雖然對郭一的說法沒辦法確認,但何明從心底裏是認可的,百分之百能成功不敢說,但成功的可能性是絕對有的。

  對於魔都微電子來說,有可能,那就足夠了。

  自家這邊研究了這麽多年了,28n才剛剛驗證,還沒有規模出貨。

  極紫外光源euv光刻機有可能成功,而且成功的可能性還不小,這就足以讓魔都微電子賭上一切了。

  何明沒有做過多考慮,直接說道:“好!那今天咱們就算達成初步合作意向了,具體的方案,我們回頭再細談?”

  “你們出方案,然後拿給我就好了。”郭一笑道:“我是一個技術人員,腦子裏沒那麽多彎彎繞,合適就做,不合適就不做,簡單的很。”

  確定了合作意向,一行人也沒有多待,寒暄了一番何明就離開了。

  但郭一可是給他出了一個大難題啊!

  合作方案他定,郭一那邊行就一個字,不行就倆字,這看似握住主動權的事情其實沒那麽簡單。

  郭一越是這樣他越是不能忽視郭一的訴求和想法。

  商業談判本來就是磨出來的,尤其是這種大型的合作,談個幾個月都是常事兒。

  哪有郭一這樣的,你出一個方案,行就行,不行就散夥拉倒,這也太草率了吧?

  “哎,愁人啊!”何明簡直愁壞了。

  魔都微電子雖然是國內最頂尖甚至是唯一的的光刻機設計生產廠商,市場份額占到80以上。

  但現在有郭一這個完全不符合科學的人存在,何明還真是揪心。

  按照郭一的說法,就算他另起爐灶,估計也要不了三五年就能生產出euv來,而自己這邊呢?三五年絕對沒希望,十年八年都能不能弄出來都不好說!

  回到魔都之後,何明立即就聯係召集全體董事會成員並全體高級管理人員緊急開會討論這個問題。

  “這個方案,具體怎麽製定,你們都有什麽看法。”何明也是問道。

  郭一這個人,在座的所有成員都了解過了,極紫外光刻機的事情有多重要,他們比誰都清楚。

  一時間,這些人竟然麵麵相覷,沒有一個人說話。

  “程總,你怎麽看?”何明也是直接問道。

  “我覺得,如果是以我們現在的公司架構的話,無論怎麽處理都有些不合適。我們不妨以雙方甚至多方的名義成立一個子公司。”

  董事長點名,程倩也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對於郭一這個人,我也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如果這個子公司與後續的生產放到中州的話,這件事兒成功的概率就會大增。”

  “嗯?”很多人都有些疑惑:放到中州,成功的概率就大?

  程倩也是點點頭,說道:“郭一這個人,你不能把他當成一個商人、一個企業家去看,他跟其他的科學家、科研人員也有很大的區別。

  離家近真的是會成為他決定他選擇的一個因素,甚至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說出來你們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有些事兒郭一不去做,並不是他覺得這件事兒沒前途,而是他覺得做這件事兒耽誤了他的睡覺時間了。

  就這一個原因,就會成為他放棄項目的一個理由,而且這是真正的理由,不是打發人的借口。”

  不得不說,程倩對郭一的打探還真的是上心,這樣的因素都能打探出來,而且還很淡定。不過其他人可就沒這麽程倩這麽淡定了,他們心裏甚至翻起了驚濤駭浪:

  離家遠這麽大一個項目就不做了,就因為跑來跑去的可能耽誤他睡覺?這究竟是一個什麽神仙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