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我真的沒想做EDA
作者:康泓      更新:2020-10-20 17:17      字數:2767
  “驗證?仿真?流片?試製?”跟劉博一番探討之後,郭一也是笑了。

  對他來說,這是問題嗎?他的推演不不比任何的驗證仿真都靠譜?

  甚至比流片都靠譜!試製的芯片沒有問題,量產的時候出問題的芯片也不是沒有。

  對於郭一來說,這些問題統統都不存在!

  在他這裏,設計方案可以激進、激進再激進!

  失敗?他根本不怕!

  無非是再推演一次,多耗費一些肉而已。

  某個設計性能有瓶頸?沒事兒,盡管改,大膽的改!

  改完了我再去推演一次,不就是多吃幾斤肉嗎?

  郭一的底氣就源於此,源於他可以無限製的去推演、去試錯。

  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四次五次,再不行十次二十次一百次。

  這都沒問題。

  換個其他企業,別說一百次了,能有幾十次,一次幾億元,最後公司直接陪進去都不夠。

  “我們的設計原則,就一個,那就是激進。”

  郭一跟實驗室裏的所有人是這樣說的:

  “不用擔心失敗,也不用過度依賴現在的驗證工具,現在的驗證工具根本就不符合我們的設計原則,也不好用。”

  “你們盡管大膽設計,想到了就去做,無論多激進。”

  郭一接著說道:“剩下的交給我,我來去做驗證。”

  驗證一個設計是否可行,那根就費不了郭一多少工夫。

  ……

  “動態驗證和流片試製?”郭一也是仔細的思考著這兩個芯片設計過程中非常重要也是非常費錢的流程。

  驗證就是為了驗證設計的正確性並確保達到一定的性能指標。

  但,即便是動態驗證也就是仿真驗證也不一定真的就可靠,否則就不會有流片失敗這種說法了。

  “那如果,按照我推演的思路搞一個幾乎絕對準確的驗證工具呢?”

  推演的過程雖然無法複製,但整個流程的演進方法還是可以參考的。

  絕對可靠,絕對準確的驗證工具可能做不出來,但,要做的比現在的工具更可靠更準確一些還是不難的。

  更為準確、更為可靠的驗證工具絕對是一件大事,對於整個芯片產業都是如此。

  流片的成本本來就是芯片設計成本的一大部分,如果減小了流片的失敗率,那對芯片產業絕對是巨大的利好。

  國內的芯片行業基礎太薄弱了,即便郭一這邊能起得來,那也是獨木難支。

  “正好,趁著這次機會,也給其他同行提供一個絕佳的工具。”

  可進化指令集芯片的設計理念那當然絕密核心,但驗證工具完全是可以對外提供的,郭一這樣想著。

  “這,又要多了一項工作了!看來不僅僅是硬件專業,軟件專業的學生也要拉過來一起幹活了!”

  郭一這樣琢磨著,便去找林炳申教授協商方案了。

  “什麽?要做更準確更可靠甚至絕對可靠的芯片設計驗證工具?”

  郭一要做的事兒很多,林炳申教授早已見怪不怪了,郭一要涉足eda工具的開發,他也早就想到了。

  但今天,他依然被驚呆了。

  驚就驚在郭一所說的“更準確更可靠甚至絕對可靠”這幾個字兒。

  他以為郭一的理由會是打破國外壟斷。

  確實,芯片設計驗證所有的常用工具都是國外公司開發的,國內仿的也有,但是效果一言難盡。

  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郭一的理由竟然不是這個,而是……

  郭一是這麽說的:“老師,什麽壟斷不壟斷的不是我考慮的主要問題,我原本也真的沒想做eda,主要是他們現在的eda工具做的太差了,不好用。”

  對於這個妖孽,林教授也懶的再說什麽了,研究硬件的研究生都被他攬去了,也不差軟件這些人。

  更關鍵的是,一聽事情跟郭一有關,所有人還都樂意往上湊,不讓他去,很多人還不樂意呢。

  “老師,跟上次一樣,來我這兒的人算他們實習,給發工資。”

  郭一笑道:“需要的人比較多,本科所有大三大四的優秀人才,尤其是熟悉硬件和芯片設計的軟件專業人才,全都可以讓他們來。”

  “嗯。”林教授接著說道:“跟上次一樣,eda工具也是科技部重大科技公關項目,國家有扶持,錢可能不多,夠你給他們開個工資的。”

  郭一點了點頭:“嗯。”

  科技部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就是好,還有補貼。

  有那麽一瞬間,郭一甚至產生了這樣一個念頭:“要不,去看看科技部都有哪些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實在不行,全給他拿下得了!有錢拿不說,成果還全是自己的,多爽!”

  當然,郭一也就隻是想想而已。

  錢什麽的,他已經不缺了。

  郭一不缺錢的概念也很簡單:隻要能隨便吃肉不看價錢,而且能吃飽,那就是不缺錢。

  “你那可進化指令集的芯片設計可是有眉目了?”林炳申教授也是問道。

  剛聽到“可進化指令集”這幾個字兒的時候,林炳申教授還十分詫異,但現在,他已經見怪不怪了。

  雖然從來沒有人有過這種提法,也從來沒有人將機器學習與可進化指令能力聯係到一起,但,這是郭一,這樣的妖怪是不能以常理看待的。

  現在,對於郭一,林炳申教授的理念隻有一個:不管他說什麽,你信就完事兒了。

  “老師,進化是不可能進化的,現在考慮的不是進化的問題,是趕緊把規定指令集的通用處理核心弄出來。”

  郭一接著說道:“可進化指令集處理核心隻是我的一個想象,類比人腦的想象,最終能不能實現還兩說呢。”

  聽聞此言,林炳申心裏可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終於也有一件郭一拿不定的事兒了,看來這孩子隻是妖孽,還不是妖怪。

  確實,郭一要做的事兒,那從來都是胸有成竹的,像今天這種“最終能不能實現還兩說呢”這樣的話,林炳申教授還是第一次從他的口中聽到。

  “嗯,科學研究就是這樣,誰也不能保證次次都能成功。”

  憋了好久了,林炳申終於把這句話說出來了,這次不說,他都不知道下次還有沒有機會再說出來了。

  “是啊!”郭一也是感慨道:

  “可進化指令集真要設計確實太難了,以現在的理論來看,最終我可能最多隻有八成的把握!”

  “咳咳……”

  林炳申教授徹底無語了,心裏也是嘀咕:

  你所謂的“最終能不能實現還兩說”指的是個這?

  就是隻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這還叫兩說?

  那怎麽才能一說?百分之二百的把握嗎?

  再想想剛才自己說的那句安慰的話,林炳申教授也是暗自感慨:這說早了啊,我安慰他個錘子啊我!

  “好了,你回去吧。軟件相關的人和科技部重大項目扶持我回去協調的。”

  林炳申教授趕緊讓郭一回去了,跟郭一談話,那真的是需要一顆大心髒啊。

  指不定什麽時候就給來這麽一下子,林炳申教授也就是身體好,換個人說不定心髒病都會發作。

  ……

  “通知:輔助神經係統課題組實驗室勤工儉學崗位招聘,計算機軟硬件相關專業,本科大三大四年紀以及碩博士研究生均可報名,有津貼。

  對微型計算機原理及芯片設計了解的軟件專業人才優先,可協調課程和考試。”

  林炳申教授也是個雷厲風行的人,郭一在實驗室磨蹭了一會兒,再回到宿舍的時候,信息科技大學教務中心、研究生部、招生就業辦公室聯合發布的通知就已經發到教務網內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