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驚人發現
作者:康泓      更新:2020-10-20 17:17      字數:2438
  郭一劈裏咣當一陣忙碌,這時候林炳申教授和林欣也都來了。

  “郭一,什麽情況?”

  林教授對郭一這邊的研究十分的關心,也十分的上心,一聽到這邊有情況,立即放下手頭的工作就過來了。

  來的時候,林教授心裏還十分納悶:不是說配合央視拍素材嗎,怎麽突然有了這麽大的進展?

  而且,郭一前幾天還說這第一階段的實驗已經告一段落了。

  證實了“輔助神經係統傳輸視覺信號的可能”就達到了目的,餘下的實驗必須更多的人才能進行了,怎麽這就突然……

  納悶歸納悶,但這個時候誰都沒有問出這個問題,林欣隻管坐到自己的位置,進行著原始數據的記錄和校對工作。

  “安叔,你今天精神怎麽樣?”一切準備就緒,郭一還是確認一下:

  “我有一個瘋狂的想法,但是現在需要驗證,需要的時間可能較長,您這邊有沒有問題?”

  郭一的想法大膽的很。

  剛剛這段時間,郭一拿今天記錄下來的信號增益點對比了前幾天發現的那個點,發現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

  這兩個點之間,郭一沒有找到任何相似的地方。

  而且,安城今天提及了“完整”,這是一個以往從未提及的詞,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發現。

  這些點一定還有,不可能隻有兩個!

  但,它們在哪裏?郭一不知道。

  這就好像一個寶藏就在眼前,但是卻被設置了非常複雜的密碼,而且是無論怎樣都打不開的那種。

  那怎麽辦?平掃!簡單的說,就是暴力破解。

  再簡單一點,所有人都能聽明白的解釋:一個一個去試!

  但,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並不簡單。

  如果密碼是123456,一個一個去試,一會兒也就試出來了。

  但這是大腦處理信息的邏輯規律,用平掃的方式去嚐試,這簡直就無異於大海撈針。

  郭一的想法很簡單:既然這個點有第一個,有第二個,那就肯定有三個,第四個,第五個,甚至無數個……

  基數大了,平掃出結果的機會就大大的增加了。

  但這個時間還真的不宜過長。

  郭一已經通過推演確認輔助神經係統傳遞各種信息對人體無害,但長時間的傳輸依然會造成大腦的疲勞。

  要知道,大腦過度的疲勞恢複周期是非常長的。

  為此,他谘詢了一下安城的情況,不行的話就改日,反正方案已經定了。

  “這幾天休息的夠多了,我沒問題。”

  安城眨了眨眼睛,扮起了調皮的模樣,看起來確實輕鬆。

  “那好,我們就開始。”

  郭一交代了一番注意事項,並吩咐林欣注意力集中,精準的進行數據記錄。

  郭一開始使用準循環偏位移的方式對信號源進行單一維度偏振。

  這種方法也是之前他在融合多信號簇調整的時候使用的一種方式,算法都是現成的。

  唯一的不同在於那個時候是存儲,現在變成了即時輸出。

  ……

  即便大部分的運算都是通過專有網絡連接的超級計算機進行的,但郭一的這特別定製的電腦這個時候也隱隱有些撐不住的跡象,信號的模擬過程實在是太過複雜了。

  “這樣也好,安叔那邊也能輕鬆一些。”郭一這麽想著:

  “信號的模擬存在瓶頸,輸出速度較慢,安叔那邊自然就輕鬆了很多,且看情況吧。”

  這邊幾秒才能輸出一次單變量偏移信號,郭一也是放下了緊張的情緒,這時間,慢一些也沒關係。

  郭一已經準備好持久戰了。

  信號一直在輸出,安城那邊沒有任何的反應。

  ……

  郭一偶爾也會推演一番,略一推演就明白,這些信號完全被當做垃圾丟棄了。

  “咦!停!”郭一突然想到了什麽,立即喊停。

  “丟棄?”郭一自言自語道。

  先前的實驗傳輸的都是郭一通過推演精心合成的合適擬真生物信號,直接就能被視覺中樞識別的那種,從來沒有考慮過“丟棄”這個問題。

  剛才,郭一略微推演了一下,發現偏移的這些信號大都被丟棄了。

  雖然它們通過了輔助神經係統傳輸到了大腦,但大腦並沒有去處理它們,而是直接扔了。

  這好像有些不太對!

  ……

  這樣的發現讓郭一頓時冒出來無數的想法。

  “若是給大腦傳輸一個完完全全的垃圾信號,它會怎麽處理呢?”

  想到了就去試試,說幹就幹,雷厲風行!

  合適的信號不好弄,垃圾的玩意還不是隨手就來?

  當然,要注意強度,不能超過人體承受的數量。

  郭一很快設計好了一條看似相近但實際是它胡編亂造出來的擬真信號,並隨即進行了實驗。

  結果很清晰,跟郭一預想的一樣:傳不進去!

  剛才的偏移信號至少傳進了大腦的視覺中樞,雖然被丟棄了。

  而郭一自己胡編亂造的這些信號,根本就是被堵在了門外。

  生命的生物信號是有生物親和性的,這一點郭一早就知道。

  在模擬痛覺的時候他就發現生物親和這一點了。

  合適物理信號轉換成擬真生物信號的最關鍵一步就是增加生命親和因子,否則神經係統根本就不認這個信號。

  但那是神經係統的親和。

  現在,郭一發現,大腦的親和好像有著更深層次、更加複雜的規則。

  就像剛才,自己編造的信號,神經係統就接受了,但是大腦沒接受。

  而部分微偏移的信號,雖然大腦不處理,最終會被丟棄,但大腦確確實實接收了。

  “校驗位?”

  郭一腦子裏冒出來一個計算機專業名詞,難道大腦也有類似的東西?

  大腦處理信息之前,難道會有一個防偽校驗,就像計算機係統的文件校驗那樣?

  了解計算機的人都知道,要想知道一個文件是不是自己要的文件,有沒有被別人篡改過,根本就不需要去檢查完整的文件,隻需要校驗他的特征值就知道了。

  而即便是幾個g的文件,短短的幾行文本就能告訴你它是不是被篡改了。

  (32位甚至16位就夠了。)

  “大腦對信息的處理會不會存在類似的機製?”

  這個念頭從郭一的腦子裏一冒出來就壓不下去了。

  “怎麽覺得有些天方夜譚的感覺?計算機的驗證設計思路肯定跟大腦沒關係,難道這就是殊途同歸?”

  雖然覺得有些天方夜譚,癡人說夢,但,郭一總覺得這是真的。

  ……

  這次配合央視拍攝,竟然引出了這麽大的一個發現,郭一對央視的好感瞬間增強了不少。

  不過,這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