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顏色並不是光的本質屬性
作者:康泓      更新:2020-10-20 17:17      字數:2260
  “把自己的研究方案、研究進程、研究方法公開,成果不很容易被竊取了嗎?”林欣辯道。

  “切!人家美國那麽強大,會看得上你的這點兒成果?搞笑呢吧!在人家那,這個水平的研究這就是小學生作業!”

  看著這回複,林欣也不搭理他了,又一個認爹的,這種人你咋說都沒用,你越說他越起勁兒,這一點林欣這幾天算是深有體會:國外的月亮是方的都有人深信不疑,她還能說個啥,說多了不顯得自己也腦殘嗎?

  “這些裝作理智、中立、客觀的人跟發帖拿錢的香蕉人一樣可惡!甚至更可惡!”林欣恨恨的說道。

  香蕉人的腦殘言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個腦殘,不會有人信他,頂多把他當笑話看。

  但這些所謂理中客可不一樣,他們美美說的貌似還很有道理的樣子,不自覺中把一些不深入思考的人拉近了他們預先埋得坑裏,被他們帶的節奏坑的飛起,這種所謂的理中客真的荼毒甚廣。

  “郭一,你到底是怎麽考慮的?”

  腦與認知科學實驗樓辦公室,林炳申教授看著郭一語重心長的說道:

  “我們真的不必要與他們較一時之長短得失,我相信,未來的學術、未來的科技有你們這一批人的存在,國際上絕對有立足之地。一些口舌之爭就由它去吧。”

  “老師,爭一時長短確實沒有意義,但我這次的目的可不隻是爭長短。”

  郭一鄭重的說道:“國內的神經監測設備規格有些低,不太夠用。貝勒醫學院不是非常牛嗎,實驗室的設備想來是很齊全、很強大的,必須想辦法搞一批設備過來。”

  郭一說的正經,但林炳申教授聽得驚愕啊,搞一批設備?怎麽搞?有些設備如果真的能搞來,國家早就明的暗的想盡一切辦法搞了,哪還會等到現在?

  “這也是沒辦法啊,精密儀器對工業基礎的要求太高了,即便我們通曉原理,甚至能設計出來,但還是難以製造。”

  林教授隻得感歎:“我們起步實在是太晚了,這都是欠下的債。高精尖的儀器對華禁運,貝勒醫學院即便願意給你,它也做不了主,你這打算,怕是要落空了。”

  “頂尖的搞不到,落後一代的也行,國內最先進的也要落後兩三代了,差距確實有點兒大。”有些話不適合明說,郭一也隻是這樣說道。

  不過,郭一嘴上雖然這麽說,心裏想的卻是:隻要給我機會進到他們實驗室,他們的不還都是我的?一個都跑不掉!

  “哎~”林炳申教授也是深深的歎了一口氣,受製於人的感覺真的是不好受。

  “老師,歎什麽氣啊,一個日暮西山的老者,再怎麽強大,也不值得我們忌憚。”郭一笑道。

  “日暮西山?這形容可不怎麽貼切。”林炳申教授感慨道:“他們雖然在走下坡路,但離日暮西山還遠吧?”

  “可不是嘛,就像一個武林高手,等閑是不會打壓別人的,一旦他這麽做了,那說明他離死其實也沒多少日了。”郭一笑道:“我們就擎等著他樓塌就行了。”

  “哈哈,指著你了。”林炳申教授喜笑顏開,看著郭一,他就好像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

  “不過,接受邀請這件事我還是希望你能夠慎重考慮。如果真的決定要去,我聯係大使館,給你提供全程的保護。”

  “謝謝老師。”郭一笑道,美國,他大概率是不會去的,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不過,一切都還不好說,靜觀其變吧。

  “你呀……”

  自己說了這麽多,郭一還是有他自己的堅持,林炳申教授也沒再勸,他知道,郭一是個不僅有實力、有水平,而且有底線、有原則的人,他領的清輕重。

  郭一的實驗林炳申等人也觀摩無數遍了,但除了結果他們看不出任何門道,整個過程,好像完全超出了他們能夠理解的範疇。

  不過,郭一不說,林炳申也不願意問,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手法、每個人的訣竅,不示於人也在常理。

  對於貝勒醫學院,對於美國的科研水平,林炳申及國內的科研人員雖然不及,但認知還是有的,他們強,但並沒有強到跨出一個時代去!

  再看看郭一那篤定的眼神,林教授無奈的說了一句“你呀……”,也是決定不再阻攔,他相信郭一心裏有譜。

  ……

  不管外界如何喧囂,郭一的實驗按照正常的進度正在進行。

  各項流程完備之後,郭一也正式開始了他的視覺輔助神經係統的研究實驗。

  “安叔,首先,我必須跟你明確幾個問題。”

  實驗室,看著安城頗為激動的樣子,郭一咬了咬牙,直接說道。

  “郭一,有什麽問題你直接說就行。”安城定了定心神,直接說道:

  “我現在雖然很激動,但是實際上我心裏也很清楚,什麽也都知道,你不必要有顧忌,這麽多年,我早已練就了一顆強大的心髒。”

  “安叔,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五顏六色的。但是事實上,顏色並不是光的本質屬性,波長和頻率才是。

  顏色隻是人的眼睛對不同頻率的光的主觀生理反應,而這種主觀生理反應的起點就是視網膜的感光細胞,主要是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

  郭一著重強調:

  “但今天,我們要做的驗證,不是通過眼睛,也沒有感光細胞。我們使用我們的計算機,利用我們的智能程序模擬視網膜去直接生成的神經係統係統電信號。”

  “有一點安叔要知道,人的視網膜,視錐細胞有七百多萬,視杆細胞更是超過一億兩千萬。在視覺形成的過程中,這些細胞不停的在工作。

  以我們現在的芯片處理能力,處理這麽多的數據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更不用說實時處理這些數據了。

  我現在能做的,隻能是把物體和情景線條化,然後通過輔助神經係統傳遞線條化處理過後的合適信號,這一點你要有所心裏準備。”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在一切都尚未明朗的時候,郭一也隻能盡可能的降低安城的期望值。

  ———正經的分割線———

  今天就要試水了,兩點,各位書友,接下來就靠你們了,求收藏,求推薦,冒個泡也好哇!感謝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