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 陛下,擼了微臣的爵位吧!
作者:大包子      更新:2020-09-02 22:29      字數:3691
  看一眾朝臣被魏傑堵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李二暗自冷笑了一聲。

  世家這幫人從來都是唯恐天下不亂!

  一直以來,這些人都在自己耳邊聒噪說馮盎有反意,讓自己下旨令馮盎親來長安。

  若他來,便是沒有造反的意圖,或是有卻還沒準備好,不管是哪一種,都可在長安將他解決掉。

  若是他不來,那便是真有反意,且早已準備好了開戰的準備,朝廷便要盡快派兵鎮壓。

  難道這些事他不知道?需要這幫臣子來教導?

  隻是嶺南山高路遠且環境惡劣,若真打起來,大唐又不知要有多少兒郎死於戰爭之中。

  如此逼迫,真把馮盎逼反了,難不成他們這些世家子上戰場去討伐馮盎嗎?

  還沒等他開口,方才被堵得說不出話來的朝臣走出隊列,看著魏傑道:“馮盎自歸順大唐以來,許久不曾入朝了。”

  “如此藐視陛下,不是有反意是什麽?”

  “況且上告馮盎謀反,可不是我們這些在朝中的人,而是各州府地方官的上報,若馮盎無反意,又豈會引得這些地方官員上報十多次他要造反?”

  魏征冷冷的掃了一眼說話的朝臣,不待弟子反駁便站了出來。

  大唐才剛剛安定下來,這幫人就這般迫不及待的想要搞事,再起戰火,他豈能容忍!

  “老夫倒是想要問問,既然地方官上告馮盎謀反,可有什麽確切的證據?”

  “既然地方官員上報馮盎謀反十多次,何以到現在為止,朝廷也未曾收到馮盎出兵一事?”

  “他既要造反,定是要攻占險要之地,掠奪各州府縣財物已充軍備,那麽不知,那些上告的地方官員可曾發來公文,告知陛下當地已被馮盎攻占?”

  方才說話的朝臣被魏征一番話弄得再次說不出話來。

  說馮盎造反一事,自然隻是猜測而無實據。

  隻是若朝廷不先做出防備,等馮盎真的出兵反叛,那時還能來得及?

  他自認為對朝廷一片忠心,這才牽頭四處說馮盎謀反,希望陛下盡快處理此事,難道有錯?

  看他不說話了,魏征轉向李二道:“陛下,各地說馮盎反叛已有幾年,可幾年下來也不見嶺南出兵。”

  “且大唐剛剛平定下來,百姓定然不希望再起戰火,再加上嶺南路途遙遠,地勢險惡,且山林瘴氣頗多,不適宜大軍駐紮。”

  “現在馮盎還未露出反意,不管是他沒準備好還是根本就不想反,都不宜興師動眾逼反他,還是派出使者以安撫詔安為主。”

  “若馮家並無造反之意,陛下派出使者向他示以誠意,馮家定然也會欣喜能避過災禍,如此不必再起戰火且馮氏歸降,豈不美哉?”

  李二早就得到了馮盎隨秦朗入長安一事,此舉也在朝臣想要試探的舉動之中,這般他便已猜

  測到,馮盎並不想反。

  且秦朗這小子可不是個糊塗蟲,他已親去嶺南見過馮盎,若是馮盎真有反意,定然會直接便出手解決了他們,將戰火消弭於無形。

  現在這小子帶著馮盎回到長安,想來是確定馮家不會反了。

  他朝一直所在角落裏看戲的秦朗招了招手道:“藍田侯不是剛從嶺南回來嗎?且馮盎就住在你府上,不如你來說說,馮家是否有反意?”

  他知道了是他知道了,朝中其他大臣還不知道,這些年因為馮盎的事情不知吵了多少回,搞得他十分頭痛。

  若是能早些解決此事,也免得他再聽這些朝臣瞎逼逼。

  秦朗整理了衣裳,麵含笑意的緩步走出隊列,先衝李二躬了躬身,拍了一記馬匹:“陛下果真厲害,馮盎隨微臣昨日才到長安,陛下便收到消息了,微臣敬服。”

  “微臣因為玉璽的事情,確實去了一趟嶺南,也知道了馮盎近些年未曾入朝的真相。”

  他這般一說,不管是方才彈劾他的朝臣,還是魏征等大佬包括李二,都目光灼灼的看向他。

  “你快說說,馮盎近些年為何不入朝?”

  “陛下,此次馮盎隨微臣來長安,是為了治病。”

  秦朗也沒瞞著,將馮盎的身體情況直接說了出來。

  “嶺南距離長安路途遙遠,他身患惡疾不能長時間趕路,近些年即便是在嶺南,也甚少出現在人前。”

  “若非此次微臣前去嶺南,知道了他身患惡疾一事,若真被諸位逼反了致使大唐再起戰火,那些因為戰爭丟了性命的大唐士兵豈不冤枉?”

  “且不說,若非此次有馮公相助,微臣想要捉住強奪玉璽的淨蓮宗宗主,怕是沒那麽容易。”

  說著,秦朗嘴角便露出一絲嘲諷的笑意:“諸位也都是大唐的肱股之臣,怎的像市井上的三姑六婆一般人雲亦雲,毫無一點自己的判斷力?”

  “若是諸位肱股之臣覺得誰想造反,便四處散布流言,致使陛下做出錯誤判斷而派兵攻打鎮壓,那因戰爭導致的一係列後果,不知諸位肱股之臣可能負責?”

  “更何況,這次是馮盎,那下次又是誰?”

  他這句話是什麽意思,朝中大臣都心知肚明。

  下一個還能是誰?

  還不是他這個與前朝餘孽,與亂臣賊子有接觸的藍田縣候嗎?

  聽他說馮盎已入了長安,還是親自過來的,那想來應當是沒造反的意思,否則莫說他親自來,怕是連他馮家的人也不會派過來。

  且方才他們還剛以與前朝餘姐亂臣賊子來往,定有反意的罪名彈劾他,此時不免有些尷尬心虛,還有些害怕,頓時一個個都不說話了。

  他們不說話,秦朗卻不想放過他們,冷冷一笑道:“本侯奉命前去尋找玉璽,曆盡千辛萬苦萬般磨難,才終於將玉璽尋

  到。”

  “隻因幕後主使之人未曾抓到,便派了人幫百騎司護衛玉璽先行回長安。”

  “哪知才離開不久,玉璽被奪,本侯這個尋玉璽的人便被諸位安了個無能的罪名。”

  “更因為查找搶奪玉璽的幕後之人,被諸位強行安上與前朝餘孽有勾結,與亂臣賊子有往來的罪名,本侯何其無辜何其冤枉?”

  “早知如此,本侯何必不辭辛勞去做這些事,難不成我身為藍田縣侯,不知長安繁華,待在家中悠閑過活舒坦?”

  “果真是殺人不用刀全靠一張嘴,本侯真是見識了!佩服佩服!”

  “早知諸位隻靠一張嘴便能殺人,本侯何苦千裏迢迢曆經萬般辛苦去尋玉璽,直接向陛下推薦諸位去尋玉璽,想來也不會有玉璽被奪一事了。”

  “再說句不中聽的,玉璽又非是在本侯手中丟失,而是在陛下的百騎司之人手中丟失,而百騎司又是直接歸陛下掌管……”

  “怎的不見諸位討伐陛下掌管百騎司不利,致使玉璽丟失,也不見諸位攻訐百騎司辦事不利,卻偏偏把矛頭對準本侯這個找到了玉璽的功臣?”

  一幫人被秦朗說的滿臉通紅,既有羞怒也有憤恨,卻偏偏什麽也不敢做,隻能用惡狠狠的目光瞪著秦朗,看得他心情大爽。

  雖說他有些私心不假,可大是大非上麵卻還是站得住腳,自來到大唐所做的每一件事不敢說都是為了大唐,可大唐得了最大的利卻是真的。

  沒想到沒人領情不說,反而三不五時的被這幫人攻訐彈劾,真是讓他不耐煩到了極點!

  越想越是怒的不行,對著李二拱了拱手冷冷的道:“既然諸位大臣覺得微臣無能,那不如陛下便直接擼了微臣的爵位便是。”

  “比起整日裏在朝堂上被一幫三姑六婆攻擊,微臣覺得還不如做一介白身來得好。”

  他現在是越來越不耐煩上朝應付這幫屍餐素位的朝臣了,既然有了爵位便要被這幫人攻擊,那不如這爵位不要也罷!

  反正以他的手段,相信即便沒了爵位在身,也沒人敢欺負他!

  別的不說,隻要李二還想要他手中的東西,不管他是不是有爵位在身,都得要護著他。

  更莫說自家那位護短的父親,還有一眾護短的叔伯。

  沒了爵位成了白身,又有強大的靠山在,反而辦事會更隨心所欲一些。

  再不必因為一個破從三品的爵位,被這幫混蛋天天追在屁股後麵死死盯著,稍微有一點行差踏錯便要被彈劾。

  他這話一說,方才彈劾他的一幹朝臣中,聰明的皺起了眉頭沉了臉色,蠢笨些的便雙眼放光起來。

  沒了爵位好哇!

  沒了爵位在身,還不是隨他們想捏扁搓圓便捏扁搓圓嗎?

  天外天和那些工坊那麽大的利潤,如何能掌握在一介白身手中?

  到時多多聯合一些人,把這些產業弄到手中,憑白多了一大筆進項,真是做夢都要笑醒了!

  不說朝中其他人看著這幫蠢貨冷笑,就連與他們一夥的友軍都覺得這一幫豬隊友蠢得沒眼看。

  現在與他爭奪,還能找到些名目出來,若是真等他成了白身……

  啊呸!

  就算秦朗被擼了爵位成了白身,隻憑秦瓊和程咬金一幹武將,他又豈會是毫無反擊之力的白身?

  更別說他的仙人子弟身份那般得陛下看重,豈會任由他們捏扁搓圓?

  反而沒了白身,他們再想出手,一個與民爭利的帽子定然是摘不掉了,到時被魏征師徒倆一彈劾還能有好?

  真是一幫蠢貨!

  李二聽了秦朗這番話一陣愕然,不知他究竟是說真的還是在說假話。

  當初這小子剛入朝堂之時,雙眼之中透露出來的野心可做不得假。

  隻是等他與秦朗的目光對上之後,稍微一想便知這小子究竟是何打算。

  這混小子,果真是個小滑頭!

  以秦瓊的身份地位,即便他的兒子沒有爵位官身,也不知誰都能欺負得了的。

  更別說圍在這小子周圍,與他交好的一幫小家夥,個個身後都有一個不小的靠山。

  就連自己,也定然不會允許這小子被人隨意欺負,沒了爵位,這混小子反而會更如魚得水。

  不過他也能猜到,這小子不光是為了不耐煩應付朝中這幫蠢貨,更多的怕是懶得應付自己吧?

  沒了爵位在身,便不必聽從自己的傳喚,隨意給他下任務,一離家便是好幾個月,整日裏漂泊在外了。

  隻不過這小子想閑下來,門也沒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