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人才,人才啊
作者:康泓      更新:2020-07-26 15:12      字數:2281
  “不得不服氣,就這研究課題,別說本科生了,我們學校的碩士博士也沒這水平。”

  “哎,深有同感啊。三流大學的碩士如我,平時就是給導師打雜的,這麽高端的項目聽都沒聽過。尤其是人工智能智能機理,人工智能命運決定的思考還有輔助神經係統這三個,看得我簡直就是一臉懵。不愧是全國第一的大學,仰望都仰不出個門道來。”

  “全國第一個屁!就你說這仨,也就人工智能智能生成機理靠點譜,剩下那倆啥玩意兒?狂想症患者都想不出這樣離譜的東西,作者估計精神病院剛逃出來充數的吧!”

  “這麽說過分了,這課題可是林教授篩選過的。不過我也覺得不太靠譜:你看這,讓盲人通過輔助神經係統看到光。這怎麽看都有些天方夜譚,雖然現有的理論無法否定它。”

  “林教授自己都說了,出於謹慎沒有把它直接踢出去,這是林教授謹慎的、寬容的性格決定的。不過等到課題篩查,這東西肯定要露餡的,肯定走不下去。”

  “這個人工智能命運決定,簡直了,還從細胞命運決定延伸而來的。關鍵是現在人們連細胞命運是怎麽決定的還沒搞清楚,這……簡直是瘋子。”

  “就這水平,我看信科也是徒有虛名,要走下坡路了,第三的地位不保啊……”

  ……

  不僅高校學生,林炳申教授這個特別班課題遴選的情況很多科研機構也在關注。

  22個課題,大多數水平還是很高的,畢竟是全國說一說二的大學的尖子生的研究課題。

  他們也想看看這裏邊有沒有什麽好苗子,雖然現在挖不了牆角,但放入人才信息庫總可以吧?這學生總有畢業的時候,不能都考研,都留校吧?到時候那就各顯神通了。

  “郝主任,你怎麽看這三個課題?”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幾名特別專家也在討論著這幾個課題。

  “宋主任,我們現在隻看到了一個題目,更多的東西無從了解,很多的東西不好說。”郝主任緊接著感慨道:“不過這三個課題哪怕有一個能夠出成果,那就是巨大的成功。”

  “是啊,人工智能的智能生成機理我們也一直在研究,這是一個玄之又玄的東西,以現在的技術水平來看,無論往哪個方向走,好像都是絕路。這個課題能不能給出一條路還真有待觀察。”

  “那另外兩個課題呢?”

  “這兩個課題研究的水平有些超出我們的認知,要不就是這兩個課題真的是異想天開。”

  “以老林的性格來看,八成是後者了。”

  “我谘詢過生命科學院的常教授,目前生命科學、生物學都沒有輔助神經係統這個概念。另外,貝勒醫學院剛剛發布直接刺激大腦產生視覺簡單頭像的成果,這已經是世界最頂尖的成果了。不是我不願意相信林教授的學生,但這總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吧?”

  “按照老林那死板到極致的謹慎性格,我傾向於待觀察。保持關注,看看後續怎麽樣。萬一呢,我也真的很期待。國內的生命科學與計算科學在國際科研合作中可是憋屈的太久了,我理解老林,哪怕隻有一丁點希望,也絕對不能錯過的!”

  ……

  //

  “郭一,輔助神經係統的研究有這麽不靠譜嗎,為什麽很多人都不看好呢?是不是真的太異想天開了?”今天下午就是課題的開題審查,郭一和林欣也在做著最後的準備。

  “微說大糞坑你還不知道?搭理他們幹什麽。”郭一搖搖頭,說道:“做好咱們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不光是微說啊,很多重要的媒體,科研機構在恭喜信息科技大學官方微說的時候,都在提智能生成機理這個課題,明明我們的研究才是最超前的,這擺明了不看好我們嘛。”

  “林欣,如果這個時候有人看好我們,那才是有病呢。”

  郭一心裏清楚的很,除非自己真的拿出有說服力的成果,否則這個課題就是異想天開。這怪不得他們——以現在科技的水平、認知的水平,這課題就真的是異想天開,就真的是癡人說夢。

  “嘿嘿,過了今天,他們就會知道到底是我異想天開還是他們一葉障目了!”郭一已經打定主意,直接上這幾天改進的實驗,完全證明課題的理論可行性。

  講解課題,完善猜測,提供自洽的草猜想鏈條和實驗預估。這是林教授給的審查要點。但郭一認為這說服力太弱了!他準備直接上手,用事實說明一切!

  ……

  “小劉,你說今天的這三個課題會給我們一個巨大的驚喜嗎?”

  林炳申教授特意把最特殊的三個課題放在了第一天下午,他迫不及待要看看到底有沒有人能給他帶來驚喜。

  劉博是林教授的學生,這個時候來幫助布置場地。那些課題他也看了,雖然有些東西他不是很了解,但怎麽說呢,看起來就一點兒都不靠譜。尤其是特意安排到今天下午的那三個課題,簡直了……

  不過,他知道自己老師抱有的期待,當然不會跟自己的老師說自己真實的想法。想了想,劉博這麽說道:“林教授,這些學弟學妹水平很高,說不定真有,我也很期待。”

  林炳申微微一笑,他雖然抱有期待,但卻知道,希望真的不大。

  “好,你先去忙吧。這裏沒什麽事兒了。”林教授接著說道:“如果你要有興趣的話,下午也可以過來看看。”

  “好的老師,我會按時過來。”

  感興趣是不會感興趣的,但能跟自己的老師多待一會兒,劉博還是非常樂意的。尤其這個老師還是國內最為頂尖的信息科學專家,這是一種莫大的榮耀。

  劉博是林炳申教授非常看重的一個學生,林教授對他抱有很大的期望。

  不過,劉博的思想跟他不是很一致,劉博堅定的認為信息科學、計算科學要走自己的路,不要與生命科學聯係到一起。

  生命科學是獨特的,但計算科學同樣獨特,獨立發展才是正確的道路。

  雖然觀點不一致,但這並不影響林炳申對他的欣賞。一個敢於挑戰權威的人才可能真正有大成就,更不用說這個劉博本身就非常有想法,還很有實力了。

  “人才,人才啊!”林炳申教授時常發出這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