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冷月緞
作者:袖唐      更新:2021-01-01 20:55      字數:2492
  “大人,要監視柳意娘嗎?”

  魏潛手裏握著茶杯,食指有一下沒一下的敲著,聞言頓了一下,“不必,先盯緊柳鶉,另外查明他的背景。”

  緊接著又向一處監察佐令道,“找人去查謝颺之前半個月的行蹤。”

  崔凝微訝看向他。

  “謝颺?”一處消息最靈通,謝颺並不是藉藉無名之輩,他自然知道是誰,隻是想不通為什麽突然要去查一個不相幹的人,於是確認了一遍,“江左謝家的謝子清?”

  “嗯。”魏潛道,“目前沒有明顯線索指向他,但此案中涉及的細節卻多多少少與他有些瓜葛,時間緊迫,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疑點。”

  “知道了。”

  “驗屍結果怎麽樣?”魏潛十分看中堯久之一手解剖術,比之尋常的驗屍,解剖之後無疑能得到更多線索。

  仵作一行是賤業,從來上不得台麵,哪怕堯久之覺得跟著崔凝來長安會更有前途,也從沒想過成為監察司的正經官員,能和這麽多大人平起平坐。

  魏潛連夜給擺平了入職問題,堯久之今日才算是真正上任。

  當所有人目光看過來時,他又是不安又是激動,稍稍挺直身子,“死者身上沒有掙紮搏鬥的痕跡,後腦勺有兩處傷口,經過對傷口的查驗,凶手曾先後兩次擊打過死者後腦勺,一次是直接撞擊,後腦勺留下了一個凹痕。我根據經驗推測,凶器是個兩寸左右、半圓形、長條狀的東西。這個傷口應該不致死。而死因是第二次隔著裹屍布的多次擊打,凶器應該是錘子之類的重物鐵器。”

  堯久之見所有人都凝神聽他敘述,沒有一個露出鄙夷嫌棄的神情,心頭一陣發燙,立刻繼續道,“死者生前喝了大量的酒,沒有發現有中毒跡象,也不像中過迷藥。”

  一處監察佐令問,“有些藥性極容易消散,迷藥也不容易在屍體上留下痕跡,如何判斷他沒有中迷藥?”

  “正是,卑……我有此判斷,自是有所憑據,隻是這其中不免汙穢……”堯久之猶豫道。

  魏潛道,“說來無妨。”

  堯久之心下稍安,“是。死者胃袋裏的食物殘渣,有的已經完全消化,有的尚能清楚辨別,可見死者一頓飯所用的時間極長。我在其中發現了相對新鮮的紅豆糕,各位應知道這類糕點比較好消化,有的更是入口即化,胃袋裏還能明確辨出,說明此人在食下糕點之後很快便被害。從他最後吃進紅豆糕到死亡,這個時間絕不足以讓藥性全部發散。”

  “當然,也有可能是中了什麽下官未曾見過的無色無味毫無殘留的迷藥,但這種可能性極小。”堯久之這話說的極為自信。

  倘若不懂毒理,解剖屍體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所以堯久之是下了苦功夫研究毒物的,迄今為止,莫說大唐本土,便是番邦來的稀有藥,也極少有他不知道的。

  如果堯久之驗屍結果沒有問題,那麽整個行凶過程就是:懸宿先生與人宴飲,喝了大量的酒後,被人從後腦勺擊中。而後,凶手將他裹進布內後害怕人沒有死透,又用其他凶器補了幾下。

  整個過程看起來就像是臨時起意,但夾道運屍、白布裹屍、布置八卦陣,又顯然不是沒有預謀。

  “凶手下手利落,不像是尋常人。”堯久之補充道,“下官已將死者吃過的食物記了下來。”

  既然懸宿先生進了青玉枝後就沒有出去過,那這些食物便可以判斷出他曾在何處宴飲,可以說至關重要。

  眾人自然也都想到這一點,經驗淺一些的監察使都露出幾分喜意。

  魏潛心情卻越發沉重。

  比起手段更複雜的謀殺,這種情況反而更棘手。他手上過的案子太多了,自然什麽樣的情況都見過。這種駕輕就熟的作案手段看起來特別像是殺手、刺客所為,看似處處都是破綻,但真正查下去就會發現即使抓到行凶之人,也很難查明整個案件的前因後果。

  這個結果,其實在意料之中。

  路平心問,“大人,已經留了玉枝泉的客人一晚上,今日是否放人?”

  他是除了崔凝之外年紀最小的監察使,經事不多,不敢像其他人一樣自行拿主意。

  “再留一天。先拿堯大人提供的食單暗中查清楚哪些人叫過這些東西。”魏潛交代完,又問,“布匹的事情查清楚了嗎?”

  一處另一名監察使道,“查清楚了,這批布來自‘珍珠布莊’,裹屍用的白練叫“冷月緞’,布料是通過供貨的方式流入了青玉枝。據青玉枝負責進貨的掌事辨認,裹屍布正是“冷月緞”。他們入秋時進這批布,想用來縫製胡椅坐墊,但這匹“冷月緞”因為顏色過於素,隻是用來做配料,而坐墊還未入冬就做好了。”

  崔凝聽著,以為這條線索斷了,不料峰回路轉,隻聽那監察使又道,“不過,經過我們幾番逼問,進貨掌事招了一件事……”

  冷月緞既貴又用途極少,卻還一直不斷生產,乃是因為,它是一種特殊繡藝經常使用的底料,繡成後價格可翻百倍。

  青玉枝繡房掌事的兒媳婦就是會這種秀技的繡娘,他給了進貨掌事不少好處,要求每次進布料都帶一些冷月緞,然後又以顏色不好為由壓著不用,等過了一季淘汰下來就會拿回家去。

  所以入秋進的那匹冷月緞根本就沒有用過。

  “繡房掌事也招認此事,不過卻咬死說自己每次過了一季才會拿走布料,這次還沒來得及拿就被人偷了。另外,有個更好的消息是,青玉枝的繡房並不在青玉枝內,而是設在了城外的莊子裏,這件事隻有極少人知道。並且繡房掌事說因為兒媳婦要繡個插屏,她三日前從上麵剛剛裁掉了一丈。”

  也就是說,凶手這三日之內出入過繡房。

  “我們連夜將莊子封了,除了四個從外麵雇的繡娘不在,莊子裏共十一人。”巡察使說罷,有些為難,“那也是太平公主名下的莊子,咱們動了公主這麽多產業,會不會……”

  一處監察佐令不緊不慢的道,“且都記著,此事明顯是有人想要栽贓給公主,我們這麽做也是為了公主的清白。”

  眾人應道,“是。”

  魏潛道,“一處繼續查證冷月緞這條線索,暗中查柳鶉和謝颺,四處繼續跟著我查兩個溫泉湯館,有什麽發現隨時來報。散了。”

  “是。”眾人陸續起身出門。

  屋內隻剩下魏潛和一處監察佐令。

  “看來要讓二處和三處動起來了,一定要抓活的才行啊!”一處監察佐令的聲音回響在空蕩的堂內。

  他與魏潛一樣,認為這次行凶的人很有可能隻是聽命行事的殺手死士,一旦認為自己暴露,很可能會自絕。目前監察司所有人都在明麵上,對抓捕十分不利。

  魏潛嗯了一聲,“你我便做個幌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