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道術與境界
作者:可樂發白      更新:2020-07-19 13:36      字數:2722
  至於另外三院,顏童講得沒那麽仔細了,仿佛他對那些旁門左道的往事傳聞更感興趣,不過他還是講了個大概。

  孫正賀是法器院的院主,他為人正直威嚴,在三陽門內威望最高,弟子們都怕他。十七師叔白茂是符籙院的院主,他年紀最小,三十來歲,甚至還沒有一些弟子的年紀大,但是輩分高,最喜歡捉弄眾弟子,借經常借考驗修行的名義和他們鬥法,一不小心就把眾弟子打得鼻青臉腫,所以弟子怕他比怕孫正賀更多。反倒是道術院的院主元不諱比較親近弟子,而且道術院的弟子最多。

  至於屍鬼院,院主是一位名叫千麵的中年男人,屍鬼院人數最少,隻有寥寥十幾人,而且最不受人待見。

  三陽門不少先代師公師祖都喜歡效仿創派祖師,所以故意把自己弄得邋裏邋遢,髒兮兮,遊雲子也不例外。他並不是什麽乞丐,而是故意把自己打扮得像個叫花子。

  雖然屍鬼院在門中受人排擠,但遊雲子這個怪師伯算是個另類,他最不喜歡門裏各種各樣的規矩,經常無視門規幹一些出格的事,讓其他三院對他滿肚子非議。

  但他的道法偏偏高得出奇,就是兩位長老也經常被他氣得吹胡子瞪眼卻無可奈何,也隻有掌門才能治得了他。所以他的行為在三陽門就更加肆無忌憚了,為此他受了掌門不少懲罰,但懲罰過後他依然我行我素,時間一長,掌門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除了他們幾個之外,眾弟子還有另外五位輩分高、年紀大的師伯師公,但他們平日裏幾乎都隱居修行,很少外出,在三陽門裏並沒有多少實際權利。

  這些信息幾乎所有的弟子都知道,所以顏童並沒有刻意隱瞞什麽。但是有關修道方麵的知識,顏童就講得更加籠統了。

  修道之人根據修行時間長短和道法深厚,也分為幾個不同的大境界。每個境界又分為三個小境界。

  大境界從低到高分別是望氣境,開靈境,培元境,真魂境和法身境。

  傳聞法身境上麵還有某種未知的境界,但這隻是某些人的道聽途說。放眼整個大唐就連真魂境的隱士高人都寥寥無幾,法身境更是隻聞其名不見其人,所以這些境界究竟是真是假,沒有多少人敢確定。

  不過顏童說,大境界分為三個小境界倒是真的,因為每個小境界確實能給修道之人帶來某些特殊的天賦。

  望氣境的三個小境界分別是望氣初期,三昧中期,天眼後期。突破望氣初期後,修道之人可以聞到普通人聞不到的陰陽之氣的味道。憑借這個天賦,修道之人可以判斷某個地方的陰陽平衡和風水情況。

  突破三昧中期,則可以感受到天地間的各種陰陽元氣,比望氣天賦更加敏銳直接。而突破了天眼後期,修道之人就可以打開所謂的天眼,可以憑借肉眼看見陰陽之氣和天地元氣,任何妖魔鬼怪都無所遁藏。

  開靈境的三個小境界分別是開靈,附元和真法。

  開靈初期賦予修道之人感受更高級的五行靈氣的能力,並可以修煉五行法術。比如之前的洪師姐可以利用麻繩鞭憑空抽出火焰。

  而附元中期則可以使修道之人凝練五行靈氣鍛煉某些器具,煉成類似法寶一樣的器具。比如柳青的布偶娃娃。

  到了真法後期,才是一個修道之人的關鍵所在。

  一旦突破真法後期,修道之人就會開啟體內的氣海丹田,凝練五行靈力並開始凝塑元丹。

  至於培元境,顏童了解也不甚多,他隻知道整個大唐留存不多、修道之人無不向往的某樣東西,就是以往的培元境高人留下的東西,那就是法寶。

  有了法寶,修道之人就有了神仙一樣的能力,因此培元境的人也被世人稱之為“地仙”。

  餘小封越聽越糊塗,他隻覺得顏童像是在講神話故事一般。這些捕風捉影的事怎麽可能當真,所以他笑笑之後就沒把這些放在心上。不過顏童接下來的話就讓他感覺更加稀奇古怪和離譜了。

  修道之人既然有三六九等之分,天下鬼怪也一樣。

  天下鬼怪也有各種各樣的陰陽屬性,有些特殊的鬼怪甚至也能修煉出五行屬性。

  因為它們種類太多,屬性太過複雜,所以修道之人根據鬼怪體內的魂力強弱程度將它們同樣分為五個等級。從低到高分別是遊魂、陰魅,鬼丁,鬼將,冥仙。

  這五個等級也分為低級、中級、高級三個小等級,分別對應修道之人的五大境界和三小境界,同級間的實力相差不多。

  有些鬼怪會因為具備某種五行屬性能力外表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如金、木、水、火、土分別對應金,青,藍、紅和黃色。但這樣的鬼怪十分稀少,大多數低級的遊魂和陰魅都是普通的灰、白、黑色。

  而鬼怪到了鬼丁這一級,體內就會出現一種名為魂晶的東西,所有的魂晶都具備某種五行屬性,極少數還會具備某些變異屬性,變異屬性也會根據屬性的不同呈現出不同顏色,如代表雷的紫色,代表冰的銀色,代表毒的綠色等等。

  魂晶的用途雖然廣泛,但它太過稀少。它不旦可以用來煉藥、煉器,還可以當作滋補之物幫助人修煉,所以在任何地方它都是有價無市的瑰寶。

  至於更高級的鬼怪都有什麽特點,顏童就更不知道了,這些知識他也是從門內的藏書房裏看來的,雖然是修道之人公認的事,但是真是假誰也說不明白。

  聽完這些,餘小封和林子豪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副驚疑不定的模樣。他們感覺顏童像是在講鬼故事嚇他們,但看顏童一臉認真的樣子又不像是在嚇他們,所以他們隻好懷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把這些話記在了心裏。

  剩下的時間,顏童領著他們參觀了一下三陽門,剛來的時候不覺得,但逛了一遍後,餘小封覺得這片山莊確實別有一番韻味,讓人心裏不覺生出一種寧靜芳香的味道。

  而且那座五層小塔餘小封三人也終於知道了它的名字,叫“禁妖塔”,一聽名字就知道它應該有著某種特殊作用,於是餘小封等人對它就更加感到好奇了。

  整個三陽門有一百多人,但卻一點也不擁擠,四個旁院在山莊周圍各有居所,就是餘小封來時看見的那些零散分布的小院。

  雖然三院規模看起來差不多,但是餘小封在逛的過程中還是發現了,遊雲子所在的屍鬼院最遠,在臨近山莊後麵的一座陰山腳下,人數最少,比其他兩院清淨了太多太多。看來這個旁院在門內的確不怎麽受人待見,希望自己不要被分到屍鬼院。

  到了晚上,吃過晚飯,餘小封三人就被童顏領到了道場,位於山莊中南部,與眾弟子的練功場僅隔了一片泉水花園。

  這個道場呈圓形,正前方有一個十幾層台階的講道台。雖然不大,但容納上百人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來到了道場,餘小封三人被嚇了一跳,因為圓形道場此刻圍滿了人,看樣子三陽門這近百名弟子都來了。

  這些人的目光落在他們身上,令餘小封極其不自在,臉上表情顯得更加怯懦了。

  等了一小會,一位黑白色道袍的長須老者就在三人的陪同下來到了道場的講道台上。雖然看起來麵容枯槁蒼老,但舉手投足卻給人一種硬朗精神的感覺。

  餘小封看著老頭身邊的三人,其中一人正是四師伯孫正賀,至於另外兩人,雖然沒有見過,但根據周圍弟子的竊竊私語聲他明白了,他們分別是六師伯元不諱和十七師叔白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