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群體感知
作者:康泓      更新:2020-10-20 17:17      字數:2448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郭一也一直重複著簡單的實驗動作。

  依舊是戳、燙、冰、壓、擠。

  但,和之前的實驗不同,他現在所關注的,不再是神經係統、不在是電信號轉換、也不再是大腦對於痛覺的處理。

  他現在的關注的所有的點,都在神經末梢末端的感受器,也是就皮膚及周圍的遊離神經末梢。

  ……

  “一哥,結束了嗎?”徐陽如若的問道。

  “你想結束嗎?”終於有了一些發現,郭一心情很好,也是開起了玩笑。

  “嗯!”徐陽重重的點了點頭,滿臉的希冀。

  “噗嗤~”旁邊的白妮妮實在沒忍住,直接笑出聲來。

  徐陽跟郭一這相處的模式,三百斤的徐陽好像永遠弱一頭。

  就像現在,徐陽像是個唯唯諾諾的小姑娘似的,再跟他那體格聯係到一起,怎麽想怎麽覺得有點兒違和。

  “行了,一邊去吧。”

  郭一擺了擺手,徐陽仿佛得到大赦一般,呲溜一下直接跑去老遠,那一瞬間,仿佛身子都輕盈了許多。

  ……

  按照正常的邏輯,皮膚受到外界刺激,末梢神經產生神經信號,最終傳遞到大腦,大腦經過信息處理和反饋,皮膚才感受到痛、熱、冷等知覺。

  現代科學一直也是這麽認為的。

  但郭一卻發現,事實卻並非如此。

  這其中有一些極其細微,細微到現在的儀器精度根本無法辨別的差異。

  但無法辨別不意味著不存在,恰恰相反,這些幾乎不存在的差異在某些方麵有著極其特殊的作用。

  通過剛才的實驗,郭一發現了一個及其不得了的事情——皮膚組織細胞竟然和遊離末梢神經有著勾結的行為,意圖欺騙大腦!

  按照正常的邏輯,皮膚被戳到感受到痛之間的過程應該是這樣的:

  皮膚被戳(化學內源性致痛因子)→遊離神經末梢接收到生物電信號→神經係統→大腦丘腦(感覺到痛)。

  事實上,最初的時候也確實是這樣的一個流程。

  但,經過反複實驗,郭一發現,越往後的實驗,這個傳導過程就會比先前的過程多了一些東西。

  皮膚被戳,首先導致局部皮膚組織發生變化,釋放各種化學內源性致痛因子,遊離神經末梢對這些內源性致痛因子敏感,從而產生的生物電信號進行的後續傳導。

  這是一個正常的流程,但不正常的是,第n次被戳與第一次被戳相比(假定排除外源性幹擾),皮膚組織釋放的致痛因子竟然不一樣了。

  差異很小,但差異雖小,卻不容忽視!

  發現了這一點的郭一立即使用推演,對此進行進行準確的分析和判斷。

  “這現象,很有意思啊!”

  經過推演之後郭一發現,整個過程發生的頻繁之後,感受器與遊離末梢神經會變得有些“自作主張”。

  它會覺得,上次就是這樣,大腦你給反饋的是痛覺,這回跟上回差不多,應該也是痛覺。

  於是,整個過程就整個發生了變化,變成了下麵這個樣子:

  末梢神經在傳遞痛覺原始信號的同時,還自作主張的附帶上了自己的“判斷”,這種判斷就有些類似於信息的處理。

  皮膚和遊離神經末梢原本隻是感受器,它們並不知道什麽是痛,什麽是癢,它們把信號傳遞給大腦,大腦再通過傳出神經反饋,它們才有的痛覺或者是別的什麽。

  但現在,皮膚和遊離神經末梢好像有了一定的信息處理能力?隻不過這種處理比較粗淺,有點兒比著葫蘆畫瓢的意思?

  經過仔細的推演辨別,它們這種表層的信息處理能力比“照著葫蘆畫瓢”更加粗淺,它得到的信息隻是一個“形”。

  記錄下的信號強度弱了不止一點半點,已經弱到了幾乎看不到的一條直線。但,它又切切實實存在,趨近於零但不是零。

  “徐陽!”

  郭一猛地喊了一聲。

  “騰~”

  徐陽條件發射是的騰的一聲站了起來,郭一明顯感覺到他的右胳膊比左胳膊顫動的幅度大了一些。

  “剛剛,你是不是覺得你的右胳膊好像又被戳了一下?”郭一問道。

  “好像~是有那麽一點兒。”徐陽心有餘悸,總覺得自己的胳膊又被戳了,不自覺的就想抖一下。

  “這就對了!”郭一點點頭,這就是皮膚自以為是的給大腦發送了自以為是的信號造成的。

  “有點兒像所謂的肌肉記憶?”

  郭一搖了搖頭,這好像不是一個層麵的問題。

  肌肉記憶是長時間練習形成的運動記憶,說是肌肉記憶,實則是在小腦中。

  這跟自己今天觀察到的現象還不是一回事兒。

  這其中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肌肉記憶是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形成的,絕不會今天戳了半天,立竿見影就有這樣的效果。

  徐洋現在隻要聽到郭一說話,立即就會顫一下,肌肉記憶如果能有這樣立竿見影的效果的話,那運動員們做夢都能笑醒——真要這樣,那訓練可就簡單太多了。

  “這就是萬有感知。”郭一此時才隱隱有些明白:“先前的路走窄了!”

  先前一直認為信息的處理一定是在大腦,推演了那麽多遍也沒有在神經係統和大腦察覺到什麽變化。

  做了這個實驗,郭一才意識到,這信息的預感知可能根本就不是大腦在處理。

  不是大腦,那是誰?

  郭一現在已經基本可以推測:

  可能全身所有細胞全都參與了這個過程,落下誰都不合適。

  如果人身上還有什麽比大腦更複雜,比大腦更高級,那一定是人本身這個整體了。

  人全身的組織、全身的細胞組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係統。

  現代醫學把人的各個器官分門別類,分別研究,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器官移植甚至都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一樣的稀鬆平常。

  但,現在醫學敢說已經把人這一整個循環係統研究透徹了嗎?

  還差的遠!

  就拿曾經被認為毫無作用的闌尾來說,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發現表明它其實是有用的。

  人是一個整體,任何脫離整體而進行的局部研究都必將是片麵的,現代科學也越來越多的意識到了這一點。

  那麽,這種感知是誰在處理就顯而易見了,就是人,整體的不可分割的人的全部。

  雖然有了這樣的一個初步認識,但郭一現在還沒法知道這整個過程究竟是怎樣產生的。比如,安然,隔大老遠就能知道他坐在那裏,這個過程究竟是怎樣的?

  在這個過程中人這個整體又都發生了怎樣的化學變化?

  他們最終給大腦又送去了什麽樣的信號?

  這還都需要後續的驗證。

  改了好多遍,這一章發晚了,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