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北衙禁軍被打了
作者:肆世叁公      更新:2020-08-12 21:03      字數:2402
  狄家商號正式在神都洛陽城裏出了名,每一天客人川流不息,貨物一擺上貨架,立馬就會被人們搶空。洛陽城裏的小娘子們的妝容,也開始了變化,隨著而來的是經由那些南來北往的行商,將這股風潮帶到整個天下四方。就連藩屬館裏的外邦使節們,帶來的女人也都開始學習這種上囯流行的妝容。

  而從狄家商號開始,不單單是女人臉上開始發生變化,就是平日的裝束也有了一些不同。為了能夠隨時補妝,狄家商號退出的隨身小包買的更是火熱。貴婦們帶著的化妝品,可能每日都是一樣的,但是出門背著的包最每日都是不一樣的。

  對於這樣的景象,狄光昭喜聞樂見,每日走在街上看到背著一個個精美小包的女人,就有一種回到了後世的感覺。內舍人上官婉兒親自設計的手包,不論多貴,那些官宦人家的女子,必然是傾其所有的購買。以至於,有人退出仿製的手包,也沒有賣出去多少。

  狄家商號在神都潮流圈子裏,逐漸形成了壟斷地位。

  而狄光昭卻沒能就此閑下來,過著夢寐以求的,躲在家中躺在金銀堆上的日子。現在的狄光昭,身上還掛著個北衙禁軍郎將的職位,按照武則天的要求,每日一早是要入宮值班的。

  就此,每日上朝入宮的大臣們,都能看到在萬象神宮外麵,總是站著一位新進的年輕禁軍將士。有熟悉的,自然是能看出,這是狄公狄仁傑家裏的小三子,開始的時候也少不得逗笑幾下。等往後見得多了,也就習空見慣了。

  隻不過對於狄光昭來說,卻是能借著這個機會,認識眾多老狄的同僚知己們。

  今日神都上空陰雲密布,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一場大雨已經在醞釀著,憋了許久,隻能最後傾盆而下。而今日,又是聖人難得召開的大朝會,滿神都的官員紛紛一早就進到萬象神宮裏麵,共同參與朝政。

  狄光昭一身著甲,原本英俊的麵容,倒是多了幾分英武俊氣。

  宮殿裏麵群臣與聖人在議事,外麵站班的將士們,也就鬆散了一些。因為有狄光昭入值後,送上的狄家商號定製版的手包和化妝品,跟著這位狄郎將的禁軍將士們,回到家中立馬是受到了婆娘們的追捧,往日不敢做的姿勢也紛紛的拿了出來。這也導致了,這群將士對狄光昭的空降,沒有產生多少的反感,反而是對這位時常在下值後,請他們觀德坊吃酒的狄郎將,格外的喜愛。

  橫刀斜斜的插在腰帶裏,狄光昭靠在粗大的紅漆木柱上,幾名同班值守的手下聚在周圍。

  “郎將,昨日隔壁營的一夥人下了值後,在觀德坊和人打起來了!”有人說著小道消息。

  狄光昭今天有些困頓,睜開微眯著眼,詢問:“怎麽了?如今還有人,敢在神都裏和咱們禁軍鬥?”

  如今的狄光昭,完美的融入到北衙禁軍的體係裏麵。

  而在洛陽城中,諸軍是分了三六九等的。最底下的,自然就是不入軍隊體係的洛陽縣不良人和差役,再往上是河南府的府軍,依次往上是拱衛神都的南衙十二衛,最後才是狄光昭他們的北衙禁軍。

  可以說,北衙禁軍就是整個大唐最精銳的軍隊了,至少明麵上是這樣的。因為他們是天子親軍,北衙禁軍的裝備是整個天下最完善的,挑選的將士也是最優秀的。

  敢在洛陽城裏和北衙禁軍鬥的人,可以說是還沒有出生呢。也正是因此,狄光昭才有此一問。

  那最先說話的將士還未開口,邊上的同袍就已經是搶先插話說:“您是不知道,對麵那幫都是安西回來的兵!那幫土包子,哪知道神都裏的事情,仗著一身的蠻勁,加上隔壁營的人都喝上頭了,這才將他們給幹趴了。”

  聽到是安西的兵,狄光昭再也沒了困意,連忙追問:“安西的兵?洛陽城裏怎麽會有安西的兵?”

  狄光昭隻問了自己想知道的,對於隔壁營的北衙禁軍被幹趴了,狄光昭覺得是理所應當的,說什麽喝多了酒那都是借口,難道安西的兵進了觀德坊就不喝酒了?狄光昭在北衙禁軍也有些時日了,對於這幫天子親軍、北衙禁軍是個什麽樣,狄光昭心知肚明。都是沒有見過血的官宦家中的子弟,因為有長輩在朝中為官,這才附和北衙禁軍挑選將士的規矩。

  要知道,北衙禁軍可不是一般人能進的。就算是從其他諸衛、諸軍中挑選補充,那也都是先挑選官宦人家的子侄。除非聖人特賜恩典,不然每一品級都是有對應條件的。這樣的兵,麵對安西那些整日為了生存而廝殺的累年悍勇老兵,怎麽可能打得過。

  狄光昭很好奇,為什麽那些安西的兵不好好的待在安西那邊,卻是突然跑回洛陽了。

  這時候,那將士也已經開口解釋:“誰知道呢,好像是為了安西那邊的事情,安西那邊的一位將軍帶著這些安西兵回來的。今日朝廷裏,似乎就是為了議安西的事情。”

  “怕是安西又出事了!”狄光昭歎息一聲,想到之前張敬說的,不由揣測著。

  周圍的將士們臉色稀疏平常,搖搖頭說:“誰知道呢,安西那地隔著神都十萬八千裏的,誰知道那裏都發生了什麽,神都裏也沒人關心那邊的事情。要不是因為有太宗、高宗的原因在,大概早就從那邊撤回來了。”

  這就是現在洛陽城裏的人,對於安西的最為常見的看法。

  狄光昭心中歎息,隨著身後宮殿裏那位老太太執掌天下,朝廷也不似之前的帝王,擁有著高漲的開疆拓土的心思了。所有人,隻想著怎樣爬到更高的位置上,想著怎樣撈更多的錢。

  不過,狄光昭卻時刻關係著安西的情況。

  狄光昭又問:“那如今呢?安西軍和禁軍起了衝突,朝廷有什麽處置?”

  “還能有什麽處置?洛陽縣不敢管,河南府最近似乎也忙得很,顧不上這等軍中之事。有因為涉及兩軍的爭鬥,大理寺好像不願意插手。兵部和刑部還在觀望,等著政事堂裏的相公們出麵。”

  “要我說,這就是上麵的諸公,想要輕拿輕放。咱們北衙的人雖然金貴,但安西還要那些人去守著。這等爭鬥,向來是一個巴掌拍不響,懲治了安西的人,是不是就要再罰咱們北衙的人?兩麵不討好的事情,誰願意出麵?就是政事堂裏的相公們,怕是也會將這件事推到聖人前麵。”

  “算了算了,都少說些,這等事情有的是人去管,唯獨咱們管不上……”

  幾人閑聊了一會兒,眼看著天色越來越亮,便回到各自的位子上。

  狄光昭默默的看著緊閉大門的宮殿,倒是在心裏記下了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