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獨木難支的華維
作者:康泓      更新:2020-10-20 17:17      字數:2472
  郭一的一番話,說的在場的所有人都熱血沸騰。

  即便是威爾斯·李和喬頓·本尼這兩個某國人,這個時候似乎都也被感染了。

  有那麽一刻,他們甚至也熱血上湧,但上湧之後才意識到:我是某國人,這他麽的對我們不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對英特爾來說,這更不是一件好事兒。

  ……

  而於東,他對這一時刻的感觸比起人都要更加深刻。

  作為一個致力於自主、致力於研發的企業的掌舵人,他比別人更知道,也更能理解郭一所說的話。

  支持,堅持。

  簡單的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真的不容易。

  就拿麒麟來說,很多人都知道,麒麟是華維自家的芯片,不外售。

  但從來如此嗎?事實並不是這樣。

  2004年,海思半導體從華維獨立,但直到2009年,整整五年的時間,投入了巨額的資金,才研製出海思的第一款芯片,麒麟k3。

  那個時候,麒麟k3是準備外售的。

  但那個時候的海思,沒有任何的根基,提供的解決方案根本就無人問津,所有的手機廠商都棄之如敝履。

  根本就沒有一家企業願意選擇使用k3,不得已,這第一批芯片全部提供給了當時國內泛濫的山寨機廠商。

  海思的第一款芯片就此夭折,而海思又開始新一輪的潛伏,這一潛,那就是三年。

  三年後的2012年,很多人認為已經死了的海思突然再一次橫空出世。

  這一次,帶來的產品是k3v2。

  k3v2的性能好嗎?一點兒都不好,甚至可以用絕頂差勁來形容,直到今天,去搜k3v2那還都是黑料滿滿。

  但華維毅然決然的把它用到了自家當時的高端旗艦機上。

  而且,這也成了一個傳統,以後的每一代都是如此。

  這樣的決心與堅持,這樣的膽氣與魄力,不是哪個企業都有的。

  蒼天不負,那一年,高通驍龍810功耗翻車,成全了海思麒麟950的曆史跨越。

  又一年,高通基於半自研架構kryo設計的驍龍820再次翻車,於是從960開始,麒麟終於追上了巨頭的步伐,從此開啟了麒麟與驍龍交替各自領先半年的拉鋸戰。

  有人說,麒麟的旗艦之所以能成功,完全是得益於高通驍龍係列旗艦的兩次翻車掉隊,如若不然,哪裏麒麟什麽事兒?

  但這樣說的人絕對沒有想過,高通的兩次翻車為什麽成全的是麒麟?

  而不是三星獵戶座,不是聯發科技k?為什麽偏偏是海思被成全了?

  英特爾也不止一次翻車,ad不還是那個樣子?

  自身實力從來都是比任何其他外界因素更為重要的根本。

  外人看到的都是風光,這一路走來有多難,是沒有人知道的。

  支持,堅持,說著容易。

  16年的堅持,千億的投入,短期內看不到任何回報,誰能堅持?

  地產與互聯網如此風靡,錢投資到地產十六年,翻十倍有點兒難,翻五倍那是絕對沒有人任何問題的。

  回報率如此之高的情況下,誰會把錢砸到這個看不見的深坑裏,而且一砸就是十幾年?

  別說私企,國企央企又有哪個做到,而且一如既往的做下去了?唯有一家而已。

  麒麟990發布之後,於東當時看到網絡上水軍的聲音:“高通半年後將要發布的865絕對比990強,吊打!”

  看著這句話的那一刻,於東真的是激動不已,沒錯,是激動!

  交替領先半年,990原本的對手本應該是半年前的855才對。

  但,即便是水軍們,也都已經開始拿尚未出世的865來對比、抨擊麒麟了。

  這本身那就是一個值得痛飲三杯的大事件,也證明了麒麟自此已經成為和高通一樣的頂級芯片設計廠商。

  如果不出意外,990絕對是麒麟曆史上最重要的轉折點,超越高通同代三倍的銷量,旗艦的天平已經開始慢慢倒向華維的重要轉折點。

  但,事情會如此的順利嗎?

  顯然不是這樣,某個國家不會讓你如願的。

  華維是強,但行業內隻有一個華維,那怎麽也是獨木難支。

  曾經有人總結了一個表格,雖有失偏頗,但很能說明問題:

  在交換機領域,華維世界第二,競爭對手是某國的思科。

  在手機領域,華維馬上就要成為世界第二,競爭對手是某國的蘋果和三星。

  手機芯片,華維馬上成就頂尖,競爭對手是某國的高通。

  通信領域,華維獲得了5g通信技術的重要標準,是世界前列的基站設備供應商,競爭對手是諾基亞、高通。

  如此種種,難道還要指望華維去設計生產光科技去競爭阿斯麥,還要指望華維建設晶圓工程去競爭台積電嗎?

  華維走的太快了,國內所有的產業鏈都沒有跟上,真的是獨木難支。

  但這樣一個企業,因為各種各樣的外部原因,就會倒下嗎?

  不會!除非是倒在敵人的幻想中、敵人的夢裏。

  不僅華維不會倒下,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各行各業的像華維這樣的企業湧現出來。

  科技,那必有華夏的一席之地。

  今天這樣的時刻,於東比其他任何人都要激動,他覺得華維終於在國內找到可以不受限製合作的夥伴了。

  “於先生,堅持一年,拜仁的3n等著你們!”

  郭一原本沒有計劃去真正改造光刻機,因為在他的心裏,這是一個注定要被淘汰的東西,沒有必要花太大的功夫去做這件事情。

  不過,這一刻看著這樣一群人,看到這樣神態的於東,想到像華維一樣的這些國內企業,他改變了態度。

  做,必須要做!

  可進化指令芯片什麽時候能夠真正商用還不清楚,在這之前,光刻機那是不可或缺的東西。

  “技術注定要淘汰又怎麽樣,在這技術淘汰之前,照樣幹掉狂妄的你們!”郭一第一次產生了這樣的念頭。

  於東聞言也是一愣,昨天不是還說不行嗎,今天怎麽就又一年了?而且還是3n?

  “接下來半年,我有一項更重要的任務,盲人終端的事情必須要先解決。”郭一解釋道:

  “所以,光刻機的改造計劃必須推遲到半年後開始,然後工藝量產什麽的估計需要一年,一年沒問題吧?”

  麒麟9000已經生產了五千萬枚,省著點用,一年是夠的!

  一年以後如果能生產3n,那這就接上了!

  於東當然非常激動,甚至久久都沒能回過味兒來!

  而旁邊的林誌豪聞言,心髒差點兒直接停跳!

  明年3n,開什麽玩笑?台積電是絕對做不到的!

  至於半年什麽的,直接被林誌豪忽略了,他滿腦子都在想郭一明天3n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