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貝勒醫學院的置疑
作者:康泓      更新:2020-10-20 17:17      字數:2292
  助理把《信息科技學報》和英文翻譯材料拿到他麵前的時候,他也是跟瓦倫一樣的態度,完全的不屑一顧,這仿佛是他們獨特的傲慢:

  中文的期刊,能有什麽成果?那個國家的人即便真的有什麽成果,也會發英文的期刊的!

  丹尼爾也是瞄了一眼標題:“咦,輔助神經係統?”

  跟瓦倫不一樣,看到這個標題之後,丹尼爾不自覺的加了幾分重視,雖然現代生命科學並沒有輔助神經係統這個概念,但他總覺得這個概念他有些熟悉。

  這種熟悉中略略帶著一些不安的感覺促使他繼續看下去。

  “這……”

  這一看不打緊,丹尼爾直接看出了一身冷汗,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郭一論文裏所表述的輔助神經係統的概念,丹尼爾在他在以前的研究中曾經也隱隱有所察覺。

  隻不過這種察覺太過模糊,他沒有成型的理論,也沒有可依據的事實,甚至連猜測都沒有形成,最後隻能無奈放棄了。

  但他萬萬沒想到,來自遙遠東方華夏的一個科學家竟然把這樣一套理論體係完整地總結出來了!

  這也就算了,過分的是,他連實驗方法和預期應用都提了出來。

  這完全是占盡先機之後又把後路給堵了啊,完全不給他人留路這是!

  自己這邊剛剛發布有關直接刺激大腦皮層讓人產生視覺信號的成果,他們這就緊跟著提出了一整套的全新理論,而且這理論顯然比自己這邊的成果更安全、更易於接受,也更便於實施。

  整整一個上午,丹尼爾都在震驚與呆滯中度過,頗受打擊。

  “不行!這樣下去,我們後續的研究成果全都會被阻擊!”

  丹尼爾仔細的看了一上午,現在他已經不認為這篇論文是胡編亂造了,相反,他知道這絕對是一個能夠在未來顛覆生命科學的全新理論體係。

  “必須想辦法,哪怕是‘竊’,這成果也必須是我們的!”丹尼爾開始生出了別樣的心思。

  他看的出來,雖然輔助神經係統的理論看起來已經完善,但肯定還沒有得到過權威數據的印證。

  隻要自己這邊率先做出真實成果,那這成果就可以自己的——這不叫“偷”,科學的事兒能叫“偷”嗎,這是“竊”!

  “可是現在,貝勒醫學院並沒有這樣的能力!”

  早在自己有所察覺的時候,丹尼爾就曾嚐試監測人全身遊離神經元在受到外界刺激時候的信號轉換規律,但儀器監測到的雜亂無章的信號確實沒有任何規律可言。

  他嚐試了很久之後,不得不放棄。

  “這個叫做guoyi的科學家一定掌握了某些信息!”丹尼爾一邊從各個渠道打探著郭一的信息,一邊思考著怎麽最終把這項成果“竊”到自己的課題組來。

  “l?他是林的學生?”丹尼爾腦海裏突然冒出一個陰損的主意……

  ……

  “全新理論,顛覆現有科學,具有深遠影響和重大意義,國之榮耀。”

  “之前質疑輔助神經係統的那些人,我就問你們,臉疼不疼!”

  “真希望盡快出成果啊!”

  “如果周身輔助神經係統就是人體的一個全能備份係統,能夠連接大腦所有中樞並準確向大腦傳輸數據信號的話,作為一個普通人,你最期待你的備份係統用來做什麽呢?”

  “當然是玩兒遊戲啊,利用周身輔助神經直接向大腦傳輸信號,做成高科技遊戲艙它不香嗎?必須是遊戲!”

  ……

  林欣一邊刷著微說話題,一邊傻笑著,雖然這成果根本和她就沒什麽關係,但她那驕傲的神色根本就是掩飾不住。

  這個時候,林欣已經打定主意要退出課題組了,她本來也就沒有做什麽,如果是一個一般的課題,她幫幫忙,蹭一蹭也就算了。

  但這課題顯然不行,課題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再蹭下去除了落人話柄之外,沒有任何意義。林欣本也不想做一個有名無實的參與者,她的目的隻是接近郭一而已。

  “咦,這是什麽鬼?”正當林欣邊刷微說邊傻笑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個不和諧的東西。

  “貝勒醫學院的官方推特截圖?還有翻譯?”

  林欣知道貝勒醫學院,就是上次在《細胞》雜誌發表成果,聲稱已經通過直接刺激大腦皮層的手段讓盲人看到字幕的那個機構。

  “基於《信息科技學報》的水準和華夏的學術信譽,我們很難相信這樣一個東西是真的。眾所周知,我們今年五月在《細胞》雜誌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

  “這啥意思?說我們蹭熱度唄?貝勒醫學院是個什麽鬼玩意兒?”

  “貝勒醫學院還是很牛的,全美最傑出的醫學院之一,不過,它說的這話太不專業了。有啥意見,直接上專業證據,靠自己的臆測來貶低別人,我現在有點兒懷疑它的權威了。”

  “就是,陰陽怪氣兒的,什麽玩意兒啊,還全美最傑出,如果全美最傑出就是這個鳥樣子,那全美估計也都不咋地。跟我們村醫專一個水平了都,幹啥啥不行,蹭熱度第一名。”

  原本看到貝勒醫學院說話,林欣還咯噔了一下,但一看網友的反應,林欣也是樂了起來。作為一個知名的醫學院,這話說的確實有失水準了。

  沒看就連微說這個大糞坑的人也都在懟他們嗎。

  ……

  不僅林欣,同樣一直關注這件事兒的還有辛靜,不過她的危機意識要比林欣多的多了。

  “沒頭沒尾的發一句這,絕對不是世界頂尖機構的風格,肯定還有後續。”辛靜就有著這樣的判斷。

  果然不出辛靜所料,微說、貼吧、論壇以及自媒體很快便沸騰起來,烏七八糟的東西好像一瞬間突然全都冒了出來:

  “國內就是這個鳥樣子。”

  “早已失望。”

  “痛心疾首啊!”

  “林教授也不過如此。”

  “這是收了黑心錢了吧?”

  先是一大批人陰陽怪氣兒的人對這個失望,對那個失望。

  隨後愈演愈烈,各種節奏瘋狂的帶了起來,然後慢慢的不知道怎麽的就把話題引到了林炳申教授的身上。

  “天下烏鴉一般黑,什麽林大神,簡直無言開口。”

  “國內的學術界,抄襲、剽竊、作假,無惡不作,有一個算一個,一竿子打死,沒一個無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