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卷雲(1)
作者:袖唐      更新:2020-07-15 10:54      字數:3563
  第261章

  外頭雨越下越大,天色越來越暗,這才過午沒多久便如同將要入夜一般。

  彭佑恨不能立時就將凶手揪出來,哪能真的撒手,就算隻去休息一兩個時辰也不忘給崔凝派協查之人,生怕浪費一瞬一息。

  參軍司法之下有佐四人、吏八人,彭佑倒是毫不含糊的把這十幾個人都給遣來了。

  崔凝也不想耽誤時間,於是便領著一眾官員親自去找程刺史。

  雖然案子是監察司接手了,但畢竟眼下還沒有任何證據,也不好真的把刺史當做疑犯直接繞過。崔凝官職比他低很多,直接派差役去請,難免顯得不尊重。

  反正都在衙門裏,兩步路的功夫並不費事。

  誰料程玉京竟然不在衙門,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人一整天都不在,崔凝隻好派人去請。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四位佐事不時偷偷瞟崔凝一眼,心中暗道,程刺史莫不是要給這個小姑娘一個下馬威?

  外麵天色愈發暗了,屋裏潮濕昏暗,崔凝命人點燈。

  燈火亮起來,眾人能清楚的看見這位巡察使的表情,出乎意料的沒有著急,也無半點難堪,瘦小的人坐在寬大的胡椅上捧著一杯茶,頗是從容。

  約莫半柱香的時間,外麵才傳來匆匆腳步聲。

  崔凝微微側首便能看見,來的那兩人均身著緋色官服,撐著傘從院中直穿而來,並沒有因為怕雨水打濕鞋襪而選擇走一側的遊廊。

  走在前麵的那個胖子把傘朝差役手裏一丟,進屋便是一臉慚愧的朝崔凝拱手,“我二人來晚了,請巡察使見諒!”

  明明是第一次見,卻像很熟似的,態度自然,不像旁人見了她總會有那麽一兩分詫異或者好奇,可就是因為太自然了,反而才奇怪。

  嗬,這是個慣會做戲的。崔凝來之前便了解過蘇州各個官員,見二人的官級和形貌便猜出其身份了,於是扯扯嘴角,起身回禮,“二位是呂大人和王大人吧?”

  語氣客氣,卻分明是一副不熟的樣子。

  胖子也不見一絲尷尬,笑眯眯的回道,“在下正是蘇州長史,這位是王司馬。程大人命我二人前來協同破案。”

  彭佑懷疑程玉京是幕後凶手,隻不過因為二人一直是死對頭,並沒有實際證據,而魏潛說要接手此案,蓋因為巡查期間恰遇上大案,實乃份內之事,就算有那麽一兩分懷疑他,也沒有不準他關注案情進展。

  他為了避嫌,同意巡察使全權負責此案也無可厚非,可是堂堂一州刺史,治下出了這樣大的案子,竟然連麵都不露一下,直接讓司馬與長史過來,實在是叫人不知說什麽好。

  呂長史,也就是體態肥胖的這位,看著年紀不算大,頂多不過三十來歲,據說還是某年科舉的探花郎,不過眼前這副胖到變形的樣子,可絲毫瞧不出當年的風采。

  一直沒有說話的王司馬,一身緋色官服,溫文爾雅,年過四十,麵容卻依舊俊朗。歲月仿佛偏愛好看的人,停留在尋常人臉上是皺紋,於俊美的人來說便是韻味。

  王司馬出身山東士族,雖說已是“舊時王謝”,但依舊是高門大族。傳說王氏兒郎都生的極好,聚集一堂便似琳琅滿目,崔凝一見這王司馬,便覺得傳言不虛。

  崔凝請二人落座,便問起程刺史,“程大人今日不在府衙,可是有什麽要事?”

  呂長史與王司馬暗暗對視一眼,沒有立刻答話。對話停頓到氣氛略顯出幾分尷尬,呂長史才笑道,“大人一直事務繁重。”

  是說程玉京不在衙門是常態?崔凝為官不久,可也不是真的聽不懂這話裏暗藏的意思。

  呂長史分明是在暗搓搓在程刺史背後紮刀子!審核案件隻是監察使的職責之一,除此之外還要糾察官員過失,倘若地方官在任上犯了什麽錯被監察司的人查實上報,若證據確鑿,輕則影響政績考評,重則可是要罷官免職!

  崔凝想起魏潛說起這蘇州官場的彎彎繞繞,身體微微側向他,輕聲問道,“呂大人的意思是,程刺史一直不在官衙?”

  滿屋倏然一靜。

  呂長史心頭一跳,旋即笑道,“崔大人誤會了,大人兢兢業業,就算不在官衙也是去忙州中大事。”

  “哦。”崔凝鬆了口氣似的,“方才想岔了,真是嚇了我一跳,若是程刺史屍位素餐可怎麽好!呂大人這樣說,我便放心了,想必程刺史是位護國愛民的好官。”

  呂長史聞言悚然一驚,才發現自己掉坑裏去了。他看著小女孩為官有些稀奇,本意隻是委婉的上個眼藥,順便逗逗她,她能聽懂就聽懂,就不懂就這樣略過去,誰知她聽是聽懂了,竟然直截了當的就問出來了!不僅問出來,還坑了他一把!

  程刺史被楊別駕排擠,最後直接撒手不管大小事務,政事怠惰,說是屍位素餐也沒有什麽錯,可他哪敢真的明麵上得罪程刺史!方才他的意圖被挑穿,情急之下隨口誇了兩句,聽著像給人遮掩似的,萬一崔凝到時候真查出楊別駕整日呆在自己園子裏飲酒作樂,他這個說瞎話的人豈不是要被牽連?!

  “都快入冬了,呂大人怎麽還流汗了?”崔凝盯著他的額頭,慢悠悠的問道。

  “嗬嗬。”呂長史掏出帕子擦拭,“我胖了些,總愛出汗,見笑了。”

  “我略懂養生之道,大人這症狀莫不是體虛火旺?平日裏可不要隻顧操勞政務,得注意身體才行啊!身體好了才能為聖上多效力。”崔凝彎著眼睛問道,“您說是吧?”

  呂長史點頭,“是,是。”

  這一番對話,倒是讓其他人不敢再輕視她了。

  呂長史平時做事不說滴水不漏,也從不會輕易漏話柄,今日如此輕易的被人繞進去還不是因為太輕視對方?

  “既然程刺史暫時沒空,那就請諸位助我破案吧!”崔凝起身施了一禮。

  那幾個官職低的連忙起身回禮,紛紛說道,“大人言重。”

  崔凝隻是看出呂長史存心戲弄,才存心叫他不舒服,也沒有真打算把人得罪死了,便不再繼續話題,轉而讓彭佑手下幾位副手開始回稟目前查到的線索。

  本來眾人都是頭一回遇見年紀這麽小的巡察使,總覺著像陪個孩子做耍一樣,心裏難免不把對方放在眼裏,也摸不準應該以什麽樣的態度應對,但見呂長史吃癟,都趕緊收起無所謂的態度,嚴肅以待。

  彭佑手下一位姓陳名則運的佐事起了頭,“楊別駕於前夜寅時前後在從府衙返回家中時遭遇刺殺,經仵作驗證,凶器是一把長約一尺的短刀,我們在現場沒有發現凶器,而一直跟隨他的小廝失蹤。剛開始彭大人懷疑是有人買通小廝行凶,我們便立刻全城搜捕,直到一個半時辰之前才在護城河裏發現小廝屍體。小廝渾身上下沒有致命傷口,仵作初步驗證死因是溺水。”

  他頓了下,繼續道,“方才彭大人說,您認為是有人故意引楊別駕半夜回府,方便凶手於中途刺殺。”

  “不錯,詳細情形,想必彭司法也與你們說過了?”崔凝問。

  “是。”陳則運從把謄寫好的詳情遞給遞過去。

  崔凝細細看了一遍,轉手給了呂長史,“兩位大人也看看吧。”

  呂長史早已擺正態度,接過來認認真真看了一遍又傳給王司馬。

  文字比陳則運所說更細致,包括誰在前夜見過程刺史,他又何時離開府衙,屍體何時由誰發現,時間地點均十分詳細。以及,還有一些是彭佑猜測有可能是凶手的人。

  程刺史的名字赫然在最上頭,呂、王二人也隻當沒看見,誰也沒有特地指出。

  待二人都看完,崔凝道,“看完詳情,我有一些新的想法。”

  眼見眾人都一副洗耳恭聽狀,她繼續道,“我見詳情中記,楊別駕的坐騎是在距離死亡地點一裏以外找到。我嚐聞馬匹極為警覺,易驚走,還有些特別訓過的馬會識路,若是放開它,不久它則獨自返回馬廄,不知道是真是假?楊別駕的坐騎不是普通的馬吧?”

  崔凝還沒有見過楊檁的馬,但愛騎馬的人自然會挑剔坐騎,以他的身份地位,不太可能隨隨便便買匹品質低劣的馬。

  陳則運頓時明白她的意思,立即道,“是。楊別駕的有兩匹馬,一名颶風一名卷雲,颶風性烈擅疾馳,卷雲性子溫和,會聽令,會識路。案發當夜,楊別駕騎的正是卷雲。大人的意思是,有人特地把馬牽走?”

  那就是熟人作案。

  “有這種可能。你們勘察過死亡地點,確定那個巷子是第一案發現場?”

  “確定。當夜的雨並不是很大,會衝刷一些血跡,但楊別駕被劃開咽喉和頸部血脈,會噴灑出大量鮮血,若在別處死亡之後被轉移,不僅會沿途留下痕跡,也不可能在拋屍地點再次形成大量噴濺狀的血跡。”

  崔凝點頭,又問,“那如果是有人在別處用藥迷暈他,然後帶到此處動手呢?”

  眾人神色微凜——確實極有這種可能!

  “是了!”陳則運目光發亮,“卷雲這匹馬有幾個特點,一是認生,若是生人去牽,它絕不會跟著走;二是不亂跑,如若鬆開韁繩,它會停留在原地等候。一開始我們猜測它是被小廝牽走,或者是自己走遠,畢竟沒有人知道它會原地呆多久。”

  “有人聽見驚馬的聲音嗎?若是有人直接於馬上擊殺楊別駕,卷雲不會驚走?”崔凝記得馬匹受驚之後是很瘋的,聲音絕對不小。

  有時候,動物對危險的警覺程度遠勝於人。

  “附近的居民都不曾聽到過什麽。”陳則運見她皺眉,便繼續解釋道,“衙門附近民宅本就少,有也是深宅大院,半夜在宅院裏也不一定能聽見動靜。”